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就……”句式的课堂活动设计与分析

2015-05-30 00:57楚天舒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3期

【摘要】特殊句式的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以“一……就……”句式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简单的句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课堂活动,并对课堂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希望能对实际的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一……就…… 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活动分析

一、绪论

汉语的特殊句式纷繁复杂,句式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两年时间里,笔者发现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词语和句式在语言表达中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虽然学生在考试时可以写出正确答案,但是即使是汉语水平达到HSK5的学生,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总是使用一些基本的表达结构,对新学习的词语,尤其是句式的复现率很低。这就说明,学生对知识点还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而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交际。所以,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句式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的困难之一。

笔者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一……就”句式就是学生易错的句式之一。虽然,在除汉语以外的大多数语言中,都有与其相对应的表达结构,但是,学生在使用时仍会出现许多的偏误。例如:

*我们一长大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因为孩子出生就接触的人就是父母。

因此,本文在对“一……就……”这一句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希望通过充满趣味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该句式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日常表达时可以熟练使用该句式,即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二、“一……就……”句式分析

“一……就……”作为汉语特殊句式之一,在日常口语表达和写作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它作为紧缩句的一种,是由副词“一”和“就”引导的两个分句共同形成的,可以表达成“一VP1 就VP2”。其中,VP1和VP2都应为谓词性,如:

他一学习就想睡觉。

下课铃一响,他就马上冲出了教室。

在表达时,“一”和“就”固定不变,只需要对VP1和VP2进行替换,即可成句。同时,应该注意的事,由“一”和“就”引导的两个分句,其順序是不可调换的。关于位于“VP1”前的数词 “一”,陈光(2001)指出若置于谓词性词语之前,其基本功能是表示“瞬时量”,即表示动作行为、状态的瞬时完成并获得某种结果,或者是持续一段极短时间即可获得某种成果。①而较之于“一分句”,“就分句”简单得多,只要保持与“一分句”的状态一致性即可,句子成分完整,可独立成句。

吕叔湘在其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一……就……”句可“表示一种动作或情况出现后紧接着发生一种动作或情况。”或者 “动作一经发生就达到某种程度,或有某种结果”。②王光全在其论文《也论“一X就Y”结构》中根据语义把该句式分为三种形式,即紧接式、易成式、规律式。③本文就是以这两种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与活动设计的。

三、课堂活动设计

3.1 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上,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大多数教师都会进行一些课堂游戏。但是,如果称作“游戏”的话,则更侧重于娱乐性。而“课堂活动”是以对知识点的操练或检验为主要目的。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一方面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前提,另一方面要以教学内容为活动的基础,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2 课堂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课堂活动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减少其对学习的厌烦和抵触情绪。语言学习本身是一个相对枯燥的事情,以我现在任教的印尼华校为例,学生的课业压力较重,汉语的学习任务也较为繁重,而通过课堂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自主地进行学习;其次,课堂活动更贴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与活动相关的知识点学生都会记忆犹新,这样就对其汉语技能的提高产生重要帮助;最后,课堂活动中有时会需要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这既有助于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更为重要的事,又使他们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状态。与此同时,课堂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3笔者以自己所教班级为例,对“一……就……”句式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具体如下:

【教学对象】印尼八华学校六年级学生,汉语水平以HSK3级、HSK4级为主。

【授课课时】1课时(30分钟)

【所用教材】第8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 (《汉语》 第八册)

【教学目标】对“一……就……”句式进行操练与检测

【教学方法】

1、板书:通过书写,加深学生对句型的记忆。

2、图片:通过多媒体将图片展示给学生,方便学生联想和记忆。

3、操练法:让学生不断练习,加深理解,学会应用。

【活动用具】:多媒体、马克笔、白板

【活动规则】

根据班级的学生人数及汉语水平将全班分成两组,由学生讨论决定组名(如果课堂时间较少,也可简单命名为一组、二组等)。将两组的名字写在白板上,在之后的活动中,回答对问题的小组获得一个小星星。最后,统计两组小星星的个数,多的一方获得胜利。

【课堂活动】

1、替换词语成句

这是课堂活动的第一部分。在对书上例句进行简单讲解以后,在PPT给出书上例句,接着给出可以替换的VP1和VP2。每组先各找一名同学做示范,接着由教师找同学作答。每答对一道题,则相应的一组加上一颗小星星。该活动的PPT设计内容大致如下:

例:我 读 了 一 遍 就 记住 了。

写 记住

作者简介:楚天舒(1990年10月8日),女,汉族,辽宁省铁岭市,硕士,学生,应用语言学方向

看 知道

学习 会

吃 碗 饱

玩 会 累

……

在实際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上课时间的安排,自行安排相关替换词语。由于该活动难度程度较低,在同学示范后,老师可尽量找汉语程度较低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句型,增加其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性,以及参加之后活动的信心。

