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
【摘要】何多苓在经过多年的艺术探索之后,特别再到美国参观了西方当代艺术之后,选择了新的种表现方法,创造出他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蓝鸟》(1985年作),是很值得注意的。这说明,作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自我”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对艺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艺术实质上是无法定义的的,艺术目的有不同,艺术理念有不同,艺术表现方法有不同,艺术外延有不同,所以艺术就是作者自己,就是作者生活于那个世界独特的自我。一九八五年,何多苓应美国麻萨诸塞艺术学院邀请赴美访问讲学。不同于许多年轻中国美术家的是,他有一种天生抗拒潮流的精神。
【关键字】艺术 油画 理念
每一个历史时期有代表这个时代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审美,19世纪中期在欧洲艺术流行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追求,在我们所称的“象征”之物中,或多或少有着明确而直接地具体表现或启示“无限”的东西。“无限”和“有限”的交会,便成为彷佛可看到、可以达到的领域。这种象征的表现,其价值不仅在于作者直接描写的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而更在于暗示人类灵魂深处隐秘的信息。它借着感觉材料──耳闻目见的物象,捕捉短暂的一瞬间,以向读者暗示另一个难以捉摸的无限世界。这一类作品的特征是极为细致和精妙的气氛和情调的表现,领会它们的读者需有敏锐的感觉力,至于创造它们的作者,其修养和品格自不用多说。
何多苓在经过多年的艺术探索之后,特别再到美国参观了西方当代艺术之后,选择这种表现方法,创造出他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蓝鸟》(1985年作),是很值得注意的。这说明,作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自我”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对艺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艺术实质上是无法定义的的,艺术目的有不同,艺术理念有不同,艺术表现方法有不同,艺术外延有不同,所以艺术就是作者自己,就是作者生活于那个世界独特的自我。一九八五年,何多苓应美国麻萨诸塞艺术学院邀请赴美访问讲学。不同于许多年轻中国美术家的是,他有一种天生抗拒潮流的精神。最有意义的艺术存在于一种具体的关系,何多苓很多年都在试图进入这种一对一的理想实践。正如何多苓自己说的,“我的作品表现个体而非群体的人,”“我的画上几乎不会出现(或保留住)一人以上的形体。”
《蓝鸟》是何多苓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艺术特色在于它语言凝炼和单纯。就《蓝鸟》整个画面来说,画中的物象构成,分几个大的块面,毫不琐碎。就细节与局部刻画来说,精致入微,与白雪覆盖的大地和阴霾的天空形成强烈的对比。画中处于内心激动状态中的少女和疾飞的蓝鸟,予人更鲜明和深刻的印象。何多苓说:少女与疾飞的鸟之间构成了某种欧洲式的,怪诞的象征,而与欧洲象征主义绘画不同,这种象征不具有传统的、固定的含意,它是错位的、隐晦的,因而是多义的。在这多义中,关于人、生命、青春的思考,应占有重要的位置。作者那种强烈的孤寂感,以至某種悲愤感,也是一眼即可感觉到的。除了特定的生活经历驱使他选择这样的艺术语言和作这样的艺术处理外,他在艺术上的孤离感也肯定是作画的动因。
在语言的简练、单纯上与《蓝鸟》可以媲美的是《被惊醒的小女孩》。它同样有象征的意味,也给人某种不安定的感觉,但作者似乎被少女的形和神情的美所迷恋,他又少许回到最初的处理手法上来:描绘少女的面部,特别是眼睛。是的,何多苓的象征性始终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加以平衡,他那特有的对女性青春气息的敏感,一直在所有的油画作品中保持着。在他上世纪80年代末创作的《小翟》、《乌鸭是美丽的》两幅画中,他加强了超现实的神秘气氛,但现实的美感依然是吸引他的重要因素。只是,在他的这些作品中悲切和哀伤的情绪相当浓烈。而正是画中少女那特有的青春魅力,与死亡的环境与不祥的象征物渲染和烘托了这种情绪和气氛,后来《小翟》被日本一个著名美术馆收藏。
在强大的西方现代美术潮流前面显得有些惶恐和不知所措的中国大陆美术界,给善于思考和毅力坚强的人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最好机会──逆潮流而行,走出自己的路。虽然这条路荆棘丛生和途程遥遥。中国的名言「走寂寞之道」给一切探索者以莫大勇气和力量鼓舞。何多苓还在辛勤的探索着,但他已经取得的,是中国美术界引以自豪的。
何多苓的艺术风格的独特之处表现于题材内容,又体现于形式语言。在题材内容上,他不像罗中立、程丛林等人那漾,从批判的角度选取现实生活的题材;也不像一些新潮流艺术家那样,沉缅于荒诞怪异的想象场面,冷静地描绘他钟情的少女,用温情的笔勾划出她们的美和魅力,但安排在近乎超现实的环境之中,组成令人陶醉、但又令人深思甚至惊恐的气氛。这些作品是抒情的,但又是哀伤的。这就是何多苓的哀伤而抒情的现实主义。何多苓的绘画形式语言也是与四川其它画家不一样的。作为油画家,他的造型功力坚实而全面,人物、景象在他的笔下显得很有生命。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形式语言上所达到的单纯感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有相通之处。就画面整体的单纯感而言,它表现出一种较为超越的精神境界和艺术理想。还有,他在单纯中求细致和复杂的手法,也是得之于中国传统艺术之启发。
这样的艺术立场似乎会让何多苓很难在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中找到一个位置,恰恰相反,他占据着无法替代的地位。近二十年来的当代绘画,都在画代表一群人的某一个“类”人,或者画一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这就是50、60后两代人以主题性和符号性为特征的人物绘画。70后一代的绘画则是以自我为对象,进行寓言性的自我表现,他们的绘画人物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和另一个自己。何多苓的油画作品似乎不想面对一个集体,也不想只面对自己,他选择了与另一个人面对面的旅程,在一对一的关系中,观看这个人的脸和身体,体现他在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思想内涵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