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风敏
学生实践性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实践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脱离儿童生活世界的间接经验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新课改实施强调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经验,强调教学姚反映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经验体验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紧跟学生的生活世界合社会科学世界紧密联系,尔不能脱节。教学内容乐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教学酒会越有效。远离学生的经验,在现代化的教学内容也没有用。没有基于儿童经验的基础上,去阐述现代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经验,再好的教学内容也是不可行的,所以我们说某种意义上教学内容的现代化,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现实化,与少年儿童现实经验远离的教学内容,再努力的教学也是低效的。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合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合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合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合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合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再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号,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個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合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合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道生活中处处又数学,体验道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合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么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从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
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后,随意取出一本书,问它有多少页?学生们起先一愣,有的摇头,有的茫然,过了一会儿恍然大悟:“这本书有x页。”“有a页” “有b页。”······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再如:红梅公园的门票每张10张,50张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得出了多种 解法:45×10=450(元),50×8=400(元),50×8-5×8=360(元)50×8-5×10=350(元),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期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