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飞
作为我国国际传播力的生力军,驻外记者与西方传媒正面交锋,在全球舆论场中争夺话语权,这支队伍的力量强弱也折射出我国媒体在世界舆论格局中的强弱。因此,新时期我国驻外记者面临的挑战,同样也是我国对外传播面临的挑战。在这里,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媒体融合的挑战
直至上个世纪,对外传播工作主要是由传统主流媒体承担,这些媒体包括通讯社、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蓬勃发展,本世纪以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为载体的新兴媒体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了求生存,传统媒体开始了新的一轮变革,走上与新媒体融合的道路。我国对外传播的驻外记者主要集中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日报》等中央新闻单位,这些媒体在这轮变革中首当其冲:如新华社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从而打造一个不但在传统媒体领域、也在新媒体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国际一流世界性通讯社;中央电视台也提出从以传统媒体为主,转变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并进发展的传媒集团,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作为主流媒体的驻外记者,因所在媒体的变革,也面临着痛苦转型的挑战。根据传统布局,新华社向海外派驻文字记者、摄影记者,《人民日报》和《中国日报》派驻文字记者,中央电视台派驻视频记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派驻音频记者。但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驻外记者在采写新闻事件时,不能再用孤立的文字或视频报道形式服务一个单一的媒体,而需要一种立体式新闻发布端,围绕所在的媒体组织平台,其形成的新闻产品既要图文并举,也要声像互联,甚至还需加之制表和动漫等元素,为的是最大限度满足新媒体受众的需求。
因此,驻外记者需要打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创新观念,以尽快适应新的对外传播报道形式。在媒体融合迅猛发展的时代,记者的职责发生了变化,其工作强度不断加大。据披露,美国NBC的白宫首席记者,除了传统的出镜报道,还要做社交媒体的互动式报道,“一天要做16个出镜采访,主持一档节目、客串两档新闻节目,还要在Twitter和Facebook上更新8-10次,写3-5篇博文”。本人在非洲驻外时,了解到一些分社记者的工作强度有时甚至超过了美国NBC白宫首席记者:一天时间里,采写驻在国的重要新闻,做外文稿件2-3篇,对内稿件1-2篇,调研稿件1篇;加工整理后发海外社交媒体(Twitter, facebook, Youtube),配发视频和图片;见媒体客户,推动新闻信息产品落地;一个人开车采访,自己动手做饭,有时还被催着拿账单交各种费用。这位同事说,要当一名称职的驻外记者,真的很辛苦。
对驻外记者来说,熟悉融合时代的新闻采编流程和传播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求他们一次性完成多种形态的新闻产品,这只是对媒体融合时代打造全能型“超级记者”的幻想,靠单兵作战来承担多形态的报道,既不现实,也不可持续。就个人的观点,更倾向于打造一个驻外记者的“超级团队”:将传统媒体时代驻外记者遍地开花式的分散布点改为区域网络式集中布局,即一个地区分为地区总分社、重点分社和次区域分社,这些分社均配有文字、摄影、视频和新媒体记者,形成一个强大的报道团队,而小分社的日常报道则雇佣当地报道员来完成。这样的好处是,遇到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无论在哪里,总分社可启动应急机制,派遣报道团队根据分工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报道。如果事件发生地在小分社管辖的地区或国家,当地报道员进行前期报道求时效,报道团队尽早赶赴现场增援,展开全方位报道,这样做更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
二、专业素养的挑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采集和发布变得简单易行,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微信、Facebook和Youtube等传播渠道发布新闻信息,信息流变得无序和泛滥。这些所谓的公民记者,他们以非专业记者身份干着专业记者的事,挑战传统媒体的权威。公民记者的加入,各种信息通过数字化平台,永久地储存和调用,海量增长,真伪难辨。所以传统媒体的驻外记者,肩负着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起新闻报道“把关人”的角色,努力前往事件现场采访并还原新闻事实本身,以全面、客观和准确作为报道准则,而非道听途说,这是驻外记者最起码的专业素养。
