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随风而逝

2015-05-30 10:48:04杨志
书城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人类学家人类学妇女

杨志

非洲昆人(Kung),知者不多,但看过电影《上帝也疯狂》(1980)的不少,影片里的土著就是昆人,生活在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边缘,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到非洲已达万年,却非黑人。哪来的?仍是个谜。至于他们的生存技能,着实令人惊叹:能辨识几百种可食植物,可从沙上足迹辨认熟人,看出猎物的大小和健康状态。

昆人为人类学热门,别说欧美,连日本也有人研究。大家感兴趣,原因是他们属于狩猎采集社会。如今采集狩猎社会已消失殆尽,但万年前几乎是唯一社会形态。农业社会,八千年,工业社会,三百年,跟它比年头,望尘莫及。可以说,研究昆人,就是研究人性最古老的层面。

昆人跟欧洲人接触已有五百年,航海家达·伽马环球航行时就见过他们,但引起学界注意则在十九世纪末期。到了一九五○年代,马歇尔一家(Marshall family)专程来非洲考察昆人,女儿Elizabeth Marshall Thomas写了《无害之族》(The Harmless People,1959,她也是《狗的秘密生活》的作者),文笔优美,颇为畅销,昆人由此广为人知。一九六三年,哈佛大学的瑞查德·李(Richard Lee)组织团队来非洲“蹲点”,出了许多成果,如瑞查德本人的《昆桑人》(The !Kung San)、南希·豪威尔(Nancy Howell)的《多比地区昆人的人口统计》(Demography of the Dobe !Kung)等,把昆人研究推向高峰。后来人类学家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提出最具争议的“原始丰裕社会”(Original Affluent Society)理论,认为原始社会的生活远比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轻松,部分论据就出自瑞查德团队的研究。《上帝也疯狂》选择昆人为主角之一,也因资料丰富。

不过,瑞查德团队的研究,普遍过于学术,圈外读者不多,唯一例外是玛乔丽·肖斯塔克(Marjorie Shostak,1945-1996)的《妮萨:一名昆族女子的生活和心声》(NISA: The Life and Words of a !Kung Woman)。跟其他同仁不同,玛乔丽并非人类学科班出身,学历也只是本科。她本无意于此,只是婚后陪丈夫调查昆人,跟妇女泡在一起,才萌发兴趣,十年磨一剑,于一九八一年出版《妮萨》,一举成名。该书是饱含先锋意味的人类学著作,也是灌注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影响超出学界,比诸《无害之族》又后来居上,读者至今不衰。

一、玛乔丽与妮萨

玛乔丽属于“战后婴儿潮”一代,大学赶上欧美文化造反大潮,热情参加了女权运动。这样的倾向,又是新婚妇女,她很快意识到,以往的昆人研究缺乏女性视角,计划自己写一部,积极采访妇女,结识了本书传主妮萨(化名)。

两人初遇时,玛乔丽二十三岁,本科毕业,新婚文青,如同欧美造反的其他“六八一代”,有浪漫的憧憬,也难免青春的迷惘,情绪用鲍勃·迪伦的歌词形容,那就是“答案就在风中飘”;妮萨呢,约四十九岁,有无数情人(宣称“手指脚趾用上也数不完”),结过五次婚、生过四个孩子(全死了)。插一句,分娩,哪个社会都习以为常,但昆人大不同—孕妇必须独自到野外去生娃,不能有人陪,分娩时坐着,不许动也不许哭,否则被视为懦弱,族人鄙夷,丈夫抛弃。生育对昆族孕妇考验之大,非现代妇女能想象。妮萨虽然历尽沧桑,但生命力仍然强悍,张扬恣肆。最初结识,玛乔丽对她印象不佳,妮萨老来营地晃悠,要这要那,“声音又大又尖,老想引人注意,没个消停”,“还有点莫名其妙地卖弄风情”。玛乔丽烦得不行,东藏西躲,躲不掉;最后无奈,心想不如干脆采访她算了,结果意外发现妮萨出口成章,经验丰富,逻辑清晰。