2、根据图片说句子

这是“一……就……”句式课堂活动的第二部分,较之前,难度有所增加。老师在PPT上展示一张图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想象,使用这一句式,说出与图片相关的句子。为了增加学生的新鲜感与竞争意识,教师在抽签选择第一名作答同学后,接下来,再由回答完问题的学生指定另外一组的某个同学作答。回答正确的一组即可获得一颗星星。

由于这个活动的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给予每组两到五次的求助机会,程度较差的学生就可通过其他同学的帮助回答出问题。这样,既有助于维护小孩子的自尊心,又让他在寻求帮助时加深了对句子的理解与记忆。

3、给出语境说句子

这是该句式课堂活动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教师给出一个语段,学生根据语段描写的内容,使用该句式说出一个句子,并在小组中选出一位同学在白板上写出句子,最先写出正确答案的小组获胜。语段的例子如下:

张小强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以后,放下书包,立刻就坐到自己的书桌前开始写作业。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实际应用。这部分的练习旨在告诉学生在表达什么样的语义情况下,可以使用该句式,并且使用其进行表达后会产生何种效果。在由“段”生“句”的阶段,可让同一小组的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共同得出答案。并且,只要表达正确,并与语段有关的句子皆为正确答案。但是,老师也应当鼓励学生说出语义完整、用词得当的句子。或者在每题作答结束后,给出示范例句,或者给予学生提示,引导学生说出。

四、课堂活动分析

4.1针对“一……就……”这一句式所设计的课堂活动包三个部分,及给定词语—给出图片—给出语段。从整体上看,第一,这三部分是一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过程;第二,每个活动都是建立在在两组竞赛的基础上,而又采取了不同的形式,这就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逐步成长的成就感;第三,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更容易激起其学习的斗志。通过三项活动,循序渐进,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在兴趣和集体荣誉感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具体来说,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句型练习的“敲门砖”,是练习的基础,通过举一反三,加深学生的记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没有拘束于简单的造句练习,而是通过图片或语段给出学生话题内容,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凭空想象”,让他们从“说什么”变为专注于“怎么说”。而且,这也方便对学生表达成果进行评估。

4.2 笔者现在一所印尼华语学校工作。本人负责六年级一个班的汉语教学,学生的汉语水平差距较大,其中以HSK三级或四级为主。印尼学生较之国内学生更为活泼好动,纪律性较差,且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并没有像国内学校的课间休息。因此,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情绪,上课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在讲解“一……就……”句式时,采取了以上课堂活动。较之于以前对句式的单纯讲解,发现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尤其是在进行第二个活动时,学生的情绪最为高涨。当结束一个活动时,对这部分活动中出现的句子进行跟读等操练时,学生为了在之后的活动中取得好成绩,也乐于参与,学生对句式的掌握情况更加牢固。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学生普遍希望再次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所以,这次课堂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

4.3要使以上课堂活动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活动节奏的控制。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要作为活动节奏的控制者。当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时,活动的进程便很容易不受控制。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喊“停”,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此同时,也要维持好课堂秩序,使活动有序地进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二,活动的公平性。在笔者两年的海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在进行课堂活动时,学生最关注的就是公平性。在这次课堂活动中,为了最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兴趣,采取了分组比赛的形式。小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价值取向和胜负观念。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照顾好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通过不同内容的设置使班级内的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而在活动阶段,则要严格遵守与学生共同制定的规则,让两个小组公平地参与活动,最后得出优胜方。

第三,活动的全体性。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学生性格相对内向,不愿参加课堂活动,教师要对其进行鼓励,让其产生自信感。对于汉语水平较差或者较为调皮的学生,也可以在活动中让他担任老师的小助手,让他同样获得参与感。

在保证以上三个方面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上述课堂活动时,设计的内容要尽量使用学生刚刚学过的词语,这样在操练句式的同时又对要求掌握的词语进行了复习,一举两得。并且,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也可以在第三部分的活动中,设计的语段内容可以与中国文化相关,一方面学生也更有兴趣阅读,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

五、结语

课堂活动,寓教于乐,是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也对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多动脑筋,积极思考、用心设计。本文中所设计的三项活动,不仅适用于“一……就……”这一句式,在进行其他句式的教学时,都可以根据需要,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调整,来实现对句型的操练与检测。

【参考文献】

[1]陈光,《准形态词“一”和现代汉语的瞬时体》[J],语言教学研究,2003年,第五期;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王光全,《也论“一X就Y”结构》[J],汉语学报,2005,第三期;

[4]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