处理好意识形态和新闻报道规律的关系,也考验着驻外记者的专业素养。任何媒体都有其意识形态,有其政治立场,超意识形态的媒体是不存在的。西方媒体是以西方优越的姿态报道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件,尤其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他们通过抹黑和以偏盖全的方式打击对手,从而使自己处于道德高地,而对手则处于一个被审判的弱势地位。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作为驻外记者,当然要忠诚党的新闻事业,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报道国际新闻,要遵循新闻报道规律,以报道事实真相来维护国家利益和发展中国家的权益。而哗众取宠、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的采访报道均要不得。在国际场合采访,如果专业素养不够,不但有失专业记者的身份,同时也会损害媒体声誉及国家形象。例如,在2010年的G20峰会上,一位记者因说出“我想我可以代表亚洲”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问而闹出国际笑话。其实他犯了一个记者不应犯的错误,他可以作为亚洲记者向美国总统提问,但他不能代表亚洲,专业说法应是:“我想我能作为一名亚洲记者向您(美国总统)提问吗?”在这方面,西方职业记者的采访技巧值得我们学习。
驻外记者不能只满足于表面报道,还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调研,成为洞察国际问题的行家里手。满足于报道新闻,那只能做一名legman,而非真正意义上的journalist。从这个意义上讲,调研能力也是驻外记者必备的专业素养。随着媒体的变革和重组,一些媒体为了提高新闻产品的时效,开始尝试引进机器人写稿,但机器人是没有思想的,所以它永远无法替代人的思考。恰恰调研是人脑历经一个由表及里的思考过程,机器人无法做到。驻外期间,有编辑抱怨,说一些重大事件突发需要滚动发稿时,往往驻外记者在第一时间发flash(快讯)、urgent(简讯)后,writethru(详讯)就是等半天也发不回来,有的发回来了却没有随着事件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挖掘新闻,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没搞清楚,writethru无法成型。这反映出记者平时没有跟踪和预判,没有下功夫做好调研,所以等到事件出现重大突变时,就措手不及,报道起来后继乏力。
新华社老一辈驻外记者、俄罗斯问题专家唐修哲说过,驻外记者搞调研,要做到六勤:手勤、腿勤、眼勤、耳勤、嘴勤和脑勤。他把这“六勤”提升到了“一名称职的驻外记者必备的素质”的高度,缺一不可。作为苏联解体的见证人,1991年苏联彻底走向崩溃,唐修哲带领分社记者准确地把握了事态发展的脉络,及时采写了大量有深度、有现场感和有参考价值的文章,为他在国际新闻界赢得了良好声誉。
三、海外生活的挑战
在一般人看来,驻外记者独具魅力,让你有机会直面世界风云:从国际会议舞台,到武装冲突现场;从北美欧洲,到中东非洲;从体育赛场,到前沿科技。但在海外生活,尤其对年轻的驻外记者来说,不但要面对驻在国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还要面对心理素质、待人接物和生活能力的挑战。
驻外记者远离祖国,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在异国他乡,因为文化的差异,即使能讲一口流利的当地语言,遇到问题也在所难免,从饮食起居到礼仪习俗都与国内不一样,从而造成生活的不适,甚至产生焦虑感。在非洲的驻外记者,估计都碰到这样的事情:被警察勒索,官员言而无信,黑人借钱后直接消失不见。这都是表面现象,文化差异只有通过真心融入当地社会才能弥补偏见和抗拒。如何深入了解非洲,非洲的智慧告诉我们答案。在一部反映异乡人生活的非洲电视剧里,父亲对离开家乡的儿子说:“儿子,不管你去哪里,当你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你看到每个人都在用他们的左脚跳舞,你也要一样,用你的左脚跳舞。不要说因为你自己特殊,而用你的右脚跳舞。”这就是入乡随俗形象的非洲表达,我们驻外记者不管到哪里,都要做好入乡随俗的功课,这样有助于在海外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另外,生活在异国他乡与亲人天各一方,生活单调寂寞和缺乏规律,甚至受到病痛的折磨,有时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如何调节好心态,做好情绪管理,调养好身心,是海外生活中常碰到的问题。现在派往海外的驻外记者越来越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国内生活受到父母的介入较多,到了海外,在应对生活问题时不知所措;在待人接物上不主动与人交往沟通,比较自我,有的受不了批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有些年轻驻外记者碰到事情就急躁,遇到问题绕着走。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媒体如新华社在培训驻外记者时加入了心理素质、情绪管理和对外交往等内容,提前做好海外生活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