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亚芳
一、新常态下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经济进入了新时期,处于新形势,发展模式和发展动力有所转变,应该认识理解新常态,来更好的顺应新时期、新常态。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更加趋于稳定,更多样化的增长动力。增长速度以前为高速,现今为中高速。经济结构变为了深度调整的方式,也就是调整了存量并且把增量做优,可总结为从增量扩能变为了深度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正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经济发展方式,以往是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如今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也有了新的增长点。可见新常态必然对当前企业发展带来影响。
进入新常态,给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经济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增长速度7%左右,无论从体量上,还是速度上,实际增量依然是可观的。
虽然经济增长更趋于稳定,更多元化的增长势头。我国实施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策略,这将有助于解决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加依赖于国内消费需求拉动,以避免对外部的出口依赖的风险。
本时期将带来发展前景的更加稳定,源于优化升级的经济结构。习近平以前三季的数据,即消费超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服务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比第二产业高、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能耗有所下降的单位GDP。从以上表现总结出经济结构“质量更好,结构更优”。政府的大力放权和简政,更加盘活了市场动态。由于企业注册登记制度的改革,前三季度新公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60%。
1,新常态下也面临着挑战:首先经济增速的挑战,我国经济从以前的高速增长,变为现在的中高速,这是新常态时期的一个特征,可以说我国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过渡或换挡时期。在2003至2007年间,这五年年平均增长了百分之十一点六,2008至2011年和2012至2013年,年平均增长了百分之九点六和百分之七点七,经济增长速度走势在向下,是新常态时期经济规律自身相互作用的呈现,也是我国资源有限和环境约束的结果。因此应把增长速度保持在一个区间,这个区间是合理的和符合经济规律的,这个十分必要。如果经济增速超出了这个合理范围,会影响市场预期,难以维持民生支出,经济基础会被撼动,全面改革的空间会缩小,社会可能出现不稳定局面。
第二个挑战是由于增长的动力有所转变,曾经我国经济是粗放式发展方式,新常态后,很快形成了新的增长动力,原有动力开始减弱。回顾从前,我国主要利用充足的资源和人口红利带来的廉价劳动力这些要素投入,造就了经济上的一些优势。现在这些优势已经慢慢减弱,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还没有发展成熟,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创新红利”和“体制红利”的作用。据统计国内生产成本近几年一直在升高,一些发达国家,甚至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比我国生产成本更低,更有优势。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比我国更具低成本优势。
第三个挑战是源自于以往传统的产业,呈现萎缩趋势,新常态意味着进入了新阶段,产业加快了优化和升级,这是新时期的显著表现。这个时期新产业和旧产业更替和交换,这个过渡过程,容易出现青黄不接。现今,一些重化工行业会出现产能过剩或者会产品价格下降,比如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有些市场也处于萎靡状态,比如房地产,汽车市场,汽车的销量增长速度在放慢。与此同时很快崛起了一些新兴的产业,但在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下,如不够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技术水准达不到或行业领军人才不足等原因,短时间内还不能对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另一个挑战是经济增速,正在开始放慢,增长动力有所转变,同时传统产业的规模变小等,这些现象说明了一些隐性问题的存在。如,就业。传统产业类型通常为劳动密集型,现在出现了“机器换人”的热潮,如何扩大服务业是需要考虑的,依靠其加以吸收。在长期运行新常态中,我们将发现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重大挑战等。
挑战看似沉重,只是一个新的发展的内在潜力也蕴含其中。我国发展依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拥有很大的弹性,潜在的动力,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经济增长的一些新形式正在加速形成。只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就能使潜能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使各种可能的风险和挑战得到解决。新常态无疑会对企业的持续成长方式带来启发和思考。
二、新常态下的创业型企业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出现大批创业活动,创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社会各界不断深入研究创业企业,创业型企业是指处于创业阶段,高成长性与高风险性并存的创新开拓型企业。不是中小企业就一定属于创业型企业,也不是高科技企业一定为创业型企业。大企业集团也有再创业行为,只是一般可以自行解决这种行为。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有些已然超出了创业阶段。
