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用人单位如何保护和激发职工积极性

2015-05-30 04:55郭丽权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积极性职工

摘 要: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用人单位在保护和激发职工积极性方面不够重视,使得很多用人单位人才流失,这对用人单位的发展是一大损失,有的用人单位因此还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文章从保护和激发职工积极性的关系着手,找出影响保持和激发职工积极性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保护和激发职工积极性的途径。

关键词:用人单位;保护和激发;职工;积极性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来十分重视保护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下,在保护和激发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创新精神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不少企业单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加速企业单位的发展,用人单位应该保护和激发本单位职工的积极性。

1 保护和激发职工积极性的关系

保护职工的积极性是指职工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思想的相对稳定而保持原有持之以恒的工作状态,即没有思想负担的工作积极性;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指在原有思想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以一种新的方法激励、鼓励、调动、促进职工积极性进一步的发挥。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如果不能保护原有的思想相对稳定和积极性,就不可能进一步激发职工的積极性。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掌握了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的一般规律,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保护好(思想的相对稳定)、维护好(原有的积极性)、发展好(激发的积极性),才能保持职工积极性不受伤害,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要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只有这样才能共同为实现单位制定的奋斗目标。

2 影响保持和激发职工积极性的因素

在新的形势下,影响保持和激发职工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外部环境,即上级政策,如涉及关系到职工利益的工薪、企事业改革、拆迁安置、社会保障、社会公平、行业不正之风等;二是来自内部环境,即本单位本部门制度缺乏连续性和公正性,特别是利益分配制度缺乏连续性尤为突出,上下左右工作关系不畅,正常的激励机制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地影响职工保持(思想的稳定)和积极性的调动,因此必须引起决策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潜心研究,着力从保持和激发职工积极性上下功夫,以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采取有效的途径保护好职工思想的稳定和积极性,推进单位内部的和谐,确保社会的稳定。

3 保护和激发职工积极性的途径

3.1 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决策,有利于保持和激发职工积极性

领导者或决策者在单位中扮演的是家长的角色,要求领导者应该恩威并重,公平、公正地对待下属。同时心理学研究认为,领导者敏锐地觉察追随者的情绪状态,了解并适当地满足追随者的需求,是有效地保护和激发追随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我们制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以及制度和计划是需要全体干部职工自觉地贯彻执行,如果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就很难组织实施,达不到组织目标。所以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制定和调整涉及影响职工保持(思想的稳定)和激发积极性的重大政策、措施、制度、计划等方面,首先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基层突出以群众是否满意,是否高兴,是否赞成作为调研主题,广纳各方的意见,此时也是上下左右相互沟通形成共识的过程,有利于组织实施,有利于保持和激发职工原有的积极性;其次是制定和调整各项政策制度时要把保护和激发职工积极作为重要的依据,却不能拍脑袋,想当然,自以为是,更不能为达到某些方面的需要,而制定出台一些所谓的保持和激发广大职工积极性的政策、制度,这样的政策、制度职工只能是被动接受,不是自愿的接受,根本保持不了干部职工思想的相对稳定性和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的长期发展。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决策,才能保护和激发好职的积极性、创造性。

3.2 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保护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

实行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怕政策改变,不敢大胆地进行土地承包,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会变,基本制度、基本路线保持一百年不能变”,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保护和激发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还曾经指出:我们的制度政策一旦被人民群众认可接受,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实践证明,有力地保护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新性。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也不例外,如一项成熟的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分配制度应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随意想调整就调整,想改就改,因为职工的思想稳定和工作积极性往往受这些制度改变影响最大,尤其涉及到职工个人利益政策、制度的调整,使职工一时难以接受,其结果可能会出现不和谐、不稳定、上访等诸多问题,所以在制定和调整这些制度时一定要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要三思而后行,切勿简单行事立制,若非立制不可,要把问题想多些,预案措施做多些,同时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讲明目的、意义,消除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形成共识,进而有利于职工自觉自愿地接受、宣传新的制度,有利于保持职工思想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

3.3 恰当的利益调整有利于保护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

按照党和国家现行的分配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适时恰当地调整利益分配有利于保护(思想的稳定)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毫无疑问,恰当的激励对于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激励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分为奖励和惩罚、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值得注意的是,激励的前提假设是把职工看作是经济人还是假定为社会人,由于前提假设的不同,就会产生激励方式和手段的差异。如果把职工看作是经济人则激励会侧重于物质方面,如果把职工假定为社会人,则在物质激励的同时,还会对职工进行适当的精神激励。但前提条件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分配方案必须得到绝大多数职工的基本认可,而且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如果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分配方案随意性大、变化快、差距大就不利于保护和激发绝大多数职工的积极性。因此,只有建立一个以和谐为前提,较为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和考核办法,才能降低因利益分配带来的不和谐、不稳定风险,才能确保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和积极性的进一步调动。

3.4 建立一个有序的工作协调机制有利于保护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在各种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建立一个有序的工作协调运行管理机制,将有利于保护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因为很多工作的落实和完成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密切配合才能落实完成,如果没有这种工作协调机制,在各项工作实施过程中就会出现责任不清,相互推诿,工作不畅,手脚忙乱等问题。正如职工说:“干活最多最苦最累都不怕,就怕计划不周瞎安排,上级一句话,可害苦了咱底下”,既影响了保护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又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难以确保安全生产和任务的完成。因此,在各项工作任务中,尤其是在急、险、难的工作中,要把保护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安排工作要周全,工作协调机制运行要到位。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进一步保护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总之,保护和激发职工积极性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就能有效地保护和激发好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单位、个人、国家来说都是俱兴。

参考文献

[1]李建邦.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陕西水利,2007(2):11-13.

[2]熊通成.306度考核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中国工人,2010(3):9-11.

[3]王艳秋.浅谈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96.

[4]任会周.关于事业单位年度考核浅析[J].科技风,2010(16):68-69.

作者简介:郭丽权(1962-),女,汉族,天津市塘沽区人,自1991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积极性职工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