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话剧,试图将孔子从“圣人”还原成“有情有欲,有血有肉的人”,却成为“倒孔”与“尊孔”两派交锋的舞台,进而搅动中国上下。
1929年6月8日晚,山东省曲阜第二师范学院礼堂灯火通明。此时,正在上演由学生剧团自己排演的新编历史剧《子见南子》。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在校内公演的历史剧,居然会在一个月后成为全国舆论争论的焦点,并将鲁迅、林语堂、孔祥熙等文化界、政界名人,拉入到这场争论之中。
《子见南子》的剧本,最初是由“语丝派”重要人物林语堂于1928年创作,发表在由鲁迅和郁达夫合编的《奔流》月刊1卷6期上。
剧本的主要情节是讲,圣人孔子周游到卫国,而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要创办“男女同学”的“六艺研究社”,并请孔子“领导指教”。剧中的南子年轻美丽,潇洒大方,思想新潮,举止风流。相比之下,孔子则显得呆头呆脑,古板正经,言必称尧舜,坚持周公之礼,主张“男女有别”,试图“兴乐复礼”。
戏剧在结尾处达到高潮:孔子被南子感化,和学生子路一起看着南子且歌且舞,并赞叹:“这才是真正的诗,真正的礼,真正的乐。”
林语堂在剧本中,本来并没有丑化孔子的想法,只是将孔子从一个“圣人”还原成“一个有情有欲,有血有肉的人”。在剧中,林语堂不过是借孔子开开玩笑,从“幽默方面看去,才能达到对孔子性格美点的真正领略”。
但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预料。
林语堂的剧本发表后,立刻引发极大反响。
经历过“新文化”、“五四”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们,发现了这部构思精巧、语言幽默的作品,大喜过望,纷纷组织排练上演,用作“反孔”宣传。其中,位于山东曲阜的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院由于地处特殊,更是受人关注。
曲阜,是孔子老家,孔氏族人世居于此。“曲阜二师”位于孔府东侧,本是由清末孔氏后人创办的“曲阜四氏师范学院”改建而来,历任校长也大多为孔氏族人担任,“尊孔”、“崇古”的风气更是比全国其他学校更加浓厚。
1920年,新任校长范炳宸到任。范炳宸原本为清末留日学生,深受蔡元培“兼容并包”教育理念的影响,他的到来使学校风气为之一变。
《子见南子》话剧上演时,“曲阜二师”校长为宋还吾。宋还吾毕业于北京大学,深受“新文化”思想熏陶,1928年,宋到任后,多聘任新派教员,并主张学生应多关心政治。
6月8日的演出,是在“曲阜二师”学生会的主持下举办的。为了追求逼真,学生会特地向孔府借用了器具道具,并送票给孔府。为扩大影响,学生们还在大街小巷张贴海报。
演出当晚,观者如潮。“二师”礼堂水泄不通,台下观看演出的不仅仅是本校学生,还有不少曲阜乡里父老。
戏剧高潮处,扮演孔子者一个个滑稽举动惹得观众哄堂大笑,而台下受邀观剧的孔府族人则怒不可遏,演出未完,即拂袖而去。
演出结束不久,一封由孔氏族长孔傅堉牵头撰写的呈文,就抵达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呈文称演出丑化圣人,并提出“速将该校校长宋还吾查办,昭示大众。”
数千年来,孔府在山东一直无比尊崇。即便是受到“新文化”、“五四”思潮的冲击,孔府在山东的地位也依然稳固。尤其在张宗昌主政期间,提倡修孔庙、祭孔,教《四书》,直到1928年离开。
孔府族人之所以选择越级上告,也与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的何思源有莫大关系。张宗昌离开山东后,继任的韩复榘任命何思源为教育厅长。何到任后,聘任了不少深受“新文化”和“五四”思潮影响的教育界人士,在各级学校任职,宋还吾就是其中之一,宋还是何思源的北大校友。
