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实施分层教学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015-05-30 04:29王瑾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探究

王瑾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课堂教学也逐渐由单一的书本教学向多元化教学模式转变。在课改新理念以及学生对于差异性对待需求日趋强烈的促进下,利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的提升都有积极作用。本文在对分层教学法的背景、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考核等级、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数学层次教学法的探究。

【关键词】合理性 层次教学法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使得基础数学教学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开展,然而由于教学模式、师资力量、学生主观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在学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出现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然而在现在的功利教学思想下,教师对于教学成绩的渴求远大于对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注上。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其中适应能力强的优等生进行特别照顾,对所谓的“差生”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因此若要及时改革当前教学现状,采取分层教学法进行差异化教学是及其必要的。

一、层次教学法的合理性

(一)差异化教学的历史渊源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因材施教”,旨在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法。而陶行知先生也曾将教育比作施肥,根据花种的特点采取个性化培育方法。人类的独特性决定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然而现今教学模式下,教师采取“一视同仁”的思想,利用高度统一的教学内容区分优等生与差生,并将其淘汰掉,这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因此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主动地学习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做法。

(二)需要层次理论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中,在满足温饱条件后,渐渐会有被尊重的需要。而层次教学正是符合这一心理要素而开展。我国如今已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学生对于教育的理念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有学上总比没学上强”的心态,而是想借助教育手段进行自身素质与人格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希望在课堂中被重视与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可。然而在当今的课堂上教师大多偏爱优等生,对于学困生则采取半放弃的心态,由于他们本来就基础差,加上老师与周围同学的轻视,被认可心理得不到满足,逐渐自暴自弃,造成恶性循环[1] 。

二、教师开展数学分层教学的意义

由于数学问题是数字与图形问题的集合,因此在数学课堂上会进行许多的讨论环节。这时与老师能进行互动的往往是那些逻辑思维清晰,成绩优异的学生,困难生则选择沉默;而在定期的模拟考试时,他们由于得不到重视不能及时查缺补漏,造成问题的不断堆积致使基础掌握不牢固。这时由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成绩的过度重视,忽视学生的主观情绪。在作业与考试中,不考虑学生间的差异,采取统一教学,造成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局面。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差异进行区别对待,制定符合他们的学习目标,不仅让他们的学习更加灵活、轻松,更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认可与尊重的,尚为可塑之才,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收获[2] 。

三、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层次教学的有效行探究

层次教学的前提是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生的分级。由学习能力的强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生的特点是才思敏捷、课堂活跃、成绩优异;而二级生相较则接受能力弱,但仍能完成老师的教学任务;三级生即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他们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低。

(一)教学内容的分层

教育最忌默守陳规,教师在进行教学进度的设计与知识体系的构架时,应根据“木板效应”以三级学生水平为准进行建设。这样可以使得所有学生都能进行数学基础知识框架的构建,而一、二级生可以在此基础上由老师借助例题等手段进行每一节课程的进阶学习。在此期间要注意教学中“分离”与“合并”原则的科学结合,教师既要注意分类教学下学生的学习反馈,又要借助课堂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自我展示,使所有学习都能在原来的水平上得到提升。比如说在进行函数的学习时,由于其抽象性与规律性的特点,三级生往往掌握的慢。对此教师可以在进行统一基本函数定义与计算的讲解之外,设计一些数形结合的复杂函数问题,其中一级生要求掌握做法并举一反三,二级生需要掌握解题方法,而三级生只需理解解题思路即可[3] 。

(二)练习与考核的差异化

由于在课堂上的掌握量的差异,在课下练习与定期考核时,也需要注意题目设计多样性的把握。针对学习掌握能力的不同,对于题目完成要求也有相应的差异。比如在出题时,可以将题型分为基础计算、数学应用、探究题三个类型,一级生要求全部完成,二级生与三级生可以自主选择探究题做与不做。而在事后的讲解时,对于探究题更多进行解题思路的传授,这样可以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脑中也有基础的解题思路,方便其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提高。

(三)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考核点,然而在当今教育理念下,这种模式已呈现疲态。对此,教师应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在成绩考核上,进行成绩要求的分层,对于不同等级学生制定相应的分数标准,使他们方便达到要求又可以明显看到自己相对前一阶段的进步;另外要加强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探究与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考量。比如有的三等生虽然在一定时期的成绩没有明显提升,但是学习能力与积极性有显著增强,也是表明这一阶段学习目标的完成;同时教师也要扮演好心理辅导师的角色,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二、三等生进行定期咨询与鼓励,并进行一些数学解题小技巧的讲解,提高他们的自信与学习主动性,不仅能保证数学教学质量,还能完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4]。

结束语

由于数学对学生抽象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的高要求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避免进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进行分层教学,制定符合不同等级学生的学习目标。避免使二、三等生因与他人比较产生自卑、厌学的心理,使每个学生跟之前的自己做比较,实现阶段性的提升。另外教师也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以保证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龙,李明,于滨等.关于高等数学课分层次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11):55-56.

[2]高二数学备课组.数学分层教学及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2002,(1):4-6.

[3]胡雪芹.关注数学学困生,实施数学分层教学[J].新课程·上旬,2013,(9):106-107.

[4]石雪松.以“因材施教”为理念-关于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14):136-136.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有趣的分层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