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高校文科学报品牌建设初探

2015-05-30 12:45潘亚莉
出版广角 2015年11期
关键词:科学报赛珍珠学报

【摘要】高校文科学报在传承、传播和创新地域文化形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传承文化、繁荣学科建设、支撑学术研究的重任;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又为高校文科学报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二者是相互促进的。高校文科学报地域文化栏目的建设需要统筹发展,应该从编辑成长、作者队伍建设等角度着手,借助政府创设的平台,发展栏目。

【关键词】高校文科学报;品牌建设;地域文化;统筹;编辑;作者;政府

【作者单位】潘亚莉,江苏大学杂志社。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60077),江苏大学杂志社科研立项。

学术界论述集中认为地域文化是高校文科学报发展的基础,如刘雁翔、胡秋萍认为地方高等院校文科学报以地域文化为依托构建特色栏目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只要在这个方面大做文章,就能做出优秀栏目。艾小剛、吴卫东认为地方高校文科学报以地方文化为支撑建设特色栏目,才是带动学报整体提高学术质量的务实之道。关于地域文化和高校文科学报品牌建设的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关系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一、地域文化与高校文科学报的品牌建设的关系

笔者认为,如何有效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是高校文科学报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每个高校与其所在地是血肉相依的整体,传承与传播地域文化是高校文科学报的重要职责之一。高校文科学报在传承、传播和创新地域文化形态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传承文化、繁荣学科建设、支撑学术研究的重任;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又为高校文科学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二者是共赢的。

1.地域文化是高校文科学报品牌建设的依托。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看, 地域文化是源流, 是载体, 是支撑。现如今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来说, 地域文化是窗口, 是名片, 是动力, 更是目标。在高校文科学报的选题策划和栏目建设过程中,地域文化无疑是其品牌建设最好的依托之一。如《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的《首都研究》栏目,依托的就是北京作为五朝古都、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样的地域文化;《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得益于镇江市的外籍儿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成就与贡献。

2.高校文科学报是地域文化深化发展和传承的平台。高等院校作为所在地学术研究的集中地,地方文化研究的制高点,有责任、有义务担当传承、传播和研究地域文化的主力军,高校文科学报地域文化特色栏目的设置,不仅有学术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能创造出极好的社会效益,高校文科学报要积极为地域文化的研究搭建高层次的平台,同时创设自己的品牌,实现经济效益。

二、高校文科学报在地域文化栏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校文科学报在栏目设置过程中都注意到了紧密结合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在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需要我们冷静地审视。

1.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在同一地方的不同高校学报之间的地域文化栏目设置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导致研究题材雷同,内容雷同。这一现象并不是少数,在很多位于同一城市的高校学报之间都有。比如,《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西夏研究》栏目和《宁夏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西夏研究》栏目,《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的《吴文化研究》栏目 和《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的《吴文化研究》栏目等。这种重复建设的现象如果不能得到改善,将不利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对高校文科学报的品牌建设也是一种伤害。

2.受编辑学术视野的影响。编辑的学术视野决定了高校文科学报地域文化栏目的质量。而编辑的学术视野受到每个编辑个体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影响。由于长期从事伏案工作,与外界接触不多,知识的更新换代也受到影响,因此有些编辑无法承担起栏目的创新建设任务,不具备学术创新的视野,不了解学术领域的最新动态,自然很难遴选出好的稿件,也很难跟专家平等地交流对话。

3.作者队伍建设困难。作者队伍建设对高校文科学报地域文化栏目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域文化的研究者不可能都集中于某一地,或者某个学校。如何团结老一代的专家、作者,发展新生代的年轻学者,将他们吸引到专栏,是一项极其复杂和庞大的工程,需要栏目编辑付出很多艰辛的劳动。