与山东“倒孔”人士逐步占据主流地位不同,在南京国民政府当中,形势则要复杂得多:曾经参与或受到“新文化”影响的官员多赞成“倒孔”,而和传统教育联系密切的官员则多赞成“尊孔”,这也导致政府政策常在左右摇摆之中。1928年,国民政府大学院曾明令学校禁止祀孔,并颁布教育方针,以“三民主义”替代“读经、尚武、尊孔孟”。但也在同一年,蒋介石在参拜孔庙时,又称孔子是“千秋仁义之师,万世人伦之表”。
在此大背景之下。一所“地方院校”内部的一场演出引发的“先祖名誉”的争论,就逐步变成“尊孔”、“倒孔”两派借题发挥的道具,并最终完全超出了争端当事人的控制范围。
孔氏族人的告状信先是到了教育部部长蒋梦麟手中。
蒋梦麟是蔡元培的学生,也曾做过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在他看来,一场学生排演的话剧并不值得如此小题大做,并以此回复孔氏。
但很快,孔氏族人找到了时任国民政府工商部部长,同是孔氏后裔的孔祥熙。孔祥熙则将这件事转呈给了蒋介石。在蒋介石的批复下,教育部于6月16日下发“训令第八五五号”,要求山东省教育厅对此事进行调查。
蒋梦麟于是派参事朱葆勤会同何思源一起办理此案。调查结束后,何思源向蒋梦麟做了汇报,称《子见南子》一剧“并非该校自撰”,完全根据林语堂所编成剧本,“至扮演孔子脚色,衣冠端正,确非丑末。”同时还表示“又查学生演剧之时,该校校长宋还吾正因公在省”,对此事没有任何责任。
宋还吾也自己上书教育部进行辩解,称“本校所以排演此剧者,在使观众明了礼教与艺术之冲突。”并称孔氏族人的告状信“真是信口胡云”。
“二师”学生会甚至向全国发出通电,认为“惟对于孔氏族人所呈控敝校校长各节,认为绝无意义。断难成立罪名,公论其在,不可淹没”。并且表示“敝会同人在此时期绝不向封建势力低首降伏。”
孔氏族人和“曲阜二师”之间的纠葛,新闻界很快进行了大规模报道。敏感的大众传媒显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孔氏族人和“曲阜二师”之间有关名誉问题的争论,而是涉及到如何评价孔子,以及孔子新的历史地位的大问题。
7月8日,国内最著名的新闻媒体《大公报》以“丑扮孔子引起风波”为题,连续刊发文章,对事情的进展进行报道。其它如《民国日报》、《新闻报》、《华北日报》也纷纷跟进。
接受新文化理念的大众媒体,大多对孔氏族人提出批评,仅《民国日报》就连续刊发《关于“子见南子”———连死人也骂不得》、《因“子见南子”想到孔子学说在今日之地位》等文章予以抨击。
上海报纸《金刚钻》甚至发表文章称,孔氏之所以要引发诉讼,不过是想借机排挤“曲阜二师”。
在全国舆论一边倒的情势下,蒋梦麟等新派势力,也借机认可山东省教育厅的报告,认为孔氏族人控告二师学生演“子见南子”一案,查无实据。“二师师生,尚无侮辱孔子事情,自应免予置议。”
教育部本想就此了事,孰料风波又起。
孔氏族人又递交呈文,认为教育部前去调查的参事朱葆勤“偏袒一方,查复不实”。而孔祥熙等人,也借此对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提出弹劾。“倒孔”和“保孔”两方人马又起争论。
迫于孔祥熙等人的压力,山东省教育厅不得不下令,将宋还吾“只得调厅,另有任用”,并将主持排演此幕话剧的学生会会长王宗佩、刘子衡等开除学籍。
这显然是两派平衡妥协的结果——孔氏族人的要求部分得到满足,但校长宋还吾并未被查办,只是调离原职而已。
这样的处理结果,虽非以信奉新文化思想为主的教育部官员的初衷,但在国民政府内部“尊孔”潮复起的情势下,没有酿成更严重的后果,已属不易。
但在思想更加激进的“倒孔”派看来,这种结果无疑意味着失败。鲁迅对此极为不满,他随后撰写了《关于〈子见南子〉》一文,不但详细记录了整个事情的全过程,还提到“只得调厅,另有任用,其实就是‘撤差也矣。这所谓‘息事宁人之举,也还是‘强宗大姓的完全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