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圭一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大雨、台风、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很多,国民对此的关注度也非常高。灾害报道对NHK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NHK灾害报道的宗旨是用信息救助生命,努力保障日本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3年NHK做过一轮调查,“在灾害发生的时候你怎么样来获得信息?”70%以上的人回答说:通过电视,通过广播。日本的广播作为灾害发生时候的警报员是非常值得信赖的。针对国民的期待,NHK将灾害报道作为经营计划的一个首要部分,对国民的生命和财产进行保护,并把这个诺言付诸实施。
对于灾害的具体报道,最重要的是得到正确的情报再迅速传达,尽可能快地早一点发布警报,促使人们避难,减少伤害,关键的时候要和防灾机关之间情报共享。日本负责灾害情报的部门叫气象厅,属于政府官厅之一。气象厅在日本全国,对包括台风、大雨、地震、火山等的变化数据进行观测,发生一些异变的时候对它进行实时观察。特别是对于地震来说,在日本国内,国家防灾机关在各地设置的地震测试仪大概有4000座左右。这些观测数据全都用网络来连接,气象厅负责实时监测。NHK对通过联网从气象厅得来的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再实时广播出去。借助网络传播的叫做EEW紧急地震速报,2007年开始使用,这是日本自己独特的一个警报系统,它将地震分成两个波,一个叫P波,一个叫S波。P波是一个很小的晃动,很早就能传递过来;S波是一个很大的震动、晃动,传播过来的时间比较晚。气象厅首先对P波进行分析,对地震的规模和震度进行预测,在发生大的摇动的时候,在S波到来之前发出警报。气象厅发出紧急地震速报时,NHK包括电视广播的全部频道都能够全自动地进行处置。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时,正在直播国会开会的电视画面中也临时插入播报了此地震速报消息。
日本的地震监测系统能够监测到震源地点和有强烈震动的场所。电视画面能表现出包括震源地点和预计摇晃比较强烈的地域。比如:仙台在10~15秒左右,稍微远一点,东京大概是65秒左右。在这期间,电车会把速度降下来,工厂的生产线会停下来,以减少损失。从地震开始1分钟左右,气象厅就会发布震度数字,并在电视画面上显示。当地震达到6级以上时,NHK就会停止全部节目进行紧急播送。从地震开始3分钟左右,气象厅就能判定会不会发生海啸。如果会发生比较大的海啸,气象厅就会发布大的海啸警报,而一般的海啸警报,由专门的海啸警报分级来区分,电视画面上也会表示海啸的到达时刻及高度,以便市民有效地采取防范措施。
灾害发生时,尽早传达伤亡情况和救助情况的信息也是应急广播很重要的内容,这样的报道对于受灾地以外的地域和外国人来进行援助是很有帮助的。对此,NHK在全国500处地方安置了遥控照相机,这些遥控照相机可以通过IP线路与放送局连接,通过转动方向和转动聚焦,实时感受地震的强度。
此外,直升机在掌握伤亡情况方面也有很大威力。NHK在全国12个地方的空港、机场配备有15架直升机。工作人员可以用遥控器来操作照相机进行42度左右的聚焦拍摄,并将影像实况转播。
在东日本大地震的时候,仙台机场操作照相机的人员乘坐直升机升到空中,对沿岸海啸情况进行实况转播,如果得到伤亡情况,NHK会把机器拍摄到的材料送到受灾地。为了尽可能多地取得实况转播的影像,NHK在全国的放送局大概有100套左右的IP器材,也有一些iPone等等。在不能使用电话的受灾地,就通过SNG或卫星电话发送影像和信息。NHK在全国的放送局平时就进行信息和节目的练习,NHK有4个电视频道,其中一个综合电视、一个教育电视来传播一些生活方面的信息,两个频道作为后援和备用;3个广播频率里面的AM1主要报道灾害的基本情况,AM2是针对外国人的,用其他语言播报。生活信息播报在发生灾害时有一个特殊的服务,就是关注受灾者的生活,比如水和食物的配给、医疗信息、很细微的支援信息等。
日本的移动电话和智能手机已很普及,它们作为NHK灾害报道的新工具,使用起来很方便,相当于中国大家所熟知的微博,这种新媒体的使用能够给采访部门的人员提供很多的帮助。
在日本全国分布着各式各样的培训中心,比如,对操作遥控照相机的人进行培训,当他们具备一定实力后,就把他们调到东京去进行灾害报道。每天NHK的节目结束之后,会在东京的涩谷进行演习。这样的训练每天都会进行,包括人才培养和训练,实践证明,这种演习对于大规模的灾害报道和一些具体预报还是很有效的。另外,日本全国的广播放送局最多有800人被派到受灾区域,进行采访报道和后方支援的工作,在这方面NHK非常擅长。
(本文编辑:刘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