前不久在南京召开了第五届亚洲认知行为治疗大会暨第四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年会,来自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代表参会。与会的专家和代表一起,对认知行为治疗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那么,什么是认知行为治疗呢?认知行为治疗又是如何工作、如何帮助求助者的呢?我们先看几个案例。
案例1:
某大学生,逐渐出现反复检查、重复动作等症状3年。以前,他的学习一直很好,高二下学期的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被老师批评。他自认为是粗心所致,以后每次考试都要反复检查。虽然检查过的题目错误减少了,但因为花费了大量时间,他经常无法完成所有题目。后来,逐渐发展到做什么事都不放心,必须反复检查、询问,动作重复,明知很多事不必如此,但无法克服。
案例2:
某女青年,在一次聚会吃饭时突然感到桌子底下有东西在动,低头一看,是一只长相不太好看的宠物狗,她突然大叫一声并不小心把桌子掀翻了,当场弄得大家狼狈不堪。她回忆道,小的时候有一次晚上爬楼梯时被一只突然蹿出来的猫吓过,从此害怕猫,并逐渐扩大到害怕所有毛茸茸的动物。
案例3:
某中年公务员,因为某次工作领导不满意被批评。此后,他凡事总担心做不好,担心领导会再次批评他、不再信任他,他认为那样就会失去所有的一切。再后来,担忧逐渐严重并出现了情绪低落、自责等抑郁症状。
这些案例都是临床上很常见的。那么,它们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会受到结果的影响。不过,结果对行为的影响又可以分为:近期好但远期不一定好,远期好但近期不一定好等多个方面。
比如第一个案例,仔细检查题目确实可以减少错误(近期好),然而,因为好的结果强化了检查行为,却也导致了过分占用时间,无法完成所有试题(远期不好)。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举例和分析,结果与行为的实际关系要复杂得多。
同时,人的行为还可能存在情绪叠加、“张冠李戴”和泛化的可能。比如第二个案例,我们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曾被家长或周围亲人“教导”外面有鬼、有坏人、不安全,所以,我们身处黑暗时就很紧张。在这个情绪基调下,突然跳出一只猫,肯定增加了我们的紧张情绪。当我们意识到它是一只猫时,会自然地把紧张情绪与具有“毛茸茸”特征的猫联系起来,“迁怒”于它,猫变成了我们恐惧和紧张的来源。因为这种紧张刺激太过强烈了,难以平复,以后还可能逐渐扩展到更多具有“毛茸茸”特征的其他动物身上。
还有,对事物的看法有时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和情绪。比如第三个案例,应该说,我们没有人可以凡事都能做到最好,永远获得他人的肯定。我们把失败的因素归结于偶然、外界,还是归结于必然、自我努力,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前者即使失败也不会觉得过于难过,而后者则会感到沮丧。实际上,我们因为过去的经历,会形成一些并不一定会意识到的思维“规则”,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得出一些可能并不符合实际的看法,进而影响我们的情緒。
人们从小到大,经历过无数次成功与失败,采取过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有的有效,有的似乎效果不好。那些看起来效果好的方法,会被我们保留下来,看起来不太好的方法,会被逐渐修正。但是正如上面所说,并非近期好的,远期一定会好。此外,经历过的各种事件也会让我们产生各种想法,有些很好,会让我们感到高兴、满足,有些则会让我们沮丧和自卑。不难看出,影响我们情绪的往往就是那些非适应性的歪曲思维。认知行为治疗认为,经过让求助者意识到存在偏差性的解释,并尝试使用其他更有适应性的思维替代,原来的不良情绪会随之缓解。认知行为治疗就是通过启发式的谈话,也称苏格拉底谈话,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这些歪曲的思维,并用恰当的思维进行替换。
常见的歪曲的思维包括:
1用非黑即白的两分法看待事物,而不是将事物看作一个连续体—没有达到目标就意味着失败(全或无思维)。
2没有充分的根据,便认为已经知道了他人的想法—他认为我是个失败者(主观臆断)。
3消极地预测未来,而不考虑其他可能的结局—如果我接触了不洁的物品,我就会得传染病,就会不治而死(灾难化)。
4从整体上给自己或他人贴上固定的标签,不顾实际情况便草率下结论—我是一个乏味的人,谁也不愿与我交往(标签化)。
5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承担不必要的指责—我们的婚姻结束了,这都是因为我没做好(责任个人化)。
6按照期望和需要来解释事情,而不是真正关注实际情况—我应该做好,但如果不能的话,我就是个失败者(应该倾向)。
7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在一个更大范围内得出一个概括性的消极结论—这次失恋,意味着今后再也不会有人爱我了(过度概括)。
8不看整体,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消极的细节上—我的成功,不是因为我能力强,而是因为我比别人努力刻苦(选择性注意)。
经过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师的分析,可以帮助求助者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逐步适应的方式,最终可以用更有效的方法进行时间安排、消除对“毛茸茸”动物的恐惧、恰当地评价自己以及应对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
当然,认知行为治疗并非只要发现这些现象即可解决问题,任何心理治疗都需要建立在彼此信任,并有良好的工作关系基础上,治疗师充分评估,了解前因后果,激发求助者的治疗动机非常重要。不是所有的改变都是一蹴而就的,大多数需要在现实环境下实施并巩固,所以,求助者在生活中不断努力(做治疗师安排的家庭作业)也很重要。
认知行为治疗就是基于这样的视角,帮助人们分析、改变行为和认识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失眠症、恐惧症、强迫症、惊恐障碍、抑郁症、进食障碍、自杀危机干预、物质依赖及网络成瘾、人格障碍、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等多个领域。从目前全世界的研究和实践看,这是一种最有效的帮助人们改变和保持健康心态的方法,也是最具有实证研究依据的心理治疗方法。
张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洲认知行为治疗协会候任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认知行为治疗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