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2015-05-30 10:48赖远妮廖亮
大学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媒体

赖远妮 廖亮

[摘 要]当代大学生作为高校的教育主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发挥着主体作用。随着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思想观念呈现空前的多元态势,导致他们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缺失。在新媒体背景下应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育,实现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文化培育的对接;提高人文学科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传播力;创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多维度教育合力;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机制,优化新媒体环境等。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培育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33-03

一、实现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文化培育的对接

“新媒体形态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把人们所生存的世界一分为二:一是客观存在的世界,即现实世界;二是主观存在的世界(互联网世界),即虚拟世界。”[1]在现实世界中,大学生扮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责任,受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和制约。而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完全摆脱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舆论的束缚,现实生活中的焦虑和无助可以在虚拟空间中释放,这是他们对自身思想困惑、心理压力、学业负担等的一种行为宣泄。结合当代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的现状,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应实现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对接,坚持虚实并重。

(一)加强现实空间文化培育

首先,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高校可以通过报刊、网络、宣传栏和海报等载体向大学生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讲座,组织中国传统文化辩论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高校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传统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为高校传统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以此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其次,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应组织那些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走进中小学校园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的现实传播力,为青少年接触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更多机会,提供更多可能。而大学生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将有助于自身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把握其精华,发掘其价值,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最后,发挥社团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功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2005年1月1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指出:“在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工作指导,把握正确方向。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2]社团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中,使社团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弥补了课堂教育“说教”的种种弊端。为此,高校在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工作指导,把握正确方向,积极引导和鼓励社团开展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和弘扬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功能。

(二)实现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文化培育的对接

2004年12月13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充分发挥网络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3]对于大学来说,把握网络这种新的传播形式,把大学校园的网络平台打造成为立德树人的新阵地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现实空间的主流文化教育在大学生看来更像是政治说教,教育方式呆板、教育内容枯燥,对大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视而不见,缺乏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进而导致大学生对现实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反感。而虚拟空间的网络属于一种较新颖的传播方式,它改变了以往的主流文化宣传话语方式,力争用鲜活的语言缩小主流文化同大学生的距离,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并善于将主流文化和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和引导,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能逐步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程度,从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二、提高人文学科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传播力

费孝通先生主张培养文化自觉的人才首先通过人文教育来实现,而要实现人文教育最关键的是要提高人文学科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文化传播力。

首先,要更新和改进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渠道、实现教育内容多样化。“文化自觉不仅是认识自己,还包括理解全世界多种多样的文化,学习和吸收别人文化的优秀成分,即要求我们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自觉学习其他文化,与世界文化进行平等的交流。交流的目的是要学到未知的东西,倾听不同的声音,向不同的视野开放,分享不同的价值资源。”[4]因此,要提高人文学科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传播力,人文教育的内容就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改进和更新。我们既要吸收西方新的文化,又不能缺失自我的认同。教育内容应认真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便把中华文化最优秀的部分呈现给受教育者,同时还应该反省中华文化的缺陷,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地批判汲取,将其中的精华作为我们创造的源泉和借鉴对象,决不能照搬移植,全盘吸收,更不能将其代替我们的创造本身。

其次,提升人文素养。在《论语》中,孔子说过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人文学科教师要切实担当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的使命,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努力提高治学能力、学术水平及思想修养、品质,积极审视自己的思想,既拒斥“文化霸权主义”,也反对“我族中心主义”,秉承“和而不同”的立场,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分,充实和革新自己的文化。只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人文学科教师自身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才能真正影响大学生,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发展理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气魄和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并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文化追求转化为行为实践。

三、创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多维度教育合力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外在环境对其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培育影响较突出。因此,我们应该创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多维度教育合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文化氛围以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和熏陶的方式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但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来说,他们都是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这样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就有所减弱。因此,要积极发挥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关键在于家庭要与学校形成家校联动机制,家长要积极主动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如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而学校方面也应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近况。对于大学生来说,笔者认为家庭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的合作,只有家庭与高校形成教育合力,对大学生的文化培育才能做到行之有效。

