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广播“百名记者在基层”十年实践之成果

2015-05-30 10:48:04高晓虹
中国广播 2015年12期

高晓虹

【摘  要】天津广播电视台“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经历了十年的辉煌发展期。本文集中总结了天津广播基层报道实践的五方面成果:一是声势大、站位高,铸造了合格的新闻队伍;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承与发扬;三是以宏观主题报道为载体,体现地方主流媒体的深度与视野;四是以微观民生为支撑,小视角展现大主题;五是转变传播观念,引导基层舆论。时至今日,天津广播从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到经营管理等都处于中国广播的第一梯队,这样的地位已经充分证明了天津广播“走基层”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天津广播   基层报道   立体网络   微观民生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C

2006年,天津广播积极响应中宣部、中国记协的号召,结合自身实际,组织了“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成为“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创新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基层”二字做文章,让记者深入到百姓中间,了解百姓真正的生活,为他们创造磨练思想、洗礼心灵的机会。可以说,“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经历了十年的辉煌发展期。时至今日,天津广播从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到经营管理等都处于中国广播的第一梯队,这样的地位已经充分证明了天津广播的综合实力,也展现了天津广播人的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笔者把“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声势大、站位高,铸造了合格的新闻队伍

天津广播“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中从一开始就定位明晰,在各个频率设立了相关节目、栏目,将一系列来自基层的报道贯穿其中。通过宏观解读和微观分析、地区发展与个性变化的互现、固定栏目与专栏系列的相互搭配、专家学者与普通百姓的观点呈现,打造出基层报道的立体网络,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另一方面,天津广播派出了多路采访团队分赴基层,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采访报道活动。这也是地方主流媒体记者直接面向基层干部群众的集中亮相。采访团队走村串户、跋山涉水,深入到田间、工地、村镇院落、校园街道,倾听群众的声音,采集鲜活的素材,捕捉最感人的画面,记录最生动的话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支队伍中,既有领导,也有新兵。大家在采访中不分职位高低,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深入采访的作风,为自己,也为单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展示了新时期天津新闻队伍的面貌和风采。同时,在基层报道的历练中,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天津广播电视台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承与发扬

天津广播电视台紧紧围绕“基层”二字做文章,让记者们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百姓中间,了解百姓真正的生活。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过程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识中国国情,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天津广播的做法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反响,也为全国新闻媒体树立了榜样。

三、以宏观主题报道为载体,体现地方主流媒体的深度与视野

一个名牌节目的红火时间不过三五年,尤其是今天这样一个多媒介并存、节目样式日新月异的年代,很多节目都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天津广播的“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整整坚持了十年,而且越来越受到听众的喜爱,甚至成为当代天津的一面镜子,融入到当地百姓的生活当中。

十年间,天津广播通过五大系列活动,全面报道了当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立意深远,主题宏大。报道不仅聚焦各个领域如何实现发展目标,也在努力将党和政府的长远规划及具体举措,与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联系起来。天津广播的基层报道理念,是以民间发现为传播载体,通过关注普通百姓的十年故事,把个人对事业的执著、对生活的热情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大概念中,把变化融入到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中。同时也搭建了上下交流的沟通平台,疏通人民内部的多元舆论,彰显地方主流媒体的眼界与担当。

四、以微观民生为支撑,小视角展现大主题

“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期间,恰逢我国“十二五”开局发展之年,五年规划的核心从追求国强到追求民富。如何在“走转改”中发现战略思路与民生现实的切合点,反映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也成为“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的内容特点。编辑记者们尝试用鲜活的人物和身边的故事为抓手,始终围绕群众关切的主题,从小视角入手展现大主题。田间地头普通百姓可以从广播中听到自己的名字,明显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走出了以往主题宣传大而硬的老套路。这些基层报道巧妙运用“小与软”,赋予了报道生命,使得其人、其事、其变化生动感人,增强了传播的有效性。

五、转变传播观念,引导基层舆论

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媒体舆论场、新媒体舆论场、口头传播舆论场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舆论信息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网络舆论的社会动员力越来越强大,因此,主流声音的舆论引导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回顾天津广播电视台“百名记者在基层”十年活动中,无论观念还是技术,都是升级换代最为快速的十年,也是新闻报道不断推陈出新的十年。如今的天津广播已经形成了以老牌新闻节目为龙头,新内容、新样态百花齐放、各有特色的新局面。

此外,在对创新的认识和实践上,不仅要保持思想的敏锐度、开放度,通过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来完成信息传播的流程再造与观念转型,还要坚持原则、审时度势,围绕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找准思想共鸣点,化解矛盾冲突,抢占舆论的制高点。

在信息流通无所不在、舆论格局愈发多元的今天,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立足“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如何在新媒体的语境下,拿出新思路、找出新办法、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主题和样态布局,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品格发扬光大,这是学界、业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本文编辑: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