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文本教学 习得语言形式提高读写能力

2015-05-30 10:48陈振灯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文体形式文本

陈振灯

【摘 要】 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势必要让学生习得语言表达形式,立足于文本教学,让学生领略不同文体的文本表情达意的形式,内化语言,实现写的“美丽转身”,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关 键 词】 文本阅读;文体特征;语言形式;读写

随着 “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提出,小学生自主的意识强了,学习语文的空间宽了,文本的阅读量增加了,阅读的介质多了,诸如此类,细心的老师们却发现: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也没有长足的进步,依然存在怕作文,懒于表达,甚至语言贫乏,内容“假、大、空”的现象,原因多多,究其主要有:

1. 来自学生方面:①读文零散,肢解文意;②预习无序,肤浅了事;③质疑无价值;④互助合作学习氛围没能形成一个体系;⑤搜集资料意识未跟上。

2. 来自文本供给:教材本身“营养不良”,忽视对学生言语表达的方法供给,年级之间的要求笼统,训练点不突出及其衔接不紧,再加上习作教学无序列的教学模式。

3. 来自于教师自身:①自身的语文修养、人文修养和专业修养都有待于提高;②对文本的语言形式的探得不够深入,仅依托教参教科书而行;③教法尚待成熟。

4. 来自于长时期以来的恶性积淀:①写作套路性太强,没有亲历实践与感触,不能从“心”出发,道出行文真谛。②言语的表达不能抒情达意,往往想写而力不从心,没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从而导致表达欠佳,思维混乱,影响文章整体效果。③多以教师费尽口舌后而作文,依赖性较强,一旦失去教师的指导,学生无所适从;④写作后,老师代为精批细改,学生拿到手后却熟视无睹,甚至不解其意,造成学生自我批改习作的习惯与能力不济。⑤课堂教学多数重阅读而轻表达,重内容而轻形式,重练习而轻练笔的长期存在。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有必要,也理应立足于文本教学,让不同文体的文本,其表情达意的形式让学生习得,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一、读懂文本内容,感受语言形式

1. 抓文本线索。一般情况下,在文本的表达中,多有一定的线索可寻,其实也是作者行文的心路,能寻得其中的“线”,文本的阅读就找到了一把金钥匙。

2. 掐文本要点。有道是“打蛇须七寸”,读文也应掐要点。在小学教科书中,多数文章就有这样的“七寸”,它或是中心句或过渡句或反复句,如若没有这些,或许也有它辐射全文很强的语句,若能寻找到文本的这一要点,则能支起整个文本,对提高课堂效率、加深文本感悟起到统揽全局、掷地有声的作用。

二、深入文本内核,领悟语言形式

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而非“说什么、写什么”。李海林在他的《言语教学论》里说语言形式是言语形式的因素之一,是和语言内容结合在一起,与语境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可见语言形式存在于内容和语境中,它是隐性的,只能“有心人得之”。因此,对语言形式的领悟,就需要一个策略、方法来支撑,揭示语言形式的秘妙。

1. 从文本的矛盾处悟得。孙绍振教授认为:文本的阅读与欣赏要从研究矛盾入手,要运用联系的观点,进行“微观矛盾分析”。把原生状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矛盾,有了矛盾就可以分析作品、读解文本了。

2. 从文本的奇异处悟得。有些文本的语言表述,有别于正常表达。尽量地让学生有足够的语言感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有意识地习得语言表达方法。如《慈母情深》“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口罩上方,一双疲倦眼神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三个“我的母亲”不是置前,而是在对母亲的描写之后,这一奇异的语言现象是少有的,从语法知识来讲有些不对路,但正因为这样表达,才真切地表达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怜惜与爱意,使母亲的劳碌、疲惫,和对我的出现充满惊奇与怜爱表达得凄婉动人。

