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的阅读能力

2015-05-30 11:49郭江华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例题直线图形

郭江华

【摘要】 现在一些学生教师读题大多数可以理解题意;但是一到让学生独立完成时,往往错误不断的现象。可见我们的学生在阅读意识、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方面的现状和不足;从而要加强阅读意识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能力的培养等细节的落。

【关键词】:数学阅读  学生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学科,更是一门语言学科“社会数学化”正在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一些产品说明书、“非典”疫情走势图、股票信息图、手机费的明 细帐等等都需要数学的阅读。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习过分依赖于老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导致的,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究,总结了以下几点有效阅读教材的“阅读”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一、数学阅读特点  许多学生自学能力差,认为数学阅读很难,这是由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决定的。

(1)语言抽象性与内涵丰富性。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将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互相结合, 或互相转化, 以达到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例如, 阅读“∠A 与∠B 互余”时, 应很快想到∠A + ∠B = 90°. 读到“∠C + ∠D = 180°”时,应很快想到“∠C与∠D互补”. 在初中《几何》中的几何“文字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难就难在很多学生不会将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例如:证明: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解此题时,需先画出图形, 写出“已知”、“求证”, 也就是将文字语言转化成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 能正确完成这种转化,此题也就完成了一半

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抽象的语言通过图形语言更形象更直观转化为用自己的语 言来阐述问题。

(2)逻辑严密性与思维严谨性。  在數学阅读过程中,必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数学术语、数学符号,并能根据数学概念、规律正确性,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要求记忆、理解、抽象、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例如:在教学《命题,定理,证明》这一节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行判定,平行性质的知识,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见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P20-21),通过阅读,弄清证明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通过证明过程,培养推理技能,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二、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 ,让学生学会阅读  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去。有些教师常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打开课本,学生也只有在作业中碰到问题时才翻开数学课本,缺乏数学阅读的习惯。 这种状况减少了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的机会,有时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数学阅读往往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我在教数学的过程总结了有关角学生阅读的方法

一是需要动手,在进行数学阅读时,有时需动手画图,有时需动手演绎,有时需动手作注释、作记号等. 如,找到新的知识点并画出,重点内容画上重点符号,有疑问的地方画上“?”

二是着重研读例题,结合新授知识能仿例题做练习,从例题中寻找本节知识点的运用方法。如研读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例题:书写格式,步骤及每步的依据,与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不同之处。

三是推敲文字   :数学阅读要认真细致,它必须精确到每个字、每个符号。从而达到“内部语言转化”的目的。学生在读后,要利用语文阅读中的“找主干”、“缩句”方法,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此方法适合于学生阅读应用题、概念、法则、公式理解题等。 例如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若忽略“外”画出的直线与已知的直线是同一条。2“有且只有”表示存在性和唯一性忽略任意一条都不能准确把握其的内涵。

四是图文结合。  由于现在多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是盲目的读,不能通过画图使抽象语言具体化,形象化。不理解题意,分析不出解题的思路,所以教师引导让学生读每一句话,对已知条件加以思考,得到部分结论,并写在旁边或标在图上,逐步推理,得到基本结果,为全面理解题目预作铺垫。例如,解决方程与不等式的问题,把方程的根的问题看作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处理不等式时,从题目的条件与结论出发,联系相关函数,着重分析其几何意义,从图形上找出解题的思路。这样利用画图可以做到数形结合,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加深理解,感悟新知。

五是前后联系,通过对比来认识新事物。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增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实现从机械阅读到意义阅读的转化,真正增强阅读效果。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阅读时要注意这样的联系,类比解方程的步骤学习解不等式的步骤。同时又着重强调了解不等式与解方程的不同之处。充分发挥正向迁移的作用,起到很好的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才能学好数学。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从“不会”到“学会”,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例题直线图形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画直线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