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时效性探析

2015-05-30 03:32:12李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科思维

李娟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尤其是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地理教学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就目前学校的教育现状,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探索。

【关键词】 提高;地理教学;时效性;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包括很多方面,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是新课改的“主阵地”。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课堂着重体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与“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这样才是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景,启发地理认知

1、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教育即生活”,课堂教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领域,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生活经验等,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加工、再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比如在组织学生归纳学习各种降雨(包括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的成因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气流上升凝云致雨的原理,我让学生回想在家里烧开水时,一提起锅盖,看见有什么现象?学生悟出: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就好像烧开水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水滴掉下来那样形成降雨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师不只是课程资源的被动使用者,而应兼作主动开发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发掘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让地理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2、利用多媒体,促进感知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通过制作PPT课件、浏览互联网网页、建设专题学习网站、观看录像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地理教学素材,使教学更手段富有实效。

在阅读“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示意图”和“锋面雨形成示意图”时,如果让学生看这些静态的地图,学生很难掌握雨带移动的规律和锋面雨的形成过程。但用Flash软件把它们设置为动态,即在不同的时间显示雨带移动的地区,动态显示冷暖气流相遇交锋的过程,即使教师不再说明,学生也可以明白图的意思,并且在其头脑中留下雨带移动和锋面雨形成的情境。这样,就把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从而有了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培养兴趣,开发地理思维

1、应用语言艺术,巧记地理知识

兴趣是智力开发、思维发展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通过生动的语言、有趣的事例、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地理课程“学习之门”,实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地理兴趣的情感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与情感很关键,语言生动风趣、情感激越,则能做到事半功倍。地理教材中,人文地理有些内容虽然比较枯燥,但这些知识是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素材。因此,教师的语言应该诙谐幽默、生动风趣,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学,这往往比枯燥的说教更见效。

2、链接其它学科,发展横向思维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有机地链接其他学科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横向思维,有效地促进地理课堂教学。

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优秀诗文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平时注意收集并编辑成地理诗词综合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所教内容把适用的题目拿来考考学生,既活跃课堂的气氛,又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内蒙古高原的景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

三、析图绘图,培养技能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地图不仅是重要的地理教具,而且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通过对地图的阅读、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学生空间智能得到开发,学科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建立地图思维,在学习时尽量挖掘地图中的显性和隐性地理信息,认知、感知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掌握地理知识。

学生通过地理图表进行思维,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和地理空间概念的建立,完善空间思维,实现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实效。

四、开展课堂活动,提高地理素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客体”。积极主动的地理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从哲学的角度去看,在教与学这一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是学习是否成功的内因,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只是一种外因,真正起作用的是学生的内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提高地理素质,达成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总之,在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与能力,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双全.开放的社会呼唤开放的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勤雁.“困惑”与“思考”.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2)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学科思维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学科新书导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