3. 联系作者心境及时代背景悟得。刘卫锋老师在《文本细读方法散论》中提到:“任何文本都是情境的产物,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不容忽视,乃至作者为文的处境都会成为解读文本的通道。因此,情境还原就有两个角度:一是还原作者的心境、态度;一是还原写作的背景。这样可以使阅读的体验更加丰富,从而实现有效细读。”针对一些题材远离孩子生活实际、年代久远,还有较为少见的文体(如五年级下册的剧本),孩子学习起来较为费劲,这得联系作者为文的心境及时代背景来帮助悟得。

三、把握文体特征,发展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专家潘新和教授特别指出:“在读写活动中,文体感、语境感、语感,这三感缺一不可,读写练习,就该着眼于三感能力的提高。”充分运用现役教科书,关注不同文体特点,探寻文本的语言形式,加强读写,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1. 遵从文体,突破迁移难点。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活动,如果遵从文体特点,就能“遵路识斯真”,反之,茫然失道,误入歧途。如诗是情感的文字。教学中尤其注重诗意的把握与品味,以实现情感内化,完成写的目标,应该有别于其它文体的阅读教学。曾听过《听听,秋的声音》,前两二节诗的教学:

师:读完这两节诗,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是比喻,不,是拟人,它用了抖抖手臂,振动翅膀。

生:还用动词。

生:声音具体地描写了出来,唰唰、蠷蠷。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看见了黄叶落下。

师:这是想象。

师:请仿写:稻海翻起( ),“( )”,是它们欢快的( )。

生: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啊)”,是它们欢快的(玩耍,好开心呀!)。

“看见了黄叶落下”,让我印象很深。为什么孩子会有如此贫乏、苍白与肤浅的语言表达呢?细想之,不是学生的错,而是教师漠视了诗情与诗意,忽视了正确的引导与品味,而一味地追求写这一终极目标,一相情愿地认为孩子已掌握。既是读写结合,我们是否反观自己对教材的读写点有个正确而富足的解读呢?采用什么途径与策略让学生习得诗中隐含着的言语表达精髓呢?如果这样反思,是否更有利于突破难点,让写的练习更为精准呢?

不妨可以这样思考:①抓住标点读诗,体验诗境。“听听,”这个逗号,是非常有意味的,它可以断行,它可以让你沉醉,不妨多创设情境多读,多意会。②这两节诗,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唰唰、蠷蠷)它们分别属于什么事物的声音?(落叶、蟋蟀)自然界中,还有哪些这样又符合这一季节的声音?这种词叫拟声词,用上去是不是很形象?很美妙?③“唰唰”在作者眼里是话音而不是话语,而“蠷蠷”在作者眼里成了歌韵,而不是歌曲,你能说说自己读诗的理解吗?(声音较轻细,充满诗情画意,轻盈袅娜……)④如果把“和黄叶告别”改为“看见黄叶落下”会怎样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很亲切,很温馨,很温情,这种方法用拟人的方法来联想表达很美,这就是诗。⑤练习表达,注意想象。⑥反馈讲评。

2. 正视文体,感受词汇温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3)》对文体的提及选文提出“教科书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的要求,正视文体特征教学,是匆庸置疑了。然而,对于一些课文的文体性与平时接触的不一样,感觉并不是很明显。如教学《赵州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段,可以领着孩子一起去体会词汇的温度。“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各自回首”这些词组不但形象地表达所有的龙“就像活了一样”这种人格化的写法,还传递着让我们不尽揣摩蕴含作者这样表达的情感——它们相互缠绕着,彼此卿卿我我,不分你我;它们相互抵着,似乎要与对方一较高低或相互问候;各自回首好像它们看到了令它们兴致的事物……这种融想象、排比、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不一定要让学生领会,但如果明白了这些,让学生模仿表达,一定可以事半功倍,教学起来更为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 谈美书简[M]. 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

[2] 刘卫锋. 文本细读方法散论[J]. 小学语文教师,2008(3).

[3] 曾扬明. 文本解读要从微观中“矛盾分析”[J]. 小学语文教学,2010(6).

[4] 王中敏. 语文教学增强文体意识漫议[J]. 新教师,2013(6).

[5] 薛法根. 教学活动的设计——有效阅读教学谈[J]. 小学语文教师,2008(9).

猜你喜欢
文体形式文本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小议过去进行时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