在学校教育方面,提倡将中国传统文化列为大学教育的必修课程。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并鼓励学校充分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这对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遗憾的是《纲要》并没有将传统文化教育列为专门必修课程,这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纲要》所规定的将传统文化加入到其他课程中去的做法很有意义,但由于缺乏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专门、深入和持久,容易导致碎片化,也难以在学生的人格养成方面取得预期效果。传统文化不但要成为国民教育的专门课和必修课,而且最好列入考试科目才能保证效果。”[5]

在社会方面,首先要重视政治、法律和经济手段,加强对商业文化负面影响的控制。目前我们身边随处可见那些被改编的低俗“唐诗”;各种粗俗淫秽、暴力血腥的影视、游戏、书刊畅销于基层的文化市场;那些严重扭曲中国文化经典和传统正面价值观的电影和电视剧正创下一个个票房纪录和最高收视率。影视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都在一定程度地受到了抑制,而感官刺激、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却被无限放大。这恰恰反映了影视与商业资本结合的背景下,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正诱导大众偏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确轨道。因此,政府应该采用政治、法律和经济手段,加强对商业文化负面影响的控制。文化作品应该追求终极意义、绝对价值、生命本质,应显示知识分子的精神优越感和智力优越感。

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调整战略眼光。马克思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6]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开始相互交流、传播和互补。所谓的主流价值已不完全由国家和政府决定,更多情况下是由“受众”决定。主流价值的传播力在全球化进程加速、人们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呈现空前多元的今天已大打折扣,国家和政府对传统的传播模式的弊端和效果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想要通过国家政权来保障思想舆论和文化上的强控制并非易事。如果政府管理、引导不当,将会带来中国文化产业的萎缩和文化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因此,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模式亟待改变,传播的内容应该多样化、灵活化。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吸收、融合外来优秀文化,应该具备一种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进一步开放教育与学术市场,为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创造更多机会和更广阔的平台,努力实现教育与学术资源的国际共享。

四、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机制,优化新媒体环境

胡锦涛同志2007年1月23日下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这是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首次被纳入到党代会的讲话。显而易见,网络文化在国家文化建设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升。因此,建立健全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管理机制,优化新媒体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和文化宣传监管部门的积极作用,过滤和清除各种网上不良信息,进行网络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教育。对于大学生质疑的事件、观点、问题等,政府和文化宣传监管部门决不能采取删帖的做法。删是一种“堵”的做法,这并不是明智之举,不能让删帖阻塞民意表达的渠道,而应该通过有效回应对民意进行疏导,让他们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能有效抵制与我国国情不相符合的文化侵害。通过疏导、说服等手段帮助大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正确的认知和对待,提升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对本国文化的创新创造能力。

其次,各高校应建立一支专业专职的网络评论员。网络评论员,是指在网络媒体上发表观点,特别是对有关政治和国内外实事进行评论的专业人员。专业的网络评论员应具备优秀的品质素养、理性的职业素养和丰厚的知识素养。网络评论员对舆论有较大的影响力。高校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快,思想活跃,但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组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专业专职的网络评论员,能够及时应对个别网络信息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好高校舆情引导,牢牢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为社会和高校的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全球化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被冲击、被淡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形成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矛盾。因此,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意识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我们才能以更加深邃的目光去审视民族文化遗产,才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发展文化事业,才能以创造性的劳动去获取研究成果和工作实绩。”[7]

[ 参 考 文 献 ]

[1] 仇道滨.现实与虚拟交织下的文化自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J].山东社会科学,2013(2).

[2]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R].中青联发[2005]5号,2005-01-13.

[3]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R].教社政[2004]16号,2004-12-13.

[4] 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传统文化研究[M].苏州:群言出版社,2007:36.

[5] http://edu.people.com.cn / n / 2014 / 0422 / c367001-24927896.html.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7] 韩源.国家文化安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战略[M].北京: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74.

[8] 肖庆华.大学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12(4):84.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