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娟
【摘要】长期以来,中职电工电子教学的片面性导致学生不能把理论和实践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实际动手能力很差,毕业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影响本人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学校发展。本文以中职院校的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为例,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探讨行动导向法在其中的应用。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 电子电工教学 中职
行动导向法起源于德国,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理论的一种新趋势,被誉为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之一。行动导向法的核心是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掌握学习方法。以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为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入行动导向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确定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习目标
能力为本位是指在行动导向法下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都是以提高自身能力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学生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储存记忆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是知识型的。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专业能力是指技术和业务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学习和时间过程中锻炼积累得到的。社会能力是指社会交往、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组织表达、勇于承担责任的能力。方法能力是指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当劳动者具有了这些能力,即便环境变更、职业变化,他也能很快的适应,掌握新的技能和学习方法。行动导向法正是调动学生通过脑、手、口去学习,以全面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追求学生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共同发展。通过分解电工电子类职业行为即可获得电工电子类课程的各项目标。以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为例,要熟识电路中的电子元器件和电气符号,会进行电路分析;对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磁路和变压器、电机及其控制、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进行熟练地运用和相关的操作。
2、编排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
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对学生评价的时候要突出全面性的特点,这是由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的。但是,目前,多数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仍然使用着传统的学科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职业工作的需要。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内容编排采用的是平行结构。这种结构在宏观上各门课程按照平行关系展开,微观上内容也是按照学科结构平行展开的。这种结构导致整体知识被分割开来,尤其是理论和实践内容严重脱节。这种课程体系也是目前职业教育改革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行动导向法下的课程内容编排采用的是“串行结构”,知识内容按照学生认知、工作顺序、工作过程等经过归纳整合后采用串行连接。这种结构实现了理论和实践内容的集成化,也实现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相统一。行为导向下的教学内容是以项目任务为中心按照工作顺序进行整合的。对于电工电子类课程来说,教学项目应该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电工电子类课程的初级应用实例用到的知识点少、理论要求程度浅,通过简单的实验电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选择好课程内容以外,如何安排项目之间的顺序也是行动导向法能否成功实施的一大难点。因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基本都是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回到学科体系的老路上,所以在安排项目之间关系的时候要尤其注意。按照实际应用的经验把这些知识点分散到各个项目的学习中去,这样就可以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用较有趣味性的实验实践内容激发学生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边做边思考,很快就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牢牢记在脑海里,融入电工电子课程学习的世界。
3、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假设为信息加工过程,也就是感觉的变换、简单、加工、存储和使用。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过程也可以看做是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即动机阶段、知识获得阶段、保持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行动导向法设置了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还可以掌握实践技能。
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行动导向法的教学过程一般可以由以下四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学生感知阶段。以往的教学模式是先理论后实践,而采用行动导向法后,让学生先实验,观察结果。这种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思考实验现象的同时获得了新知识。第二阶段是教师教学部分。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认知水平掌握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引导的作用,以此突显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讲授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讲解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三阶段是学生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活动的信息。第四阶段是学生获得经验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些获得的经验对学生以后从事职业工作具有宝贵的意义。对于电工电子类课程,在完成每个实验之前,教师切忌告诉学生自己的方法和经验,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自己去体会实验的目的和方法,最后再去与老师的方法作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增强了内心体验,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协作关系、咨询关系,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行动导向法自使用以来之所以能被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专家认同和称赞,是因为它对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行动导向法进行分析并在实际教学当中运用,为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何家梅,关于中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9)
[2]蒙俊健,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职业教育研究,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