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斌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施行,对高中的地理教学也提出新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提出新的指导,这样就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冲击。并且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适应现在的地理教学。因此,高中的地理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好地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针对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困境,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关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创新
一、引言
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就是以应试为目的进行教学,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来临,对高中的地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教学形式下,要求地理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与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要求高中的地理老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原有教学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可以顺利完成。本文就是针对新课改提出的新的要求,为进行教学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
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的方法
1.转变教学主体
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之上,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并且老师教学过程之中也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让学生自主探讨的部分。现在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让学生进行创新互动发言的过程只有10%,这显然是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并且随着新的教学技术在高中教学之中普及,老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技巧。同时老师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此外老师也要学会使用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才可以使高中的地理教学课堂真正上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2.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理念在高中教学课堂之中的普及,要求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偏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一种平等的教学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主动将自己的困惑讲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和钻研精神。目前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最常抱怨的就是学生的基础不好,教学过程不顺利,但是如果师生之间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之后,同学就会在课堂之上,踊跃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老师就更可以更好地观察到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更好的解决,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在这个过程之中也无形的增加学生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的兴趣,也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3.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来临,要求我们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理念从“文本式”走向“实践式”。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教育的对象是不同的,每个同学的自身素质和知识储备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将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每个教学主体相结合,达成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例如,老师再讲“长江三峡工程”的时候,可以向同学提问对三峡工程的了解多少。此时同学就会从自己所了解之中进行筛选,得出三峡可以发电和防洪、三峡修建要进行大移民、三峡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等等答案。此时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将问题进行归纳,之后再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之后在进行大讨论,这样完成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化解问题的重难点,从而辩证的看待三峡工程,丰富学生对三峡的认识,完成教学目标。
4.将考试难点融入教学之中
在进行高中的地理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在一定的教学之后进行检测,从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安排。但是作为这种传统的考试,我们也要进行转变思路,寻找其他的途径改革。比如老师在进行讲课的时候要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融入考试之中,同时老师要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活动之中体会地理教学的魅力,这样学生可以获得与课堂之上不一样的内容,丰富学生自己的视野,在实践之中体验地理教学的魅力,还可以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掌握相关教学的重难点。这样才可以進行考试时候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增加自己的信心,老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好地安排教学。
5.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此时老师要通过教学过程之中提问和课后作业,进行及时的处理,并且老师不能仅仅放在单纯的改错和纠错之上,更多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比如,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热力环流”的知识,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分部教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首先要进行动画演示,之后讲解热力环流,这样分析出典型的错误,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教学难点,还可以通过思维运转,提高自己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来临,高中教育呼吁创新。我们高中地理教学也面临着整改,老师要不断的创新,积极地吸取新的思想,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改变现在高中地理教学现状,促进教学的发展,实现更好的发展,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曹小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读写算(教研版),2014.
[2]张倩.浅议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之策[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3.
[3]刘姝.微探新时期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方法及创新之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