一次,妮萨谈到自己的“最初记忆”,说曾陪母亲分娩,母亲生下弟弟后,要她回家找挖土棍来埋了,免得她断奶太早。妮萨一听,哭了,苦苦哀求,说自己不吃奶,只求弟弟好好活着,救了弟弟。这故事,玛乔丽听得毛骨悚然,又疑云满腹:母亲要女儿帮自己杀婴,有这样的事?怀疑妮萨撒谎。人类学家被信息人哄骗,屡见不鲜,玛乔丽钦佩的前辈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就栽了大跟头。玛乔丽起了戒心,疏远妮萨,转去采访其他妇女。

不料,采访其他妇女,有了比较以后,玛乔丽越发觉得妮萨不寻常:首先,妮萨谈的许多事,其他妇女也谈到了,可见并非杜撰;其次,妮萨会讲故事,故事有头有尾,有细节,波折起伏,其他妇女望尘莫及;再次,妮萨耐心,在意她听懂没有,说话也坦诚风趣。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依我看,是妮萨的“野蛮生长”,让温文尔雅的玛乔丽不自觉受其吸引,甚至暗暗羡慕。比如,妮萨被前夫反复纠缠,忍无可忍,盛怒下脱光衣服,大喊:“这儿!这儿是我的……看着!这就是你要的玩意儿。”把前夫赶跑了!玛乔丽想必咋舌不已—要知道,《小二黑结婚》里到老涂脂抹粉的三仙姑,就让某些美国女权主义者五体投地了……

玛乔丽再访妮萨,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内容”。此后的访谈,妮萨很投入,也很享受,除了少数时候要玛乔丽提示,多数时候自由发挥,滔滔不绝。两人彼此玩笑,说玛乔丽是妮萨的“侄女”,正要妮萨“姑妈”传授生活的“真谛”。玛乔丽说自己想以妮萨为传主,把访谈录音整理成书,征得了妮萨的同意。

《妮萨》,从采访到出书,历经十几年。其间,玛乔丽从初出茅庐的少妇变成了母亲,她承认,在长年的整理中,妮萨予她诸多精神滋养,这场跨文化交流成了她的“小清新成长史”。书一出版,好评如潮,不断再版。

因为《妮萨》的成功,两人有了个“小团圆”:玛乔丽成了女人类学家,当上了大学教师;妮萨呢,也拿到部分稿酬,买到奶牛,改善了生活。

二、活历史·死文字

玛乔丽用女性视角研究昆人,意在探究:史前社会,女性生活如何?情感如何?女性身份对她们有何意义?在她看来,这些是人类学的“学术问题”,也是女权主义的“政治议题”。

史前史料,哪都匮乏,通行做法是以残存原始社会的情况来补充。就中国而言,《妮萨》就很适合跟先秦典籍对读。比如,昆人妇女吵架,多因食物,彼此指责的常用词是“吝啬”。妮萨承认,自己跟闺蜜再好,也为吃的天天吵架,指责对方“吝啬”。她给人类学家瑞查德和南希干过活,说“他们是最好的人”!原因是:“我们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从不拒绝。”她有一句话很经典:“什么都让我开心,除了吝啬鬼。我讨厌吝啬鬼。”不只她如此,昆人妇女大都这思维,有个妇女给玛乔丽反复讲这类故事—“她在东南西北的父母、兄弟姐妹、姨父姨妈,曾经拒绝给她根茎、浆果、坚果或者肉,然后第二天、下一周或者下个月,当她也有某种根茎、浆果或者其他东西时,她爸妈以及其他人等前来讨要,她便获得了拒绝对方的大好机会,然后她真这么干了!”

这些,我们不宜只视为个人性格,还应从社会层面理解。狩猎采集社会,食物匮乏,互助才能生存,对“吝啬”的指控,实为一种实现公平的“经济伦理”。比如,昆人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强调“谦恭”。谁要打到大猎物(对“肉饥渴”的昆人,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回村后,不但不能张扬,反要表现低调,一声不吭地坐着,旁人问才能开口,说出后,还得强调是个小猎物,“不值一提”,要不这样,就会被视为无礼之徒,遭到舆论抨击。这样的规矩,意在打击“个人英雄主义”,维护群体团结。瑞查德最初不知道这,曾特意买了头肥牛,宰杀后请昆人大快朵颐,满心以为他们会夸奖一番,不料昆人一边吃一边指责肉太瘦,难吃,他急得直瞪眼……据观察,昆人经常彼此馈赠,没什么私人财产,擅长合作,可见这些“道德监控”的成功。由此推论,先秦诸子讲“以义制利”,讲“谦恭”,不是精英的发明,而是狩猎采集社会的传统。人类社会演进到国家形态,有了国家主导的再分配机制,经济伦理才又添了孔子讲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从昆人的“吝啬”,到周人的“不均”,我们可以看出生产力与经济伦理共同演进的“草蛇灰线”。

