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兰·德波顿学旅行

2015-05-30 22:58邓安庆
书城 2015年12期
关键词:波顿阿兰视觉艺术

邓安庆

近年来随着阿兰·德波顿的系列作品引进中国,这位英国作家越来越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一九六九年,阿兰·德波顿出生于瑞士的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住英国伦敦。他的作品有小说《爱情笔记》《爱上浪漫》《亲吻与诉说》,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身份的焦虑》等,但我们一般把他习惯地定位为随笔作家。

在中国,说起随笔作家,我们会想起林语堂、董桥这些人,而阿兰·德波顿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随笔作家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用一种个人化的调子来写,使读者读起来就像跟朋友娓娓谈心。”这是对作者而言,那么对读者来说,阅读随笔的心理该是怎样的呢?阿兰·德波顿认为应该是这本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却从来没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我们身上那些更加隐秘的侧面——诸如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恼怒、我们的罪恶感——有时候竟然在某一书页上跟我们撞个正着,一种自我认同感于是油然而生,从而产生“何等幸运,得遇此君”的感慨——可以说,读《旅行的艺术》一书,我的确由衷生发此等感慨。作者自述,很好地说出了我读此書的感受。

《旅行的艺术》,由题目便知是围绕“旅行”而展开的随笔集。它从旅行的期望和旅行的现实的关系、旅行前后的眼睛、想象与旅行、旅行的意义、旅行的不幸、旅行中的刻板印象等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娓娓道来,其生动优美的文笔、机智幽默的观点,一路读下来受益匪浅。旅行,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在繁忙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之中,人都会突然有一种“哎呀,受够了,我想去旅行”的逃逸冲动。越是烦闷越是疲惫,那种想去旅行的欲望就越强烈。此时,我们可能仅仅因为瞥见一张摄影照片,一段别人转发的旅游日志,或者是一段风景宣传片,便会勾起我们立马就要旅行的热切期盼。阿兰·德波顿认为:“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不论是多么的不清晰,旅行仍能表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

请好假,打好包,订好机票,做好攻略,我们要开始旅行了。在欢呼雀跃之时,作者开始向我们泼冷水,他提醒我们要注意旅行的期望和旅行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只有承认实地的旅行和期待中的旅行之间的基本“差异”,这样才会更接近真实,也更有益。毕竟勾引起我们旅行的那些诱因,比如说图片、文字、视频,都是从日常琐碎的细节中提炼出来的。而珍宝都混杂在一大堆乏味的日常影像中。当你真正置身于你旅行的目的地时,你会发现自己并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那些景色,就算是看到了,感觉也会大打折扣,远远不如之前看别人的那些图片、视频之类的来得好看。大量无关的琐碎的细节,都涌到眼前,磨损自己旅行的激情。为什么我们很难看到我们想来此一睹的东西呢?

作者认为我们看到那些关于旅行地的作品都是艺术描述,带有极强的简括性,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承受那些为艺术所忽略的环节:“在艺术作品和期待中找寻有价值的因素远比从现实生活中找寻来得容易。期待和艺术的想象省略、压缩,甚至切割掉生活中无聊的时段,把我们的注意力直接导向生活中的精彩时分而无须润饰或造假,结果是,它们所展现的生活气韵生动、井然有序。这种气韵和秩序是我们纷扰错乱的现实生活所不能呈现的。我们专注于一个地方的图片和文字描述时,往往容易忘记自我……并没有想到眼睛其实是和身体,以及在旅行中相伴相随的我们的心智密不可分的;而且在很多情形下,由于它们的在场,我们眼之所见便部分甚至全部地失去了意义。”

这是去远方的旅行,如果实在不愿意如此费心费力,那该如何旅行呢?毕竟我们旅行去外地得来的教训是:我们所想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黯淡,因为我们焦虑将来而不能关注现在,而且我们对美的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理欲求。此时,作者提到另外一个解决方案:身居斗室,云游四方——在房间里来次旅行吧!这种旅行靠的是想象,而想象能使我们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远比其本身丰富多彩。作者举了梅伊斯特的例子,这个人在自己的房间进行了一场颇有意思的“旅行”,他细细地参观了自己房间每一个角落,并有好些新奇的发现。这种旅行,需要我们打破过去习惯僵硬的壳子。过去,我们刚进入一个新的地方的时候,我们的敏感性会引领我们注意到很多东西,等到确认这个地方对我们而言有何功能之后,我们注意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那现在,我们要把我们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尝试分离周围的环境和以往为这些地方所设定的用途,强迫自己遵循一种特殊的精神命令:环顾我的四周,仿佛我从前从未来过这里。慢慢地,我的旅行开始有了收获。可以说,这种旅行对于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那么,旅行究竟有什么意义,才驱动我们乐此不疲地去做呢?作者给出了他的答案:“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也往往产生于陌生的所在。在流动景观的刺激下,那些原本容易停顿的内心求索可以不断深进。”这是一种偏向“内心化”的旅行:需求意义,反观自我,旅行是用来滋养自身的。如果是独自旅行的话,反观自我更容易进行,毕竟“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周围人们的影响,我们调和自己的求知欲去满足别人的期待。他们或许已认定我们是怎样的人,因为我们不得不有意识地隐藏自己身上的某些东西。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

