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择业之困

2015-05-30 10:48陆洋
蓝盾 2015年11期
关键词:海归回国留学生

陆洋

近年来,出国留学人员越来越多,留学生毕业无非两条路,一是海外就业;一是国内就业,但大多数留学生最终选择回国就业。《2015中国留学白皮书》数据显示,海归实际就业单位外商独资企业占1217%,中外合资企业占1092%,国家机关占325%,国有企业占567%,但更多是民营企业,占比高达5158%。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回国留学人员创业或加入创业公司渐成趋势。一项调查显示,多达540%的留学人才愿意“创业”。海归就业现状如何?其在国内竞争市场实力怎样?哪些专业人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薪海归?

海归创业:

说着容易,做着难

今年25岁的Candice,目前就职于一家动力机械私企。她留学于加拿大,回国近一年,却向记者坦言目前仍处在择业迷茫期。

Candice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在国外上的是联合办学的2+2本科学制。前两年在国内主攻语言,第三年到国外才选专业。她所学专业是经济学,“这个专业本身就很难择业,因为专业本来就是个笼统概念,不像其他会计、设计等专业,相对来说择业时较有针对性。”

“中国留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比较偏向于金融经济类,回国后的输出方向一般是风投公司、银行之类的单位。”Candice告诉记者,有很大一部分留学生都选择了加拿大,学习的专业也大都属于商科。留学生中一部分人通过留学途径入了别的国籍,但有的依旧选择回国发展,“这样的‘身份会有‘政策上的一些好处。”

两年前,《中国海归发展报告》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海归回国就业地区覆盖15个省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发达省市。

“海归”,一个曾带有光环色彩的群体,如今在回国后的现实中却慢慢暗淡。

据悉,从国外“飘”回来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水土不服”。在现实的困惑和纠结中,很多人首先选择调整心态,然后积极适应国内生活。

谈起现在的工作,Candice说其实就是一个“打杂儿”的。公司的大小事务,大到筹备新公司,小到处理文案甚至打扫卫生,她都要参与。“这是一个必经过程,需要了解一个公司怎样运营,有朝一日才能让自己的公司转起来。”

比起Candice,同样是海归的王蒙已然是位成功人士。他创立了一家建材公司,现在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回想起刚回国那会儿,感慨颇多。他说当时不知道未来方向,做过双语教育,当过总裁助理,干过代购。“接触到建材行业才像找到自我定位,但许多事情必须亲力亲为,大到与大型家装超市签约合作,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投标,小到每个装修项目的客诉,都得自己去处理。”

“海归创业,说着容易做着难,而且很累,不过有事情干心里踏实。”“稍微麻辣show”,是26岁海归济南小伙儿韦宏的餐饮外卖店。他既是老板,又是采购员,还是厨师,还天天开着奥迪给顾客送外卖。

在新加坡留学多年,回国后韦宏并没完全按照父母安排进“大公司、大企业”等高平台,而是独自摸索着一条条创业路——开过广告公司,做过家电生意,经营过美容院、特产连锁店,现在终于“踏实下来”,精心打理自己的餐饮外卖店。“留学经历与送外卖不冲突,当初选择出国,一是开阔眼界,二是增加魄力,三是提高抗压能力,如今同样如此。”

据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约有一百多万留学生赴海外求学。他们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学专业几乎涵盖现有全部学科门类。仅仅2014年,留学归国发展的海归人士就达70万。“海归”,已持续成为备受关注的精英群体,但正如他们中的许多人所言,创业要有心理准备,其中的困难不是说说就能克服,需要的是意志和坚持。

投入和产出,

怎样才能成正比?

从英国学成归来的闫林在一家知名企业工作三年后,最近开始考虑跳槽。

闫林告诉记者,感觉回国后的工作环境太复杂,很多事情都需要另外花心思去琢磨才能适应。“别看已经工作了三年多,至今我还不算适应。”

闫林说在国外毕业那会儿,留下还是回来,她纠结了很长时间,但最后挣扎无果,还是选择了归国,这也是听从了“家”的呼唤。

博志留学毕业后在美国求职失败,无奈回国就业。

“按美国政策,毕业后有一年的工作许可,能不能留下要等待抽签,在那里等工作的人很多,工作许可却很少,熬到最后没办法只能回来。”博志说当初出国时根本都没想今后工作的事,如今遇到了也只能正确面对现实。