不过,最合适跟《妮萨》对读的先秦典籍,我以为,是女性“众声喧哗”的《诗经》。《诗经》时期的周人为农耕社会,已有国家;昆人为狩猎采集社会,连酋长都没有,两个社会有差别。但从《诗经》来看,采集渔猎仍是重要家计,特别是采集(《诗经》第一首《关雎》就写采集,周人采集也由妇女来干)。由此推论,《妮萨》的“活历史”与《诗经》的“死文字”,不少地方可以相互发明。比如,玛乔丽发现,昆人不论男女,“饮食男女”经常“混为一谈”,大开荤笑话。一次,她随妇女外出采集,有女孩过来,说玛乔丽是不是“饿肚子”。她没听懂,回答说自己有吃的。女孩又问了一次,表示玛乔丽听岔了。玛乔丽回头一瞅—那女孩直直地站着,撩起遮羞皮裙,露出阴部—才恍然大悟讲的不是“饮食”,而是“男女”。旁边的妇女捧腹大笑,然后裸露全身,跳起舞来……这般场景,《诗经》时代想必也不鲜见吧?

又如,《诗经》,情诗很多。《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我们可参照《妮萨》来读:“除了丈夫,你得有些情人。一个男人能给你的东西很少,就一种吃的。但有几个情人,这个给你些,那个给你些。这个晚上送肉,那个送钱,另一个送珠子。你的丈夫也做各种玩意送你。只跟一个男人过?我们不这样。男人会只想着你吗?”太缺食物了,所以妮萨认为,情人如同丈夫,不可或缺。她有情人,母亲和姨妈有情人,许多昆人妇女也有。至少,这是部分昆人妇女的“情人经济学”。《野有死麕》的“女”与“吉士”,什么关系?没有“标准答案”,但《妮萨》为《诗经》开了扇毛玻璃的窗,你可以浮想联翩……

昆人社会,女人地位很高,男女平等程度远超农业社会,没有重男轻女这回事。事实上,采集狩猎社会,两性平等程度都高,不独昆人。但玛乔丽发现,昆人向农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下降了:随着生产力提高,食物增多,男性逐渐获得更大权势,女性因为得照顾更多孩子,反倒淡出了集体事务—生产力发展加剧了男权。她推测:或许,男权就是这样强化的。

这个结论,实为卢梭“越文明越堕落”的当代版。因为卢梭和基督教的影响,不少人类学家热衷到原始社会找“伊甸园”(也有反其道行之的人类学家,比如Napoleon A. Chagnon,热衷寻找“地狱”,如此政治不正确,导致他在欧美声名狼藉)。米德就到南太平洋的萨摩亚找了个“伊甸园”,写了《萨摩亚人的青春期》,宣称那里没有性压抑,没有强奸和暴力,畅销欧美,至今仍是销量最高的人类学著作。这书,嬉皮士当寻欢作乐的“理论根据”,大哲罗素也深信不疑,五十年后才被另一位人类学家弗里曼(Derek Freeman)证伪:事实是,萨摩亚人的强奸率比“堕落”的美国人还高,暴力程度也毫不逊色。米德“田野调查”时,萨摩亚人跟欧洲接触已有百年,文献不匮乏,但米德的“满纸荒唐言”,赢得了五十年喝彩,弗里曼捅破以后,反被米德的仰慕者痛批,也真是“一把辛酸泪”。玛乔丽钦慕米德,对昆人颇多赞美,不过人毕竟本分,没刻意掩盖“伊甸园”的黑暗。比如,妮萨的家祸—女儿十四五岁嫁人,丈夫强行寻欢,推推搡搡,摔断她的脖子,致其身死,也就赔了五头羊了事(其中两头还得送给法官为谢)。这只是冰山一角,后来玛乔丽又记录到更多暴力事件。她老实承认,狩猎采集社会再平等,也还是男权社会。儒家的“三皇五帝”,并非天堂;卢梭的“高贵野蛮人”,只是神话。

总之,玛乔丽为了探索史前女性的境遇,对昆人妇女的生活,大到杀婴、婚育、宗教、情人,小到性游戏、荤话、月经,都留心考察,仔细询问。这些私密事,妇女不可能跟男人启齿,但肯跟玛乔丽谈,所以她也就能秉笔直书,详细记录妇女们的喜怒哀乐。后来,人类学家Blanca Muratorio到南美洲亚马逊雨林调查,有土著妇女瞅见他的《妮萨》,请求译几段,结果听后大起共鸣,可见其成功。

三、像文学一样的“人类学”?