相对于成熟阶段的企业,创业有着它自身的特点:一是创新性。企业通过创新来寻找新机会,获得新市场,是其他企业和经营者没有寻找或开发的,吸引新客户,或资源以新的方式分配。创新性的特点反应了企业注重新的想法,对创作过程有所倾注,并由此产生新的产品,服务,流程或技术。其次,机会导向性。指的是创业活动善于寻找和抓住机会,并且瞄准机会后充分利用,最终发展机会并产生经济成果的行为,还具有使得好的想法和创意很快转变为现实的特点。第三是具有动态性。一方面,这类企业注重创业精神,随着创业规模扩大和业务的增多,会使创业行为不断延续和加强;另一方面发现机会和利用机会是一个动态过程。第四,创业企业会主动寻求和拓展市场,并且积极定位适合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然后主动和勇于承担风险。
基于创业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时新常态下一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对创业企业的发展路径有新的启示。
三、新常态下创业企业的发展路径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中国“走出去”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中国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常态下创业型企业可有一些新的发展路径:
1. 发展循环经济 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从传统的开放式线性发展模式转变为闭环式循环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战略将被推行并加以实施。它只能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实现;从消费到储蓄的变化,企业要选择可持续发展路线,从以往的高能耗,高污染的消耗型发展方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健康持续发展路线。发展循环经济,有三个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的‘3R原则。企业发展应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资源循环往复,重复流动的过程,消除了保护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之间的矛盾,做到生态文明。
那么不论何种行业和类型的创业企业都应发展循环经济。
2. 技术创新 企业的主要因素,比如资源型的企业—由于自然资源呈现出愈加减少的趋势,它和其他要素不同,不能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因此,资源型的企业应加大投入人力资本,物力和各种技术因素,实施科技创新,改善体制机制,盘活运行机制,不断提升技术创新的水平,创造竞争优势,提升自身效率。
首先,健全和完善关于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二是加大核心技术的培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三是加大投入,加强联合研究—产学研联合。四.产业链延伸战略。通过对产业链的扩大和延伸,企业渐渐的不再过于依赖资源。引入先进设备,初级资源型产品的深加工,深加工的现代化进程,延长产业链向精细加工环节,提升产品附加值是间接提高了效率和价值的资源利用率。在煤炭开采企业,例如,目前由煤转气,煤转油以及发展煤化工的一些大型煤炭集团,通过净化和回收利用煤气焦化厂排放的焦炉,发展并用于合成甲醇;苯加氢的精细制作又需甲醇的施放气,同时配套建设合成氨,尿素,醋酸,二甲醚等,煤炭深加工,资源整合的建设,延伸产业链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但也提高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有色金属企业的产业链将扩展到金属加工行业,提高高纯度金属,超细粉末金属,金属化合物,金属新材料等产品的比重,不断减少矿产品消耗,但显著地提高产品的价格。中国的资源类企业可以在同一时间,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生产链。简而言之,就是从市场需求出发,改善产品结构,努力实现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跨越;低附加值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单一化的产品向配套型转变;初级产品到成品或精加工制品转换,重点发展精,优,特,先进的产品,优化和升级资源产品结构,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提升资源利用率。
3.优化发展方式——从机会型多元化到战略型多元化。意味着从自发的发展方式到自觉发展的转变。
我国企业发展路径中自发式的发展方式有四个步骤:首先,第一建立影响力,开始创业。其次,利用影响力,迅速使其变的多样化。第三,尝试实施多元化一段时间,进行缩核,有限多元化,高品质的多元化。第四,经过有限的多元化,由其带来的益处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广泛的多样化。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在上述操作中,以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完成循环。每个国家,能源,大宗商品,农产品,货币不能独立自主,将带来核心通胀率不能在自己的国家进行控制,并且影响整个产业链,可能使产业链的波动幅度会越来越大,无法控制,因此必须让产业多元化,产业链化。各地利用产业链的西方国家,借助我国基础产品制造一些动荡,通过这种不稳定局势,从中获取利益,所以有目的的多元化战略是唯一的出路。创业企业更要顺应环境,优化发展方式,采用战略多元化来盘活企业。
总之创业企业应该改变路径依赖。形成战略不是由于事实,形成战略要因设计,深入分析西方企业可以发现,企业通过控制层层的产业链和使多个产业链之间形成互锁,创造优势,因此我国创业企业必须调整和形成新的路径,与时俱进,注重社会责任,将它构成企业的“软实力”,坚持软实力,对企业基因重组,最终在新常态下可持续成长。(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