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宗兆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飞速发展,校企共建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接纳。校企共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成为了各大院校衡量师资力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被采纳。校企共建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以就业为导向,弥补了以往教学团队的不足,使得教学更好的与市场接轨,为企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实用型人才。本文就校企共建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发展历程建设途径、建设制度及其意义做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校企共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2
校企共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是高校与市场接轨的必然产物,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然而,以往的教学团队一般仅仅有丰富的理论基础,而实践技能却略显缺乏。因此,必须通过校企共建使得教学团队实现从传统的单一专职教师到专兼结合教学团队转变。也只有这样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时间技巧的双方面学习,使得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真正成为一名实用型的人才。
一、校企共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发展历程
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是指团队中各成员能够很好的合作,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完美结合与统一。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发展历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院校自主培养、校外招聘以及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授课。以下依次介绍。
1.院校自主培养“双师型”教师
自“双师型”教师的概念被提出来之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各高职院校都大力的培养自己的专职教师,使之具有“双师型”资质。通过一系列的行政激励措施使得专职教师参加各种考试获取国家非教师职业资格证书以及一些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者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证书等等。通过种种的考试、培训,竭力把本校的专职教师培养成为具有“双师型”资质或者能力的人,甚至可能出现为获得“双师型”资质而获得“双师型”资质,如此做法,想而易见,结果并不会很好。实践也证明,这种做法最终对于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提升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然而,虽然这种行为并没有让各院校的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却也奠定了校企共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发展基础。
2.院校校外招聘兼职教师
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没能取得明显成果的背景下,随着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不断发展走向成熟,各个院校自身的专职教师已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尽管专职教师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的学科规范,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毕竟有所欠缺。因此,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对于实用型人才的要求,或者可以说是无法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院校开始从企业招聘一批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行业精英、业务骨干以及技术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这种做法无疑是给院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专职教师认识到自己的实践操作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让兼职教师认识到了自己理论知识的匮乏。
3.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授课
院校校外招聘兼职教师独立授课虽然弥补了以往专职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的缺陷,却又显露出兼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理论知识匮乏。因此,学校开始了第三阶段的探索,也就是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授课,分工合作。专职教师负责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兼职教师则对学生的实践操作以及技术技能进行指导,如此二者分工合作,弥补了以往独立授课时的不足,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二者完美的结合互补,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讲的专兼结合教育团队。
二、校企共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基本模式
校企共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基本模式一般有三种,分别是校企合作建立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培训基地、院校结合自身的教学要求通过协议与企业发合作展专兼结合教学团队、通过模范效应完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以下就三种模式分别介绍。
1.校企合作建立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培训基地
根据地方产业结构以及学校教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有针对性的建立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培训基地。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不仅在素质、能力和结构上要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整个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个体优势通过团队表现出来之后会发挥到最大效果,达到资源的重新整合与最佳利用。使得团队的整体优势从团队各成员的优势之中突现出来。这样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不仅可以很好的完成校内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能使得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中得到完美的结合与统一。不仅提高了专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也丰富了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是一种共赢的最佳模式。更进一步讲,“基地”模式与地方产业结构紧密结合,针对性更强、效果也更加明显。
2.院校结合自身教学要求通过协议与企业合作发展专兼职教学团队
这一模式下,院校会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的与企业进行合作,由学校提出具体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培养方案。一般这一方案都是在院校教学与企业实践这二者中往复进行。通过多次不断地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这一模式也可以简单的称之为“邀约”模式,它相对于“基地”模式更加具有针对性,目标更明确,效果也更直接。
3.通过模范效应完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无论个人之间还是团队之间总会有所差异,不同的人以及不同团队都有优劣好坏之分。诚然,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之间也存在优劣之分,或者是说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优势之间大小不一,因此,优势比较大的团队必然就可以带动优势比较小的团队发展。优势比较大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可以影响并且帮助其他团队进步。通过示范的作用,让其他团队更好的发展。从而达到所有团队的提升。当然,模范效应在同专业或行业中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毕竟同专业和行业中有着相通性以及关联性。从而达到共赢。
三、校企共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建设制度
校企共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需要一定的制度支持,没有较为完善的政策、制度的的支持,校企共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专兼结合团队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政策以及学校的各种政策支持。
1.政府政策
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有关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完善校企合作方案,促进校企双方能够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实现双赢。政府应该支持在校专职教师到企业考察学习,增强实践操作能力;鼓励企业技术骨干去相关院校相关专业出任兼职教师,丰富理论知识,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为专兼职教育团队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2.学校政策
学校应该加强专兼职教学团队的教学规划以及制度规划,为专兼职教学团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出台一系列行政激励措施以利于专兼职教学团队的提升。此外,学校还应该确切落实教学团队的项目基金,保证各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专兼职教育团队的积极性。当然,对于教学团队的骨干教师以及各个学科带头人,应该多提供其国内或国际学习参观的机会,最大限度的发挥有限的资源。最为重要的一点,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因为校企合作能够促进专兼职教师的实践水平的提高以及理论知识的丰富,能够更快更好的提升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优势。
四、校企共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意义
1.当代教育教学中的师资结构
当前,我国各高职院校的教师一般都来自各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着研究生,他们有着较强的理论知识,但是相对而言却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当代教育教学中的师资结构必然有如下特点。
1.1青年教师的比例较高,而且缺乏实践经验。
青年教师一般是指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他们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然而,并没有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工作经验,不仅对于教学缺乏经验,而且还缺乏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经验,因此可以说是专业知识丰富,没有教学经验以及具体的实践操作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而且他们还占据了教师队伍的比较高的比例。
1.2中老年教师的比例较低,且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及更新速度比较缓慢。
相对于青年教师而言,中老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教育教学也可谓是经验丰富,然而他们毕竟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小部分,且他们对于新的知识的更新速度较缓慢,不利于新的知识的迅速传播。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于新知识的更新速度缓慢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他们已经很难单独完成高质量的现代教学任务。
1.3某些教师一直从事教育活动,未参加过生产实践活动,实践操作技能很弱。
在所有的教师中,还有一类的教师,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在从事着教育活动,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生产实践活动,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很弱。对于这一类的教师,很明显,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只能起到传授理论知识的作用,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可谓基本没有帮助。因此,这一类教师也无法单独的完成现代教学任务。
2.现存社会需求对于在职教师的影响
简单数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专职教师的负担在日益增加。不但授课时间增加,而且各院校规定的各种硬性指标,如论文、课题、职称等等都无形中加重了专职教师的负担。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必然会出现重学术、轻教育、轻应用的现象。想方设法的完成各种学术指标,对于教育教学却显得有些不太专注,更不会去关注学术成果的现实应用。因此出现了纯理论型教师。
3.校企共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优势
上面我们介绍了传统教学中师资结构的弊端以及社会需求对于在职教师的影响。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校企共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共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不仅能够使得教学更好的与实践接轨,也提升专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丰富兼职教师的理论知识,也使得学生能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双重提升。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学校培养企业所需的实用型的人才,达成企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三赢。
参考文献
[1]许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94-96.
[2]郎静.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