形式上,《妮萨》属于“实验人类学”。

玛乔丽没受过专门的人类学训练,但喜欢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1914-1970)。刘易斯以“贫困文化”理论知名,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根在有导致贫困代传的文化。为验证这理论,他访谈了墨西哥、波多黎各等地的贫困家庭,将其口述整理成书。老实说,他的理论未必全错,但到底政治不正确,逐渐被人淡忘了;然而他的著作始终销量不错,原因是口述生动,人物鲜活,吸引了很多读者,有的还拍成了电影。这些口述,家人之间的攻讦也好,扯谎也好,刘易斯一概不删,留给读者自己揣摩,有点像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小说”(复调小说)。留居美国的张爱玲也爱读刘易斯,评价很高,认为有“中国古典小说的好处”(《谈看书》)。理论被人淡忘,故事流传世间,正印证了歌德讲的“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玛乔丽写《妮萨》,为“抓住读者”,特别注意文学效果,她取法刘易斯,便意在叙事的文学性。

其实,叙事本是人类学萦绕不散的“幽灵”。早期人类学家不讨厌讲故事,甚至爱讲故事。但结构主义兴起后,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类学家更在意故事背后的“结构”,对叙事兴趣缺缺,人类学也就多了ABCD,少了喜怒哀乐。直到“解释人类学”兴起,强调人类学是关于“意义”的学科,故事是阐释意义的重要形式,探索新的人类学叙事形式才蔚成风气。

玛乔丽也是探索者之一。她后来谈到,《妮萨》运用了三种“叙事声音”:一、妮萨的声音(妮莎自述);二、人类学家的声音(对昆人的介绍);三、玛乔丽的声音(记述自己跟妮萨和其他昆人的交往)。这话体现了叙事学(特别是苏俄理论家巴赫金的“多声部叙事”)的影响。玛乔丽读大学时,叙事学迅速发展,它对“叙述声音”的强调,不但影响了文学,也影响了人类学。

实际上,“叙事声音”之于人类学,因牵扯到田野调查,比文学更棘手。小说家处理“叙事声音”,可以随心所欲,无中生有,人类学家不成,因为“叙事者”(人类学家)与“信息人”(研究对象)的关系是现实存在的:双方关系如何?人类学家如何获取信息?又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双方在“面对面互动”中的“利益博弈”“文化误读”与“文化对接”,不宜回避。

如今,“面对面互动”是微观社会人类学的重要内容,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研究脍炙人口,但这已是二十世纪中后期的事,早期人类学家不怎么在意“面对面互动”,更关注对象本身,视为“客观实在”,很少意识到自己和研究对象为“主观VS主观”。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的老师),田野调查开山祖,公开出版的著作同情土著,痛斥种族主义。不料,去世后,田野调查日记刊布,其中不乏对土著的种族主义鄙夷,跟著作的反种族主义姿态恰成反比,震惊学界。人类学家由此反思,汲取福柯的“权力关系”理论和萨义德的“东方学”批判,认为“田野调查”到底不是“物理研究”,难免主观,也应容许主观,但人类学家理当展示人类学制作的“后台车间”,“裸露”跟研究对象的“权力关系”,而不应“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

