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
【内容摘要】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为学生设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新课程以来创设有效地课堂教学情境一直为教师所追求,然而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过程中却总是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具体事例说明“过情境化”对于渗透数学本质知识的的影响。
【关键词】数学教学 过情境化 本质知识 影响
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为学生设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然而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过程中却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有的情境没有生活真实性;有的情境只是一种看图说话毫无数学价值;有的情境与教学目标脱节,牵强附会!
下面谈谈另外一种“过情境化”对于渗透数学本质知识的的影响。笔者在这里所说的“过情境化”指的是那些“事例叙述大体正确、操作过程也较规范”但是却因教师的某一句过度解读、某一个过度操作要求而使学生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和认知的情境。
一、组成集合的元素要能站起来!
曾经在中学听过这样一个事例:孩子回家与数学家父亲叙述在校学习集合的概念。父亲问全世界的男人可以组成一个集合吗?孩子说可以。父亲又问全世界的土豆可以组成一个集合吗?孩子说不可以!父亲不解,为什么不可以?孩子说全世界的土豆不可以“站起来”!父亲诧异的问道:能不能组成集合是看“站不站得起来”的吗?孩子说是的,课堂上老师举例“男同学站起来”、“女同学站起来”,他们都能组成集合。
玩笑一带而过,但数学课堂中凡此种种“过情境化”而带来的“引喻失义”、或者“引喻失当”的现象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以上例“集合概念”的情境创设而言,教师的引用无可厚非,教师想向学生叙述的是这些“站着的男生”、“站着的女生”就是一个个集合,想强调的是“男生、女生”而并非“站”的动作。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因为教师提供的两个事例都具有“站得起来”的共性,所以他们会以为集合概念的本质是“站得起来”。问题就出在教师对于概念的内涵没有进一步挖掘,对于概念的外延引用又“客占主位”,举得例子是同属性的,都具有“站的起来”的特性,所以会引起学生的误解。因此,在创设此类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举例、引导学生多辨析:“站着的男生”可以组成一个集合,“坐着的男生”也可以组成另外一个集合,“停车场里的汽车”、“躺着的小猪”、“河滩上所有的石头”也可以组成集合。这样就不会产生“形象直观生动的情境”反而弱化集合概念本质含义的现象。
二、这些不是“平均分”!
在“认识分数”的课堂上有这样经典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
师:把一张正方形纸片看作1,那么正方形纸片的一半是……
生: 1/2 。
师: 1/2,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对折一下。
师:怎么对折?
生:如下图
师: 1/4呢?生:把 1/2的纸片再对折一下。如下图
师:对折就是平均分。
环节二:
课堂巩固环节:如果一个图形的1/4是
问那些图形是它的原图?许多学生回答2,4,5这些不是原图(如下图)!
问为什么?学生说这些不是平均分,因为不能对折!
教師往往觉得非常奇怪:在前一环节过程中,学生不是已经懂得了利用平均分产生 1/2、1/4的分数概念了吗,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已经完成了,而后一环节回到直观感受反而不会了呢?其实教师自己不明白的是,在这一个反复“对折”的过程中,只是让学生理解了“对折”可以产生平均分!“对折”的结果是“ 1/2 ”,再“对折”可以产生“ 1/4”,而不是充分感受“平均分”产生“ 1/2 ”、“ 1/4”的过程,因为“平均分”并不依赖于“对折”!教师自己对概念产生的必要性理解不透,对概念数学化构建的过程体会不深,使情境的创设过于强调“对折”反而弱化了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理解。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展示产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比如说:没有平均分的对折会怎样?除了简单的几何图片之外又还有哪些现实事物可以作为“平均分”的载体?北师大教材在课后中就
设置有“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3段、5段”;填涂图形(如下图) 的1/3等这样一些不能用“对折”解决的“平均分”问题。教师应在课前就好好去理解、去运用,从而让学生对“平均分”有更深刻的理解。
结束语:
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要创设那些新颖、富有创意、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要注意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特色的问题情境;要注意创设与探究内容紧密联系而又贴切的情境。情境创设不能只注重表面的热闹、浅层次的理解,更不能让“过情境化”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本质的学习及数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2]裴云姣. 它们不是“平均分”[J];小学数学教师,2013.06
[3]陈爱秀. 数学概念教学中问题情境预设的策略[J];上海中学数学,2012年Z1期
[4]孙娜.开展小学有效数学活动的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