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生活陶艺的创作

2015-05-30 03:09蒋汐张三聪
中国包装工业(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陶艺创作

蒋汐 张三聪

【摘 要】现代生活陶艺的创作是以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为导向,实现作品功能、审美与工艺材质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制作者需要完全掌握从“功能形式”到“社会环境”进而至“审美文化精神”的创作循环,真正满足现代民众的精神生活与物质需要。

【关键词】陶艺 生活陶艺 创作

作为一种以宣扬艺术家理念为导向又能满足实用目的的陶瓷艺术类型,现代生活陶艺的创作不仅要求制作者对所制器物的使用环境以及功能结构有着全面的了解, 而且还需要艺术家着力于个人意见的传达以及对社会历史的思想反馈,使作品不受市场与流行文化所制,实现作品使用目的和艺术文化意义的表述。基于现代生活陶艺的性质特征和以上要求,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该艺术形式的创作过程进行讨论,分析创作者在工艺材质、形式语言和功能方面的处理办法。使作品形式在满足视觉审美感受的同时,能够清楚而具体的表达作品主题,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满足现代民众的精神生活与物质需要。

为达成器物的使用目的,包括现代生活陶艺在内的所有器具创作首先需要完成的是基于实用规定的结构与造型设计。艺术家在不同功能的制约下构建出各自相异的基本器具造型,实现物品的使用价值。然而,现代生活陶艺的功能机制“不仅体现在器物的实用形体之中,同时也体现在使用时物体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上,即后者对前者的生理—心理感觉上”①。就是说,生活陶艺更看重的是因为功能而延伸出的具有相关审美与精神追求的造型设计。因而,在现代生活陶艺创作过程中,物品的功能结构和造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器具使用的安稳感和舒适感,而且还要致力于使用者的精神享用,让他们从经过美化的功能结构和造型中得到美的印象,使作品功能在实用与情感上同时影响着物品使用。

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是现代生活陶艺不可忽略的精神核心,并以主导者的身份左右着作品的视觉形式和工艺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创作理念的传达和表现必须经由一定目的的选择和优化,并通过适当的视觉形式为媒介,从选材构思与工艺实践两个方面实现作者的创作目的,构成作品的最终形式。因而,为了使作品更具可读性,创作意图的推敲在创作中便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作品的思想内容不能只是艺术家个人主观情感经验的一种宣泄,它要求作者需要对时代、社会以及所在民族的精神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使个人的思想拥有更为坚实的社会历史根基和长久的生命力。

从艺术家的个体情感与经验感受的表达来看,准确而精炼的外在形式和巧妙的工艺手段是实现创作目的极为重要的所在。由于生活陶艺是一门集材料、化学、物理、工艺学、美学、人机工程学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因而艺术家的创作必在了解日常生活并熟练掌握工艺技巧的前提下,进行形式的设计以及技艺的创新与使用,使生活陶艺真正服务于人,为日家居环境带来美的感受。在现代生活陶艺的创作过程中,以抽象的形式符号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纯粹审美意义上的设计是一种颇为常见的创作方式。由于抽象形式符号是历代先人们通过长时期对原有形式概括、精练的成果,具有着很强的形式感。所以,这类以视觉为先的设计会因为夺目的装饰风格与形式美感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人们带来暂时的观看趣味和新奇感。但是,如若没有好的创作理念支撑,这类作品很容易因为主题不明且缺乏其自身特性,而导致形式语言的虚浮且表面化。因而,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对这类形式的处理态度就不应该是彻底的抛弃而是有选择的加以运用,结合社会与个人思想,给作品以新的形式与意味。避免作品形式的浅显拼凑,实现有感而发的创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另一方面,在现代生活陶艺的创作中,还有一部分形式因为自身的含义和丰富的社会内涵占据了艺术创作领域的重要位置:如“松鹤延年”之类的传统图案、随处可见的具象形等等。这类形式不仅有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同时也受到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它们的流传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的某种象征性寓意,这种寓意要么来自于某种普遍的社会愿望,要么就是某种主流文化思想的表达。毫无疑问,这些有着强健生命力的陶瓷装饰形式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代表了艺术文化中最纯正的部分。因而,对这类形式的研究为现代生活陶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文化养料,使现代生活陶艺的创作能够知本、知源。

最后,就生活陶艺的技艺材质而言,这一艺术类型的“魅力来自陶瓷材质的特殊美感和陶艺制作的独特工艺性;来自泥性之美、釉色之美、烧成之美以及成型过程中艺术家与粘土亲近交流所留下的‘手语痕迹;更来自泥釉窑火与人文精神情感浑然天成般的交融统一”②。作为陶艺造型媒介的粘土,由于拥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可塑性和随机性,并能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各式各样的作品造型与肌理形态,因而不仅在表达陶艺家个人微妙、复杂的情感心象以及民族文化丰富多姿的意味方面有着深厚的潜力,而且在外观形式上能够充分凸显由泥的材质特性所带来的多样化的视觉感受,为生活陶艺形式语言的表达提供广阔空间。釉料是陶瓷得以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具备自身特色的又一重要元素。陶瓷釉料因为组成成分的各不相同,所以在经由窑火的烧制之时会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形成不同的质感与装饰效果。陶艺家在进行作品构思与创作时自然会从这千变万化的釉色中挑选出与作品精神和形式相匹配的几种釉料,因为合适的釉料所产生的花色、质感甚至缺陷肌理等形式效果都能与其它作用要素一起,更好地诠释作品内涵,丰富人们的审美感受。由于陶艺材料的特殊性,生活陶艺必须在作品“初成型”的基础上经过火的洗礼才能确定其最终形态,为人所用。而烧造过程中人与物的隔离,大大减弱了陶藝家对作品成形的操控,泥釉在这期间所产生的种种物理化学反应使作品形态较烧制之前发生较大变化,甚至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偶然效果”,生活陶艺的形式语言也因为火的介入流露出于其他艺术形式不一样的技术美与自然美。

综上所述,现代生活陶艺的创作不仅仅是一个累积获得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以新方式在以往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在现代生活陶艺的创作活动中不应只满足于功能结构的实现以及固有形式的传袭,而是要能够站在更高位置,全面深入地了解传统陶瓷以及早期现代陶艺作品的环境背景,明确其中各种制约条件间的矛盾,认识作者为何采用所选题材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素材建构新的作品,学习作者处理各素材间关系的技巧、方式、方法、思想,从而真正理解作者的创造活动,看到这一活动后的社会历史必然性,真正体会到同时代创作群体对世界、对自身的理解,完成创造活动中的系统研究:以形式与功能需要为基础(功能形式)——认识外部环境(环境)——获取时代精神。与此同时,我们汲取已有作品中的文化思想、审美观念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手段,结合当前的条件、环境、问题,通过明确外部需求与限定,建构新的作品形式,从而形成新的语言、新的思想、新的形式,完成“审美文化精神”——“环境”——“功能形式”的创造活动,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早期现代陶艺家艺术精神的同时创造新的思想意味,完成对以往精神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参考文献

[1]潘鲁生.《民艺学概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4月.

[2]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猜你喜欢
陶艺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