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数据新闻节目创新路径思考

2015-05-30 17:35李政高有祥
出版广角 2015年15期
关键词:数据可视化电视媒体创新路径

李政 高有祥

【摘要】本文从关注话题、表达形式等方面对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做内容分析,重点考察数据挖掘和可视化表达给我国主流电视媒体新闻内容生产和节目编排方式上带来的巨大变革,以及央视积极开发大数据价值的创新意识和现实举措,给推动我国传统电视业的变革与升级带来的思考。

【关键词】大数据;电视媒体;数据可视化;创新路径

【作者单位】李 政,西京学院新闻传媒系;高有祥,陕西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西京学院2015年度校科研基金立项《大数据背景下的电视媒体营销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150108。

数据新闻是基于大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进而挖掘数据背后的关联和意义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新闻报道[1]。电视数据新闻则是以电视媒体为制作主体和播出平台,综合视听语言符号和大数据技术进行叙事化表达的新闻报道。

一、大数据时代电视新闻报道的新契机

在全球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将大数据视为一种高级信息生产力,提出大数据发展战略。2012年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将发展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全面强化未来信息网络安全战略优势。此外,英国、日本等国家也把大数据和云计算衍生出的新兴产业集群视为推动经济增长、优化国家治理的重要抓手[2]。这意味着,大数据不仅仅是对IT技术的颠覆性革命,更是一种全新的生存语境和思维方式,它开启了重大的时代转型。

传媒行业受大数据的影响更为直接。2014年央视《据说春节》《据说两会》等节目的数据新闻模式,就得益于百度、腾讯、亿赞普等大数据服务供应商为其提供的精准用户信息和商业信息。如“百度迁徙图”利用LBS开放平台和百度天眼进行数据分析,全程、即时、动态、直观地呈现中国春运的迁徙景象,让不少观众大开眼界。可以说,电视媒体对大数据的把握与应用既是技术层面问题,也是一种发展战略选择。对大数据价值的积累、开发和利用将成为传媒行业下一轮竞争的焦点。

二、央视《数说命运共同体》数据新闻的报道特点

2015年10月3日至9日,央视新闻中心整合多方信息源制作的七集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播出。该节目将大数据挖掘与常规新闻报道结合,使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数据可视化技术,使节目通过真实数据轨迹全景呈现。凭借新颖的新闻报道形式、极具时代感的动态图表,以及深度的大众思想评析,《数说命运共同体》获得了观众和业界的广泛好评。

1.文本内容的数据化使报道切入点更准确

数据是数据新闻的核心,媒体通过挖掘数据的方式展开新闻报道,可以在繁杂琐碎的海量数据背后,发现常规新闻报道中所不能体现的内在逻辑,有利于找准报道切入点,增加新闻可信度。在第七集《中国制造 您选啥?》中,节目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心目中认为最能代表中国的关键词进行数据分析,“中国制造”脱颖而出。节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中国制造的众多手机中有77%卖到国外,其中印度在2015年上半年就从中国进口了1500万部手机。这种以数据化形式呈现的文本信息内容比传统的画面和文字语言更生动,也使报道切入点更为精确,引起观众共鸣。

2.数据视听元素增多,呈现形式多样

纵观《数说命运共同体》七集报道样本,地图、条形图、三维动画、虚拟场景等视听元素明显增多,让观众清晰地了解复杂的指标和数据。在第三集《文化的旅行》中,节目用大数据抓取了围绕古丝绸之路的一张关键词图,主持人欧阳夏丹在中国的湖州、中东的迪拜与南亚的孟加拉吉大港之间来回穿梭,结合文字、色彩、三维动画和虚拟空间等视觉信息,给观众带来身临新闻现场的感觉,提高了信息图所要传达信息的感染力和丰富性,使新闻报道更具真实感和空间感。

3.数据来源渠道增多,数据挖掘意识和能力提升

数据新闻除具有新闻价值外,其蕴含的丰富数据信息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商业应用价值,这种价值往往需要精准的数据分析进行挖掘。在《数说命运共同体》节目中,央视在与亿赞普、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公司进行数据搜集、共享的基础上,还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数据中心、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组织和部门的权威数据库挖掘超过1亿GB的数据。仅为计算“全球30万艘大型货船轨迹”,分析比对的航运数据GPS路径就超过120亿行[3]。央视还通过央视网、央视官方微博、新闻客户端等社交类平台资源,增加数据库的多样性。可以看出,在经过一年多的深入探索后,央视获取数据的渠道逐渐增多,并由以往被动接受第三方提供的数据转变为主动开掘数据资源,挖掘大数据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4.新闻叙事活泼,表达方式更为人性化