一中央级调查机构关于是否愿意出国的调查显示,2120人的回答非常愿意的占39%,愿意的占48%,但出国理由却十分分散,54%希望得到高质量的教育,22%追求良好的生活环境,14%的人相信出去事业发展的机会会更多,1%认为外面赚钱容易,1%认为所去国家社会治安及社会保障好,另有高达8%的人写下更多富有个性的答案。正如博志所言,当初出国需要理由,如今回国发展同样需要理由,也许因为理由太多,出去或者归来好像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

2015中国留学白皮书调查表明,86%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这个数字不是很低,可这个数字的质量度有待商榷。我们调查海归人士,一部分确实回国后短期内找到了工作,但基本上专业不对口。学经济的去了互联网公司,学语言的在留学服务机构,学营销的干着文职,而且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目前看,把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当成过渡或跳板的留学生大有人在。因此,想想当初出去和在国外留学时的投入,一些海归人士说很难成正比。

曾有媒体报道,中国留学生基本都是选择回国就业、创业。尤其是赴美留学生,因含金量较高,回国后第一份工作都是主管、经理级别,年薪资15—200万元人民币,回报可谓很多。如今美国经济日益复苏,但签证政策越来越严,美国学校招生政策也越来越高。对于学生来说,在国家政策宽松时拿到高含金量毕业证,可以换取自己的精彩人生。对此,博志说这是媒体在帮一些做留学生意的机构在忽悠,美国留学每年总花费10到30万人民币(包括学费、生活费、食宿费等),但回國后哪有多少留学生一年能够挣回10到30万?

Carol的专业是国际商务,在美国呆了六年,顺利拿到了研究生学位证。但归国就业的道路却并不顺利。“刚就业时单位工资给我开到1800元,当时真的很挫败,非常挫败。”

Carol对记者称,归国之前的信心满满和回国之后的失望之极,形成了极大反差。“想想自己挺寒心,在外面闯荡了六年,花的钱也不少,结果怎么会这样?”

从澳大利亚回来的小丸子也对记者表示,当时拿澳洲绿卡挺费劲,家里说那就别在国外浪费时间。“于是我就回来了,可回来后没想到找工作和创业都很难。当然,随便找个一般的工作挺容易,可花了那么多钱去留学,难道仅仅为了一份很一般的工作?”

记者在一个较大海归QQ群发现,成员大部分是欧、美、澳、新、日、韩等国留学归来人员,随机对几位海归人士进行采访,他们每一个人都感慨颇多。

2012年从韩国回国的叶玲称,曾换过三份工作,在培训学校做过教务、在留学机构做过咨询顾问,还在广告公司做过文案。她说工作都没有技术性,时间也不可控制,而且收入和付出根本不成正比。“自己的经历和学识无法得到体现和回报,后来就辞职了。之后,一直断断续续靠帮人做做翻译挣点生活费。”

记者发现,像叶玲这样“算账”的海归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想着将出国留学的投入尽快赚回来,便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找工作时也就“很挑剔”。这样反而造成找工作难,就业后心理反差大,也就很难调整适应。

“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听家人的安排了。”叶玲告诉记者,“听家人安排”、“托关系”这种求职方式,是部分海归无奈的选择,但又不得不选择。

“太阳”照常升起?

虽然回国后的择业、就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94%以上的海归仍觉得海外留学经历对个人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国际性视野和国际人脉,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沟通的经历,以及熟悉国际市场操作管理及事务等,对工作帮助都很大。

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专家说,海归人员就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外语优势和国际视野等方面,包括全球领先管理、科技的能力,同时具有很强的思考能力和差异的包容能力等。尽管部分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开始薪资很低,但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其优势将在三五年内得到体现,而且对海归人士国家也有政策扶持

据悉,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建成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305家,入园企业超过22万家,63万留学人员在园创业。因此,国内市场和国外大环境差异,使海归群体稍微有些不适应,但这个群体在努力崛起。正如海归人士胡文所说,当初在加拿大办事丁是丁,卯是卯,回到国内不确定因素太多,但却有更多发展机会。“将来说不定还会出去,相比而言,现在国内更富有挑战性。”

(摘自《齊鲁周刊》)

猜你喜欢
海归回国留学生
粉末冶金航空刹车片: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扭转人才流失:普罗夫迪夫如何吸引保加利亚年轻人回国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留学生的“捡”生活
欧洲激辩“IS新娘能否回国”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海归”返乡当“猪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