玛乔丽用三个声部来结构《妮萨》,就体现了这种学科反思:第一个声音是“妮萨的声音”,按时间顺序,从童年讲到老年;妮萨放浪不羁、际遇坎坷,在哪个社会都是异数,但个性再强,也生活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玛乔丽为此设了“人类学家的声音”,综合对其他昆人的访谈,汇成情况介绍;第三个声音是她自己的声音,马林诺夫斯基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塑造成“反殖英雄”,玛乔丽则再三申明自己是有点浪漫情怀的“新婚妇女”,对婚姻忐忑不安,接人待物毫不老练—倒也暗合现代主义文学的“反英雄”潮流。她坦言,跟丈夫调查之初,怀抱“不破坏”昆人生活模式的念头,不肯送烟草送礼物,同事苦劝不听,却不想想:一点好处不给,你们凭什么骚扰人家?结果激怒昆人,给了个下马威,禁止他们来打水,最后他们“被迫妥协”;也不避讳访谈不顺时,沮丧、烦躁、疲惫……世间没有免费的午餐,原始社会也如此。人类学家得为信息付酬,“叙事者”(人类学家)之于“信息人”(研究对象),首先是利益交换关系,这是田野调查的通例。她与妮萨也如此。玛乔丽承认,虽然双方“交流深入”,但自己“不是妮萨的密友,她也不是我的密友。她很少问我的事,对我的生活不怎么感兴趣。毫无疑问,她接受访谈意在获利”。话虽如此,她有时还是难免想从妮萨那儿得些感动,结果?每每被妮萨要钱要物的赤裸裸的“物质主义”挫败。如前所述,狩猎采集社会,技术原始,衣食匮乏,现代社会视为“蝇头小利”的东西,昆人趋之若鹜,玛乔丽的小清新思维,于沙漠中的他们如同大海里的巨鲸一样难以理解。这些沮丧经历,玛乔丽也秉笔直书,迂得可爱的模样跃然纸上,令人莞尔。玛乔丽自述,为平衡这三个声音,先后数易其稿,可见“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就容易却艰辛”。

探索人类学的新叙事形式,反省“叙事者”与“信息人”的互动关系,是一九八○年代前后的一股潮流,《妮萨》不是第一部,也不是最后一部。但《妮萨》的多声部结构的确别出心裁,又不像其他人类学家如拉比诺(Paul Rabinow)的《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文森特·克拉潘赞诺(Vincent Crapanzano)的《图哈米:一名摩洛哥人的肖像》(Tuhami: Portrait of a Moroccan)那么形式化,内容与形式结合得恰到好处。所以《妮萨》一问世,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的两部经典《写文化》与《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都给予积极评价。

《妮萨》虽然成功,也不是没有批评。有人质疑玛乔丽是否真能“让土著说话”。因为,“妮萨的声音”虽为妮萨自述,但毕竟剪裁过,玛乔丽也承认剪裁时“无疑怀有或显或隐的偏见”。这个批评或许苛求,但有女学者指出:照昆人习俗,玛乔丽和妮萨为姑妈与侄女关系,妮萨是依照昆人的“辈分模式”跟她聊天的,叫她“女儿”,讲什么,不讲什么,当有昆人的“规矩”在;但玛乔丽对此认识模糊,有时还宣称妮萨是她“远方的姐姐”,混淆了两人的辈分。由此推论,她对妮萨的解读,误读之处当不少。这一批评独具慧眼,值得参考。

四、风,带走了……

玛乔丽与妮萨,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一九八九年,结识妮萨二十年以后,玛乔丽身为人母,第三个孩子才十五个月,突然被告知已患乳腺癌。晴天霹雳,死亡的阴影压上身来,深感绝望的她想起十四年不见的妮萨—妮萨经历了丧父丧母丧夫丧子等重创,却始终意志顽强,生命不息,向来激励着玛乔丽。于是,她孤身抱病重返非洲,希望从妮萨处获得些生活的勇气,寻找青春的美好回忆,也不讳言自己想接受巫医治疗(妮萨就是个女巫医)—没准有效呢?

重逢时,玛乔丽已是中年,头发白了,却发现妮萨仍然精神矍铄,一如往昔。她跟妮萨及其族人共同生活了四个星期,抱病从事田野调查。回国前,妮萨等人为她举行治疗仪式,宣称说服神灵,祛除了疾病—当然,这我们只能视为祝福了。不过,再见妮萨,的确使玛乔丽焕发了奋斗求存的勇气。回国后,她一面跟病魔抗争,一面写作《重访妮萨》(Return to Nisa)。这一次,她不再采取“多声部”结构,完全只有“玛乔丽的声音”,坦然记录了一名身患绝症的人类学家在重访故地、寻找青春时的迷惘、观察与反省,有人类学家的敏锐,也有身患绝症的忧郁,充满对爱与死的思考,虽说叙事探索收缩了,但抒情色彩反而更为浓郁。

