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清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更好地提升该课程教育教学实效性,是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教师们长期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出发,着眼于事实、价值和功能三个维度,对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实效性,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教学实效性 三维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对于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强化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主课堂。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水平,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改革、发展与深化,提升教育效率。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实效性的具体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即为实际的功效或者是实践的效果,具体而言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相关要素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相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实现了科学优化,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显现,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实效性要求从三方面体现:
1.现实意义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学,提升大学生观察以及分析现实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用和价值
受教育者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可以更好的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促进正确的道德观、法治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
3.相关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实现共同价值观的分享,也就是发挥道德共识所具有的引导以及教育保障方面的功能:如社会沟通功能、社会交流以及社会利益表达和社会资源整合等,还包括对于个体生命实际价值的保障以及敬畏等。
二、发展现状
在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坚持着教书育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方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有目共睹,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20世纪末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思潮不断涌现,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已由显性强化向隐性消退过渡。
从现阶段教学实践工作看,很多教学方法和措施,客观上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功能的削弱和淡化。例如,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工具理性主义在实用化以及专业化还有技能化方面的教育过度重视,对于人文理性通识方面的教育往往被忽略;学生所应具有的班级集体观念在推行学分制以后,由于选课制度的施行被淡化,学生更加或者说只专注于个性化发展;学生就业理念以及就业实际去向在新形势下日趋现实和功利化。甚至有一种错误认识和倾向在教学上出现:认为既定的思想体系以及相关价值设定在思想政治具体教育内容方面不容改变,重构就更没有必要。致使教师仅能把关注点集中于更新教育方法以及形式上,忽视了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结构本身的研究和关注;忽视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础相对薄弱,具体表现于:
(1)對于实践教学方面的认识不足;实践教学无法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随意性较强,缺少有效的学分以及学时以及相关考核机制,形式化问题突出。
(2)教学保障方面相关措施难于落实,特别是经费保障问题难以解决,实践教学通常会应付了事,造成实践与理论出现严重脱节。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教学环节边缘化倾向较为严重。
三、相关分析
有很多因素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包含了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以及其他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也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教学相关的因素。如果从社会环境角度观察,社会环境因素必然会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以及社会政治思想还有相关品性产生影响。
1.现阶段,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逐步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变,由农业转向工业社会,由礼俗社会转向法理社会。这一过程必然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社会利益方式带来巨大影响,并有多样化以及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人们的行为选择以及价值取向都会受到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多样化以及负面影响的冲击,不同价值观间产生冲突的情况普遍存在,人们的价值标准出现模糊,市场经济条件下实利价值不断攀升,很多人的行为选择背离了自身真实的价值观,大学生中此类现象更加普遍,荣辱不知、善恶不辨、美丑不明以及是非不分现象大量存在。特别是一些大学生行为任性、过度强调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现象尤为突出,缺乏远大理想,漠视社会责任以及道德规范等问题和现象极大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2.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明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扩招政策实施后大学生生源成分复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多样化以及复杂化趋势明显,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难度不断加大。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教学工作主要是实施道德政治化教育以及理想化教育,这是基本的教学模式。过去此模式应用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为经济建设培养并输送了大批人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正在不断深入发展,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正在经历着极为深刻的变革,政治维度单一的教学模式会对积极发挥实效性带来负面影响,革新教育方法,转变教育模式的必要性愈发凸显。
四、三个维度的探讨
上述分析较为明确的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育教学在实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现实、价值还有功能三个维度,对如何在实践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1.现实方面
“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体教学工作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也就是以事实为基础,遵循客观规律,将科学性作为主要原则。实践中求真,即意味着对客观社会现实不回避的原则,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能照本宣科,被课本所局限,要把社会现实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注意把日常生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在一起。观念上求真,意味着要根据实际情况转变教学观念,参与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实现自身观念的不断更新,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断更新相关观念。在传授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抛弃不科学的教学理念,把过时以及教条和错误的教学内容摒弃掉。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在这一伟大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学工作需要不断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内容进行革新,结合新时期新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新特点对相关教育内容进行创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加学术语言的比例,引导学生透过各种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教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学术观点和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接受水平,实现既定的教学教育目标。求真对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而言,还应该不断发挥学科优势,有机结合大学生实践与教育教学活动,在生动性、时效性及对象性方面凸显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
2.价值层面
“求善”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而言,是其灵魂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任务以及目标是承担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属性以及内在价值。现阶段社会正在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价值观念以及文化模式体现了多样性以及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度明显提升,对于同一问题或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价值判断上会有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现象。如在大学生中拜金主义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学生受社会舆论等影响,没有正确的“金钱观”,贪图奢华和享乐,把成功的标准仅仅定义为有钱;把财富仅仅理解为享乐的工具,不能正确理解奋斗和努力的作用。舍本逐末、短效、消极、短视以及治标不治本的倾向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大量出现,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间的对立以及纠葛是其实质原因。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克服教育功利化趋势,有机统一个体价值以及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与工具价值,价值判断既应该满足现实条件也应该合乎道德方面的要求,脱离价值判断上的束缚,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要满足教学机智与教学理性的双重要求。课堂教学是各种教育活动中最稳定和最基本的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以及主渠道,必须强化支持并以制度作为基本保证。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变过去课堂教学过程中简单的灌输以及说教方式,以人文关怀对学生的合理诉求予以肯定;同时应结合时代特点,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利用师生互动以及案例教学等方法和方式对大学生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以及普遍存在思想问题予以解决。
3.功能层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相关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引导和教育作用。故而功能方面,侧重于“教育与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特点,集体情感、集体观念是该科目教育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对主导价值观相关功能进行学习和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相关教学活动必须体现引导和教育功能,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了《小时代》系列影片,对于影片所要体现的思想进行了剖析,课堂上学生纷纷发言,畅所欲言,一些学生表达了对于影片所体现的观念的认同,也有学生评判了影片宣扬的奢靡思想,课堂上辩论氛围热烈,观点鲜明,学生参与热情极高。通过辩论,学生们主流思想逐步形成,批判了影片中不切实际的奢靡生活,认为应该通过自身努力过上与自身实际能力相符的物质生活。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通过类似的案例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宣传正能量,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向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274-275.
[2]李腊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2.
[3]陈友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7).
[4]赵勇.以整合性变革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