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薇薇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穴位配合中药药物离子导入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43例“膝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针刺穴位配合药透治疗。结果:治愈30例,占70%;好转11例,占255%;无效2例,占45%。总有效率955%,追踪1年后复发率23%。结论:针刺配合药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痹症;针刺穴位;中药药物离子导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1-0044-0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名退行性膝关节病、增生性膝关节炎、变形性膝关节病、肥大性膝关节炎。中医学认为骨性关节炎属“痹症”范畴。多因年老体衰,髓海不足,骨失所养或因外伤损骨而致骨质变形而发生该病。我科应用针刺穴位配合中药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治疗43例患者,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2014年门诊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43例,年龄均在45岁以上,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为58岁;女性患者37例,男性患者6例;大部分患者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而来诊治。
12治疗方法针刺取穴治疗:经穴刺法:膝眼、鹤顶、阳陵泉、阴陵泉、膝阳关、梁丘、经验穴。膝眼稍向髌韧带内方斜刺05~12寸,鹤顶直刺03~05寸,施以捻转泻法1min。阳陵泉直刺1寸,梁丘直刺1寸,施提插泻法1min。经验穴围刺有针感而留针,诸穴施术后留针20min。加减:行痹加膈俞、血海活血调血,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痛痹加肾俞、关元温补阳气,祛寒外出;着痹加足三里健脾除湿,热痹加大椎、曲池清泻热毒。操作:各部腧穴常规针刺,大推、曲池可点刺出血;局部可用梅花针刺络。肾俞、关元用灸法或温针灸法,热痹只针不灸。此过程10次为1个疗程,间隔休息3~5d,继续下一疗程。治疗期间多休息、少走路,并做好患部的保暖工作。
配合中药药物离子导入是通过离子机(离子导入仪-DPN系列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脉冲电位对穴位刺激,减少组织液渗出,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化瘀通络,祛风湿,强筋骨而止痛。药物成分:正极药物川乌、草乌、丹参、没药、透骨草各40g,马钱子、牛膝、防己、全虫、乌梢蛇、地鳖虫、秦艽、远志各20g,杜仲、木瓜、苍术、延胡索各25g,打粉后75%酒精浸泡2周后用,可配普鲁卡因、可待因、乙基吗啡(适量)。负极药物川芎、威灵仙、淫羊藿各30g、毛冬青15g,打粉醋泡2周后用,配以氯化钾、氯化钠(适量),如寒、湿、瘀、虚用热纱布垫浸泡后(热症选用冷纱布垫),置放在疼痛剧烈部位经过电极导入而进行治疗,每次20~30min,每日1~2次。
13观察指标①年龄及病因:中老年人多见(尤以女性为多),多有膝关节长期负重或外伤史。②疼痛特点:膝关节及周围组织隐痛,屈伸不利,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③体征:膝关节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骨摩擦音,关节僵硬。④X线摄片检查:关节间隙变窄,或骨赘突起,或唇样改变。
14疗效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医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1-94)治愈: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膝关节肿胀,疼痛减轻,活动功能好转;无效:膝关节疼痛及肿胀无变化。
2结果
治愈30例,占70%,追踪1年,复发4例。好转11例,占255%,追踪1年,复发4例;无效2例,占45%。总有效率955%,复发率23%。
3典型病例
周某,女,55岁 ,居民,因膝关节肿痛10年,加重1月就诊。病史:左、右膝关节交替肿痛10年余,局部有漫肿,压时酸痛,行走困难,阴雨加剧。曾在外治疗中西药效果不明显。近1月来因淋雨感寒后,觉双膝屈伸不利、乏力,双膝关节肿胀,行走困难、眠可,饮食正常,舌淡暗苔薄白,左脉沉细,右脉沉弦。检查:右膝漫肿,皮温稍高,DR片示:增生性膝关节炎,用本疗法治疗20d后(中间休息2天),双膝肿胀消退,行走自如,定期回访一年后,症状无复发。
4讨论
本病属中医学“骨痹”、“痹症”等范畴,病因主要与肝脾肾亏损、累积性劳损、外感风寒湿邪有关。风寒湿邪侵入骨关节,则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经络痹阻,筋挛不伸,骨骼受到牵拉损伤,久之形成增生退变,而针刺穴位可通经活络止痛,调和气血阴阳,强筋壮骨。通过局部取穴针刺不仅可以改善周围组织的微循环,抑制伤害性信息的传导,还能缓解肌痉挛,并可刺激脑垂体释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神经介质而达到镇痛作用,配合中药药物离子导入,增强了透皮吸收,使病变局部形成离子堆,使药物疗效持久,促进炎症消退,而针药相配合共同起到祛风湿、化瘀通络、调和气血、强筋壮骨之功。
参考文献
[1]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14-416.
[2]王红斌,赵建安.针刺局部取穴为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26例[J].陕西中西,2009(09):121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0.
[4]程为平.针灸止痛经验实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33-338.
(收稿日期:201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