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在《同舟共进》2015 年第7期刊发的《如何做好“看不见的宣传”》一文中认为: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8月19日讲话中指出要做“看不见的宣传”。西方政治传播的策略是“上乘的宣传看起来要像从未进行过一样,最好的宣传要让被宣传者对象沿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走,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我们在这方面所进行的某些政治传播相较而言确实是存在不足。……政治传播,还是要坚守恩格斯提出的四个政治素养:“党的政论家需要更多的智慧,思想要更加明确,风格要更好一些,知识也要更丰富些。”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在2015 年10月15日《光明日报》刊发的《对“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思考》一文中认为:我们提出建设“命运共同体”,是为世界谋、为天下谋。这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内和乃求外顺,内和必致外和”的逻辑延伸,是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的神圣责任,也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发自内心的“千年一叹”。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颖在2015 年10月14日求是网刊发的《公共外交:助力新型大国关系》一文中认为:习近平访美时开展的公共外交为我国公共外交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许多新思考。公共外交在理论层面是一种外交形式,在实践层面则是公共接触,随着中美关系不断发展,两国民众接触不断加深,公共外交在中国外交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如今的中国公共外交,已不再是简单依靠服装、礼物、握手、问候等浅层次方式开展,而是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和中国情感背后的逻辑和智慧,运用成熟先进的传播技巧,生动形象地讲述中国故事。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孟祥青、空军指挥学院战略战役系讲师王啸在2015 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的《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提升国际话语权》一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既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继承和弘扬,更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与创新。我国倡导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提出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努力走出一条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路,强调坚持和积极践行正确的义利观,等等。我国从全球、区域、双边等不同角度,就变革国际体系、加强亚太区域合作、重塑大国关系和正确把握国家利益等重大议题进行论述,不仅有助于构建新国际关系理论体系,而且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国际话语权。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温冰在2015 年10月16-18日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主办的第六届香山论坛上表示:中国军事力量是基于国家安全需要的适度发展,没有偏离和放弃防御性国防政策的轨道,不是为了谋求任何不正当利益,不是为了谋求对外扩张,更不是为了争霸、称霸;而是基于和平、开放、平等、互利的政策取向,基于积极、务实、共建、共享的合作举措,这决定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必将对亚太安全稳定起到独特的“中国作用”。
@喻国明:不能把移动互联网仅仅看做是一个媒介,它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媒体每年都在喊着要转型,但思维没有真正转变为互联网思维,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起不到作用。(2015年10月8日17:43)
@人民网研究院:【程曼丽:我国媒体国际传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应对国际突发事件能力不足;二是缺乏明确的价值观,缺乏宏观把握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在转发西方发达国家新闻报道时迷失了自我;三是缺乏宏观视野和大局意识。对外传播是与国家利益、国家形象联系着的全局性传播,报道不能止于问题。(2015年10月12日09:30)
@人民网研究院:【胡正荣:构建融合媒体产业生态系统】媒体融合除了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需要一体化,更需要在互联网思维下重新建构一个融合媒体产业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是以共享化和智能化为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的。(2015年10月12日10:30)
@求是:#习主席出访英国#【习近平:中英两国关系创下多个“第一”】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是率先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欧盟国家;是除香港外最大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也是吸引中国留学生、开办孔子学院最多的欧盟国家,还是首个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西方国家、最早申请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大国。(2015年10月21日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