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设计教材的“跨越化”编撰出版

2015-05-30 00:37吕淑婧韩玲
出版广角 2015年1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材

吕淑婧 韩玲

【摘要】“跨越化”的教材出版是指根据现有教学的方式和出版教材模式,提出的一种“跨学科”“跨课程”“跨教学”的教材编撰出版模式。笔者认为,这样的编撰出版模式既顺应了数字化教学的潮流,还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困难。

【关键词】跨越化;教材;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吕淑婧,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韩玲,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开始对高校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改革,组织了全国几百所院校的知名专家进行面向21世纪的教材编写,高校不再统一设置学科教学大纲和使用统一的学科教材,而是由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教材。1999年以后,高校扩招政策开始实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与之相呼应,高校教材出版也进入了繁荣兴盛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许多院校相继设立美术和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高等艺术教育快速发展。这为艺术设计教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十二五”规划教材是高等艺术教育教材的新起点。越来越多的“90后”对艺术课程学习的理解有不一样的感受,笔者认为未来的艺术设计教材应实现“跨学科”“跨课程”“跨教学”等多个方面的“跨越化”编撰出版模式。

一、艺术设计教材市场现状

2006年前,我国高校教材采取统一书目征订—学校代购—出版社发货的传统单一方式;2006年后,我国许多高校纷纷放开了对教材供应的管制,学校的教材订购基本是任课教师选择教材后,院系报学校教材科汇总,学校教材科再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除了上游出版社,一些经销商也纷纷加入了大学教材市场的争夺中,一些原本出现在教辅市场的低折扣、“山寨化”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大学教材市场。有的出版机构为了短期利益,不顾教材质量去拼折扣,或者把主要心思放在了有一定数量保证,但内容粗糙的教材上等。这些恶性竞争让高校教材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艺术设计教材同样面临这样的境遇。笔者探析了当下的艺术设计教材,认为高校艺术设计教材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材重复现象尤为严重。由于高校扩招规模不断扩大,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人数不断增长。这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也造成艺术设计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同质化、教学体系雷同化的局面,丧失了应有的教学特色。这导致许多出版社为了争夺艺术设计市场,重复出版学科教材现象凸显。教材市场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这些教材大多数是对传统教材的“照搬”和“重新排版”,缺乏教育理念和设计理念上的创新,而设计理念的落后无法从思想上给予学生真正的成长和提高。

第二,学科教学体系的不完善。目前,不少高校教材在体例结构上的随意性相当突出。一些高校教材既不重视某一专业课程的“职能”分工,也不重视某门课程自身体系的科学性。这往往造成同一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内容重叠,或因其教材理论体系不完整而出现内容“空当”。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性学科,其重点在于有效训练学生设计应用的创作能力。传统艺术设计教材局限于学生各自的细分专业,而缺乏“大专业”意识。

第三,自编教材难以管理。由于教育部没有统一的高等教育教材管理标准,很多出版社采用“联合出书”“重复编写”等方式,造成教材重复出版严重。出版社为了争夺高校市场的资源,给高校老师提供大量亲自编写教材的机会。例如,一些艺术设计教材高校使用的教材就是学科老师自行编写出版。这种自编教材可以让更多的学科带头人充任主编角色,也可以给更多的教师评职称时增加砝码。当下,自编教材已经给教材的规范化和质量带来严重挑战。

二、结合教学需要出版“跨越化”教材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集艺术学、设计学、美学和哲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其本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艺术设计教材实现跨越化的可能性。实现艺术设计教材的学科跨越既是时代和市场发展的要求,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要求。艺术设计教材需要实现创新的“跨越化”出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操作:

第一,实现艺术设计教材的“跨学科”出版。例如,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图形创意》,编者就将 “图形创意”贯穿到整个设计的边缘学科体系中,帮助学生体验设计本身的综合化、边缘化。比如,在图形创意中,应考虑艺术层面的形式、造型等,美学层面上的视觉审美等,行为学上的图形行为导向等,心理学上的多种需求、通感等,市场学上的功用、适用性等内容。在具体的编撰过程中,编者将艺术设计中的“图形创意”与艺术学、符号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内容相整合并融会贯通,形成一个知识链。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参照这样的思想,将有关的内容结合起来讲授,再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深入讨论、演练以及评价等教学环节。

第二,实现艺术设计教材的“跨课程”出版。传统设计教育的课程设计突出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文化课等概念,强调了课程区别,但却忽略了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造成不少设计专业学生忽视文化课、理论课的情况。新一代的大学生不受传统束缚且易于接受新事物,具备了实现课程内容多元化的思想基础。因而,艺术设计教材的编撰,应打破传统的理论课、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界限,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将不同性质的课程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综合能力。例如,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十二五”规划教材《黑白装饰画》,编者主要通过黑白画主题创意、图像分类、材料媒介拓展与技法等关键章节,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细致分析了黑白装饰画创作的全过程。本书紧扣黑白装饰画创意与技法,适合装饰类艺术专业教学,对其他艺术专业与相关从业人员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把知识体系连贯起来,让他们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内在关联性以及每门课程内容的价值所在,从而有目标、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和训练。

第三,实现艺术设计教材的“跨教学”出版。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大学教学方法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信息传输的载体包括语言、各种音响系统和语声处理设备、光投影设备、电视系统以及计算机系统等。所以,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强调教与学的互动是现代教学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追求自主精神的体现。例如,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图形创意》,其除了课程本身的核心内容,编者还精心设计了“经典聚焦”“学生秀场”“实战基地”“加油站”这几个板块。其中,“学生秀场”这一板块是让学生和丰富的学生作品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以主人翁角色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树立专业信心,也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在练习、讨论、互评和碰撞的过程中,实现了教与学的跨越。对学生学习而言,这种方式往往比单纯的教师讲授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跨越化”的教材出版前景

现今的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已经和以前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区别,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教材作为反映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数字化趋势带动的教学、学习模式的转变下,“跨越化”的教材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如何将“跨越化”的教材推向教学的一线呢?

第一,结合数字化教学产品。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传统的教材依然是教学中的主导工具。在未来的教学中,数字化的课件对传统教材是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很多出版社已经开始尝试数字教材的品牌化和个性化的开发。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发的《公共艺术》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就和《公共艺术》图书相呼应。《公共艺术》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材、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等。目前,该资源已经初步将基础模块内容按照课时安排配套相关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课件收集采取创新模式,将数字信息课件比赛与课件征集整理有机结合,以活动带动数字资源建设。笔者认为数字化产品的不断完善对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制教学目标。定制出版在英美国家被视作成长很快的“第八种媒介”。它涉及广告、公关、市场营销、数字、个人出版、媒介策略和教育等诸多领域。定制出版不仅体现了出版在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中的全新属性,而且也是媒介融合趋势的典型代表。根据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营销总监成功地将定制出版与其他营销措施整合起来。“跨越化”的教材是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而编写的教学范本,这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由于各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科教学水平不一,高校可以通过与出版社合作,让优质的教材编写专家定制出版符合本校学生的“跨越化”教材。这种定制教材出版的方式是艺术设计学科教材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李媛,魏芳. 现代期刊版式设计的艺术美学思考[J].出版广角,2014(5).

[2]王鹤,张兵,赵世勇. 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创新及其应用[J]. 理论与现代化,2013(3).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Nirvana涅槃》
《星.云.海》
《花月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