从《妮萨》到《重访妮萨》,二十年过去,玛乔丽发现,妮萨的某些回忆发生了微妙改变:原先说跟某某正式结过婚,现在说没有;原先说生过四个孩子,现在说只生了三个;更诡异的,是杀婴的最初记忆,原先宣称是苦苦哀求母亲,救了弟弟,现在跟弟弟关系恶化,改称自己当时配合母亲,巴不得弟弟死了有奶吃……孰对孰错,这里不是重点,倒是说明了田野调查的复杂,记忆的易变。

跟《妮萨》相比,《重访妮萨》更像工作笔记,如同“后台车间”,更充分地暴露了人类学家与研究对象的互动,特别是利益交换过程:这次重逢,妮萨大骂原先赞为“最好的人”的瑞查德,因为嫌玛乔丽托他转来的礼物不够丰厚,疑心瑞查德“拔了毛”;玛乔丽请人为她举行治疗仪式,某个昆人拒绝借鼓,除非给钱,偏偏这哥们刚大病了一场,全靠玛乔丽才捡了条命。病还没好呢,恩全忘了。玛乔丽想不通,跑去论理,对方振振有词,说救我是你自愿的,跟借鼓要钱两码事。玛乔丽气得直落泪……

作为读者,我们或许纳闷,甚至寒心:要这样“一地鸡毛”,玛乔丽干吗念念不忘非洲?很简单,田野调查是苦不堪言,信息人也是百般索要,没个消停,但人类学家获得的“文化震惊”体验如同橄榄,回味无穷。玛乔丽的委屈还是小的,写《天真的人类学家》(Adventures in a Mud Hut,1980年)的人类学家巴利(Nigel Barley),调查时出了车祸(掉了几颗牙),遭了贼(偷个精光),患了疟疾(病得撒尿时全尿在脚上),“不可抑制地放声大哭”,回到英国“像返回地球的太空人,踉踉跄跄”,“想到自己是西方人就谢天谢地”,但田野调查“阴险地让人上瘾”,没几个月,他对非洲思念不已,卷铺盖又回去了。同样,要不是回国后生了三个娃,玛乔丽也不会拖了十四年才重返非洲。正所谓“走得更远,离自己更近”,玛乔丽坦言,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返非洲,意在寻找自我、理解自我,所以她感谢妮萨的故事,视为“最珍贵的礼物”。相形之下,田野调查的辛苦窝心,当然也就不值一提了。

一九九三年,玛乔丽买好机票,计划再赴非洲,因医生阻止,未能成行。又过了三年,《重访妮萨》基本完成,年仅五十二岁的她便撇下丈夫和三个孩子,走了。次年,妮萨得到消息,已是七十六岁高龄,叹息说:“伟大的神带走了我的女儿,弄瞎了我的眼睛。她就像我的眼睛,神带走她,我的眼睛也就瞎了。不知道还能再见不,因为神把我的女儿带走了……”二○○○年,《重访妮萨》经亲友们整理后问世,妮萨这话用作终篇。

玛乔丽的事业,起于《妮萨》,开篇是妮萨的话:“我要打开话匣/告诉你这里的生活。/讲完后/风会带走它/就像沙上消失的其他事物……”她喜欢这话,后来写《妮萨》创作谈,又起名为《风带不走的》。她的生命,也终于妮萨的话。这样的因缘,恐怕当初玛乔丽也没想到吧?海子有诗云:“我请求熄灭/生铁的光、爱人的光和阳光/我请求下雨/我请求/在夜里死去/我请求在早上/碰见/埋我的人……”

玛乔丽已经无法感慨,我们却不免喟叹因缘的无常。

二○一五年八月七日初稿,九月一日四稿

猜你喜欢
人类学家人类学妇女
《审美人类学》评介
美育学刊(2023年2期)2023-04-21 12:14:18
Module 3 Foreign Food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玛格丽特·米德:20世纪著名的人类学家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反思盲区:论人类学家主体性及其概念处理
寻找源头的野心
当代妇女的工作
视野(2017年4期)2017-02-15 19:33:28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09:57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
大众考古(2014年2期)2014-06-26 08: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