三、促进高校文科学报地域文化品牌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文科学报在栏目品牌建设过程中应该强化地域文化的影响,为学报核心竞争力的获取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1.加快学术期刊的市场化经营和现代企业化管理,统筹地区发展。对高校文科学报的地域文化栏目建设来说,位于同一地区的高校之间形成合作状态是最佳的,高校杂志社之间应该搭建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地域文化的发展。比如赛珍珠是镇江市的一块金名片,《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从1991年就开始开设《赛珍珠专题研究》栏目,20多年来,这一栏目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为赛珍珠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该市的另外两所高校——江苏科技大学和镇江高专的学报也同样刊发赛珍珠研究的论文,试图将这一文化特色发展为学报的特色,但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合作关系。三家学报可以通过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的网站,依托于镇江市赛珍珠纪念馆,建立赛珍珠史料库、赛珍珠研究作者群;或者在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下面增设期刊部,统筹三所高校的地域文化栏目,即使每一家学报都开设《赛珍珠》栏目,也能做到各有侧重,在共同推进地域文化发展的同时,保持各自的特色。

2.创新编辑理念,建设和谐编辑部。要想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编辑队伍的建设应该摆在首位,编辑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首先,应该鼓励编辑从繁杂、枯燥的案头工作中解放出来,做交际型的编辑,关注社会、文化的最新动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担当地域文化传播者和传承者。其次,学报主编们应该鼓励编辑做职业规划,参与各种培训班和学术讨论会学习,甚至继续深造,使编辑了解最新学术动态,积极从事科研活动。

3.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作者队伍建设。学报的编辑要在对栏目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选取相关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注意编辑加工的规范化、标准化,并尽快发表,缩短出版周期,保持作者对学报的信任和信心;在版面处理和编校规范上让作者得到更周到的服务,争取将每一次交流的机会都变成增进感情的机会,留住作者,使其长期给学报提供高质量的文章。如《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从对赛珍珠文本的研究,到中美文化的交流,见证了一批又一批赛珍珠研究者的成长。编辑部一直以来提供赛珍珠研究的资料查询服务,成为赛珍珠研究的信息中心。

4.借助政府搭建的地域文化平台,通过举办活动传播品牌,进行品牌建设。地域文化的发掘和建设有助于发展地区的旅游经济,因此各级政府都热衷于地域文化的建设。近几年来,宣传本地名人、搭建地域文化戏台的各级政府越来越多。高校学报可以借助政府这一平台,宣传地域文化栏目,从而促进栏目品牌的建设,也使地域文化名片的品位得以提升。如镇江市政府多次举办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抓住这个机会,在每一次会议中充当会议论文的审核者、会议论文集的制作者,为研讨会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在每一次会议的专家集结过程中,该刊编辑部都获得了众多专家的信赖和支持,团结并发展了赛珍珠研究的作者队伍。会后,很多参会的论文以及历次研讨会的综述得以在《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专栏中发表,产生了极好的社会影响,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二次文献转载机构转载。

如上所述,高校文科学报在传承、传播和创新地域文化形态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又无疑为高校文科学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高校文科学报与地域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文科学报之间要携手合作,促进编辑队伍和作者队伍的建设,借由政府搭建的平台唱自己的大戏,抓住具有学术生长力的公共话题促成栏目的诞生并进一步助推学报的长足发展,将信息资源、人脉资源和编辑出版资源有效整合,成就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增進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地域文化在促使高校文科学报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拥有了高校文科学报为其搭建的高质量的、国际化的展示舞台。这是一个值得高校文科学报编辑为之付出努力的课题,应该有更多的出版人参与讨论,进一步探索高校文科学报地域文化栏目的品牌建设。

[1]刘雁翔. 地域文化:地方高校社科学报构建特色栏目的基石[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6).

[2]胡秋萍. 论地域文化学科建设对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影响[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6).

[3] 艾小刚,吴卫东. 以地域文化为支撑建设学报特色栏目——第三届“全国社科学报评优活动”地方高校社科学报获奖优秀栏目分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6).

[4]潘亚莉. 2012年镇江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刘德龙. 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6]张积玉等. 编辑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科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科学报赛珍珠学报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致敬学报40年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赛珍珠研究所简介
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1世纪中国赛珍珠研究述评
高校理科学报特色栏目编辑培养途径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创设与发展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数字化新时代文科学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全国高师系统文科学报2015年会在中井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