在我看来,上文提到关于旅行的意义,还是偏向“文艺青年”式的。毕竟,大多数人去旅行,并不是为了寻找意义的,他们就是为了放松。这一类旅行,在作者看来,存在诸多“不幸”。我们会看到,很多的人旅行,纯粹是赶点儿,来到一处风景名胜,拍个照,证明自己“到此一游”就够了。作者叹息道:“然而不幸的是,多数的景观不会让游客产生质疑,他们也因此失去了他们应得的刺激和情趣。这些景物往往平淡无奇,不给人任何联想,即便偶尔给人联想,这种联想也只是错误的联想。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正如缺乏一条链子将珠子串成项链一样,我们所接纳的新讯息会变得毫无价值,并且散乱无章。”对比现实中我们亲身经历的事实,作者的话的确是一语中的。

另外作者着重提到还有一点就是“刻板印象”:“在接触一地风景时,我们的感觉会迅速涌出……似乎对一个地方的感觉已经被这些地方的气质或是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所决定。因此,当我们力图改变对于这些美丽风景的感觉时,会觉得很无助,像是力图改变自己对已经觉得味美的冰淇淋的感觉一样。”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我们只是看到我们已经“看到”的,旅行中那种发现的乐趣荡然无存。自我的感受已经被“刻板印象”替代,无法再深入其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妙处,想想真是可惜。

那么我们该怎么避免这些“不幸”发生呢?该如何提升我们欣赏风景的能力呢?作者给我们提供的“药方”是:艺术。由此,本书第二个关键词“艺术”,就成了本书后半部分论说的重点。在艺术这个领域里,视觉艺术最能提升我们欣赏风景的能力。作者认为视觉艺术能将使平常隐没在众多素材中的要素凸显出来,同时使其稳定下来,一旦我们熟悉了这些要素,视觉艺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推动我们在周遭的世界中发现这些要素,如果我们已经发现它们了,它将使我们更有信心,让这些要素在生命中发酵。我们就像这样一个人,有一个词语在他耳边已经被提及多次,但是只有他体会到这个词语的含义时,他才开始倾听到它。他专门提到了凡·高这位伟大的画家,作者带我们去普罗旺斯看凡·高的创作,看在一个艺术天才的眼中,柏树这样普通的树是如何绽放出艺术的光芒来。用凡·高的眼睛来看世界,他会让我们明白:“艺术不可能完全凭借自身力量创造热情,也不可能是从凡人所缺乏的情感中产生,它只是推波助澜,诱发出更深刻的感受,使我们不至于因匆忙和随意而变得麻木。”

的确,绘画这种视觉艺术,可以教我们去观察,不是走马观花地看,而是关注。在用我们的手再创造眼前景物的过程中,我们似乎自然而然地从一个以松散的方式观察美的位置转向了另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我们可以获得对美的组成部分的深刻理解,继而获得关于美的更深刻的记忆。对一片景色真正的拥有,实质是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注意到各种元素并且了解它们的结构。美在记忆中存留多久要依赖于我们领悟它的用心的程度。作者举一个例子,他建议我们可以选择一条我们平日经常走过的街道,尝试用绘画的角度来看,比如那些店铺和走动的人群,都有什么我们平时忽略的地方;比如路边那棵树,可以去看看它的枝干和叶片是如何构成一种图案的。这种训练,会让旅行中的人充分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感。

整本书读下来,有一种知识上的愉悦感,既轻盈又充实。最后,不得不提到作者的文笔,阅读时我常常被他生动准确却优美简洁的文字所倾倒,的确称得上是“才子”风范。我觉得旅行时带上一本《旅行的艺术》,会是一种非常美妙的选擇。

猜你喜欢
波顿阿兰视觉艺术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原始的塑造——多米尼克·阿兰作品欣赏
波顿历险记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Sixteen Years’Promise
电视综艺节目宣传中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考
唯美歌姬阿兰全新单曲《兰之乐光Lan of music light》正式首发
蒂姆·波顿:怪物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