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晖
【摘 要】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过程。本文探讨了我院高职学生在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2
我院是2013年才开始招收高职学生,这些学生入校时确实令我们眼前一亮,几个个学期下来,其各种表现虽然可圈可点,但他们身上也同样存在种种缺点和不足。高职生养成教育任重而道远,这一点做高职生教育管理的老师们都深有感触。
一、我院养成教育内涵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过程。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逐步形成的。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诸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研索的习惯等等”。他还说:“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可见,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好知识和技能,更要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这也正是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的真谛所在。
二、高职学生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思维能力趋于成熟。作为90后,他们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对新事物好奇感强烈,为人坦诚直率,做事敢想敢干。可是,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少高职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能较好地接受系统扎实的文化学习和思想道德及行为规范教育,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抵制能力差,法制观念、公德意识比较淡薄,存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纪律散漫等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院高职学生中48%来自本校升段,52%来自高招录取。通过高招录取的这部分学生刚刚经历“黑色高三”,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受现代教学模式的束缚,他们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老师灌输的都是“学习第一”论,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听课、做题、考试,至于为什么学习,为什么升学,以及考上大学之后该怎么做,老师很少提及。另一个方面,这部分学生的高考分数大致处于160-240之间,众所周知,高招连年扩招,高中生中稍微学习主动一点的学生都至少能考300分以上而被录取到“三本”院校,所以我们这部分学生应该属于“既没有学好也没有玩儿好”的学生。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表现为学习不主动、不刻苦、不钻研。尽管每个高职班都有单独教室,但是早晚自习期间基本没有学生在教室里学习,他们的去向基本有三个:一是呆在宿舍里玩儿手机、看书、洗衣服;二是外出逛街;三是在校内外谈恋爱。
2、组织纪律观念不强,缺乏自律意识。
组织纪律涣散,这是我院高职生存在的普遍现象。由于对高职班不强调早操,不强调参加出旗仪式,因此,高职班学生几乎每天早上都迟迟不肯起床,常常上课时间已过,仍在路上他们才不慌不忙走向教室或者走向餐厅;不管在宿舍还是在校园里高职生都会大摇大摆地抽烟而不顾影响;晚上熄灯后三三两两从校外回来的往往是高职生;课间随时返回宿舍或到超市购物者也不乏高职生。高职生的自由散漫早已成为师生的共识。
3、“自我”意识太强,缺乏交流沟通方面的能力。
我院高职生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很少关心指导他们的成长;另一方面,少数学生来自城市富有家庭,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倍受迁就和溺爱。无论哪种情况,他们在家基本没有受过严格的养成教育,对于如何做人做事,缺乏交流沟通能力,以致于在人际交往沟通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容易产生矛盾纠纷,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4、尚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素质有待提升。
客观地说,我院高职学生比起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要高,然而由于学校对高职生的偏爱和迁就,导致高职学生至今尚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表现在早上不按时起床,不整理宿舍内务,多半学生不参加出国旗仪式,有些班级不上早操,同时,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我院高职学生养成教育基本措施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确定人生目标,树立职业理想。
思想教育是先导。用积极的思想教育占领高职生思想阵地,是养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高职生不同于中职生,他们有思想、有主见,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显然也不同于中职生,因此学生工作处、各系、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特别在思想教育工作中不能采取以往简单说教的工作方式,而应该注重心理疏导,加强交流沟通,多与学生面对面谈心,要用先进的理论影响他们,用高深的知识征服他们,用睿智的话语打动他们,用深厚的感情感染他们,使之“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思想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也是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
2、狠抓教学改革,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尝试以下途径:一是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每周两节。带领学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当前形势,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动向,从而确定人生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而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二是教师要从“讲师”向“教授”转变,摒弃以往“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从养成教育的关键环节抓起,采取培养学生素质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模式,结合社会对专业的需求精心备课,课前印发讲义,课堂组织讨论,课后认真总结,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高职生培养职业竞争力的良好体现。
3、加强法纪教育,提高高职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习惯。
一般来说,新生入学期间,应当采用严格的纪律约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养成教育之“计”就在于新生入学的阶段。抓住关键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研究新生特点,利用新生优势,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务必把握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紧、抓好、抓细、抓实、抓早。
军事训练对养成教育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近年来的军训工作实践表明,军训独特的育人功能,极大地拓展了养成教育的活动空间,有效地推动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去年秋期,我校创新“军训”形式,把操场当课堂,老师做教官,上好新生入学第一课,对今后三年的学习生涯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环境育人,陶冶情操,培养高职生的交往沟通能力。
高职教育重在就业创业教育,因此高职学院应当放手发动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时时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形成自觉参与意识,并在活动中充分锻炼能力,展现个性,培养沟通交往能力。良好的校园氛围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职学院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以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我院高职班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多数学生都愿意参加社团活动,以丰富校园生活。截止目前,团委在高职生中组建包括大学生艺术团在内的几个学生社团,寒假前已成雏形,为下学期社团活动正常开展作好了充分准备。相信随着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进而对于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5、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因此如何让枯燥、空乏的思想道德教育回归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魅力,并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是高职德育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院团委与各系团总支一道,依据所学专业特色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接触社会,利用所学知识贡献社会,相信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促进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加速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6、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是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
我院高职教育创建之初,学校组织人员赴河南省农业职业学院学习考察,利用暑假进行汇总并初步制定了我校学生管理及学籍管理相关制度。然而由于我校高职教育创建时间短,诸多制度尚不健全,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切合于我校实际的具备特色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学生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使认识转化为行动的有效保证。
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有关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应该把握有利时机,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之后,更要注重落到实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高职学生养成教育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点滴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使之加强个人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使之逐步成为具有自理、自律、自立、自强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主要的是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