作为中国影响最大、受众最广的主流电视媒体,央视的新闻视角长期保持着严谨、庄重、宣教式的风格。但在《数说命运共同体》节目中,借助最新视频技术,主持人欧阳夏丹“走出”演播室,在不同国家之间“穿越”,带领观众实时感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地理与风俗人情,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具体可感的数据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故事化的新闻播报风格更为活泼,呈现给观众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有趣。这种贴近观众的新闻自然更受欢迎。

三、我国电视数据新闻创新路径思考

央视的《数说命运共同体》通过精准的大数据信息和可视化的多媒体技术,为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我国的电视数据新闻总体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挖掘和处理数据以及推动二次传播方面仍面临不少问题。

1.尊重电视传播规律,推进技术合作,深挖数据逻辑,深化报道层次

作为电视新闻的表现形态之一,数据新闻仍需要遵循电视叙事的基本规律。数据本身没有意义,它是一种资源和工具,只有对其进行挖掘、统计、分析以及可视化处理并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从人的视角探索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对数据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实现传播效果[4]。

在《数说命运共同体》节目中,央视获取海量数据的渠道主要依托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以及政府组织,这也反映出央视自身在数据新闻报道中开掘和运用数据可视化能力的不足。换言之,央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用数据解释新闻,较少从数据中挖掘新闻。为此,业界可向外拓展并结合更多的新媒体平台,挖掘冰面之下的数据潜在价值,如层次数据、时间数据、关键词词云等都可成为电视的数据来源。同时联合国内外优秀的数据服务公司,加强技术合作,实现数据联动和资源共享,也是深度挖掘数据价值的有效方式。

2.将理性的数据分析与感性的可视化媒体相结合,丰富可视化表达形态

数据新闻的内核是冷峻的数据,但其外延却可以成为一种信息艺术。央视在以往的常规新闻报道中,用词枯燥无味,在广大观众心中形成一种冗长无趣的刻板印象,但《数说命运共同体》在丰富视听语言方面可谓极尽所能。如在第一集《远方的包裹》中,以整个亚欧大陆为背景,用金黄色光点的数据轨迹描绘出包裹的跨国旅途,并将300万名快递员穿梭在中国大街小巷派送包裹的场景用动态拖曳线条进行展示,形成一个信息丰富、极具美感的作品,让新闻报道变得通俗易懂。

3.建立与完善电视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回归受众本位

受众是新闻信息传播实现的归宿,也是数据新闻诞生和发展的动力,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和价值离不开受众的关注和评判。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的数据新闻仍多采用闭合式的叙事结构,与网络的互动性不足。为此,数据新闻应回归“受众本位”,尊重受众需求,满足收视期待,全面捕捉用户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建立健全包括视听率、满意度、市场份额以及广告价值等方面的评估体系。如英国《卫报》践行“开放新闻”的理念,将受众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文字、图片、视频新闻进行整合,据此不断更新报道内容,使用户主动参与数据的建立和共享,从而扩大新闻产品的传播和应用范围。

央视《数说命运共同体》节目是在大数据浪潮冲击下推动电视媒体转型发展做出的有益探索。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央视以创新的意识和变革的勇气去拥抱大数据,积极开发大数据价值,引领了国内数据新闻发展的潮流。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大数据上如何谋势布局,将是对我国电视人智慧与见识的重要考验。

[1]宋素红. 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的完胜?[J]. 中国记者,2014(8).

[2] 张茉楠. 发达国家如何布局大数据战略[EB/OL].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608/c157278-27119291-3.html,2015-06-08.

[3] 张薇. 央视推出大型数据新闻节目 《数说命运共同体》[N]. 光明日报,2015-10-05 .

[4] 付晓光,曾祥敏. 数据新闻节目创新路径研究——电视媒体数据应用前沿分析[J]. 电视研究,2014(7).

猜你喜欢
数据可视化电视媒体创新路径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本科教学质量动态监控系统的构建
可视化:新媒体语境下的数据、叙事与设计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困境与策略研究
基于R语言的大数据审计方法研究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老龄化社会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反思与对策
自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挑战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