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画廊业发展历史概述

2015-05-30 10:48辛宇
艺术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北京地区历史发展

摘 要:研究当代北京画廊市场的生态,必须对北京地区画廊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解。本文通过梳理北京地区画廊业发展的历史,并归纳为四个阶段,为中国艺术市场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面以古照今之镜。

关键词:北京地区;画廊业;发展;历史

北京作为中国艺术市场的重要区域,给予中国画廊生长的土壤。实际上,中国商业性画廊几乎是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同步的。[1]因此,按照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进程,画廊业在北京地区的发展变迁可简要的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1 第一阶段:80年代

具有西方代理机制的画廊在中国的真正出现始于改革开放。80年代后期,在该社会背景下,以“85思潮”为主的这批艺术家对于西方艺术及思潮的关注,直接促进了代理制画廊在中国本土的应运而生。1987年起,北京地区逐渐出现以经营油画作品为主的小型画廊,这成为中国画廊的最早雏形。其中,王云“醉艺仙”群体艺术画廊成立“预示着中国油画产业化的端倪”。醉艺仙群体艺术画廊成为了中国本土最早的画廊之一。自1989年,几位受到西方油画思潮影响的艺术家共同筹办了“东方油画厅”,并于当年奔赴澳大利亚举办了“中国风情油画艺术展”。这标志着商业性的画廊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2 第二阶段: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

作为一个画廊重要转变时期的整个90年代,在北京地区出现了符合当代定义的外资画廊。1991年红门画廊的创办标志着北京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完全由外资引进、境外人士独家经营的当代意义上的画廊。境外人士在北京创办画廊,形成了连带效应。此后,相继在北京出现了四合苑画廊、常青画廊。与此同时,正如吕澎在1992发表的文章《展开90年代》中大胆提出了“走向市场”的概念,并指出走向市场的中心含义是:艺术必须为销售而生产。[2]90年代的中国人也嗅到了艺术的商业气息,一些较有规模的本土画廊开始出现。处在改革开放浪潮下的艺术界人士对于艺术参与市场具有强烈需求。中国人首次从商业角度看待艺术,这一角度的转变促使一大批国人经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民营画廊的出现。例如,1991年成立的北京世纪艺苑美术中心、1997年成立的世纪翰墨画廊、1999年成立的千年时间画廊①等。此外,为了适应艺术品市场化的进程,传统的文玩商店也在自身的发展中求得新的模式,对西方现代画廊代理制的借鉴便是其中的一条求生之路。以琉璃厂为例,荣宝斋、海王村等传统文玩商店或文化公司,开始对公司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曾经画店的经营体制与代理机制也开始借鉴了西方画廊的一些制度。这些画店以“画廊”、“美术馆”、“画院”等易名,试图通过此举换得画店的新生。

3 第三阶段:90年代末至2008年

北京地区画廊的高速发展始于千禧年,并持续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期。北京画廊界从规模、数量上呈井喷式发展。2004年,第一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标志着以艺术博览会为媒介的画廊交易平台向着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同一年,来自中国各地的画廊从业者齐聚北京,共同在“第五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上发表了《画廊诚信宣言》,这预示着中国画廊业有了自发性的行业规范。2005年国内的画廊正式进入“盈利时代”,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非典”之后的艺术品市场经历了一次爆发式的增长,促进了当代艺术品价格的有力上升。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一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将引来艺术品市场的启动期;另一个方面是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结果。到2000年左右富裕阶层得到了恢复。[3]一大批重要的外资画廊在这个时候进军北京,截止到2008年,北京地区的画廊数量首次突破了200家。

这一阶段北京地区的画廊与国际接轨更加紧密,2004年3月,美国纽约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军火库展览”现代艺术博览会,在这个艺博会上,来自北京的四合苑画廊在200多家全世界画廊展商中为中国发出了声音。同年6月,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经过专业考察团的推荐,北京画廊和艺术家纷纷入选。这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进入国际艺术品市场流通领域,也说明了北京地区的画廊受到世界的瞩目,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4 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

2009年1月份,红门画廊宣布正式关闭了在798艺术区的分支画廊,这似乎预示着画廊业的经营情况又出现了新的困境。如今,一方面,政府对文化产业不断投入资金,民间的资本也蠢蠢欲动;另一方面,画廊、空间的经营者在艺术区不断的涨价和拆迁声里惶惶不安。[4]在变故中画廊经营者有了更多理性和长远的思考。经过了前一阶段一级市场画廊规模的高速扩张和二级市场价格疯狂的上涨,如今的艺术市场与其说是遭遇寒流,不如说是处在重要的调整期。

当今的画廊更替变得更加频繁,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画廊起起落落,关门歇业;也有许多新兴画廊前赴后继,热闹开张。同时,画廊的经营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在经营位置上,开始出现公寓画廊、饭店画廊、购物中心画廊等;在画廊交易上,开始出现私人订制、作品送拍、网络交易等。画廊在如今开始承受更多原本定义中没有的职能,许多的功能在美术馆、拍卖行、艺术基金会等机构交叉进行。外资画廊、港澳台画廊也在为了适应北京本土市场环境中做出了一定的妥协,甚至没有完全坚持代理机制。在行业制度上,2011年北京画廊协会应时而生,在北京画廊协会的促进作用下,开始推出一些行业规范,并主动开展画廊业界的交流活动。同时,北京市的文化部门也开始关注到画廊的作用,与北京画廊协会合作,为北京画廊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

当下的北京画廊业态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画廊業界的发展将趋于稳定,既不会产生大规模的增长爆发,也不会形成短期的快速缩减。北京画廊作为国内艺术品市场重要的交易一环,其生态环境错综复杂,在立足国际化视野的同时,也表现出诸多本土特色。此外,当下北京画廊业还面临一二级市场倒挂、苛税沉重、信誉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北京画廊行业的生存之路任重道远。

注释:①北京世纪艺苑美术中心,成立于1991年,现更名为灿艺术中心,坐落于北京798艺术区经营至今;世纪翰墨画廊成立于1997年,坐落于北京798艺术区经营至今;千年时间画廊,成立于1999年,坐落于北京798艺术区经营至今。

参考文献:

[1] 简·杰弗里(美),余丁.向艺术致敬 中美视觉艺术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59.

[2] 吕澎.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与市场化趋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41.

[3] 吴明娣.艺术市场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5.

[4] 朱小均.北京画廊业10年成长调查[J].当代美术,2011(2):67.

作者简介:辛宇,首都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市场与管理。

猜你喜欢
北京地区历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北京地区居民镉摄入量评估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1949—1966年北京地区贞操观的变革——解放与进步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