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云
摘 要:目前,中日交流日益频繁,在经济、文化与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联系逐渐增多,在此背景下,日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关于日本流行语类词缀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对日本流行语类词缀的特点及其内在演变机理进行了研究,旨在全面掌握日本流行语的意义。
关键词:日本;流行语;类词缀;特点;内在演变机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日本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于此类转变的直接体现便是流行语。日本流行语在其国内有着普遍的应用,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能够了解日本现代社会的发展。但对于流行语的认识要具有全面性,因此,本文对其类词缀的特点及内在演变机理进行了研究。
一、日本流行语类词缀的特点
1.类词缀
类词缀主要是指对自由语素进行自由地运用,此类语素具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通过语义的虚化,并与其他词语进行结合,从而实现了新词的创造。现阶段,关于类词缀的研究虽然广泛,但主要侧重于英语、汉语等,对其研究的成果较多,其论述也较为深入。
关于汉语的研究,语素中很多属于类词缀,但其有前缀与后缀之分;关于英语的研究,主要内容为英语类词缀的生成机制,具体内容包括隐喻、转喻与词汇化等,三者对于英语均有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英语类词缀的发展。
通过对类词缀的研究,发现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虚拟化,体现在其语义方面;其二,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其形式方面;其三,较强的类推性、粘附性与能产性等。[1]
2.日本流行语类词缀
现阶段在日本,流行语在不断更新,对其创造的速度十分惊人,通过研究,日本流行语基本源于类词缀,因此,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当自由词素经过词法化后,会逐渐演变为纯词缀,而自由词素与纯词缀间的转变会经历不同的阶段,这一阶段便属于类词缀。类词缀中的语素语法化程度有所不同,其中程度最低的为接近自由词素的类词缀,而程度最高的为接近纯词缀的类词缀,但前者具有较强的实在意义,后者的实在意义相对较弱。
日本流行语类词缀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其一,位置的固定性。如今,日本流行语的类词缀在位置方面较为固定,据调查,它主要位于词根的前面或者后面。
其二,功能的标志性。据统计,日本流行语类词缀在功能上具有明显的标志性,主要是指流行语的类词缀词性十分明确,同时词性较为固定。在流行语中这一特点最为显著的便是名词性类词缀。
其三,明显的能产性。类词缀出现后,能够快速地创造新词,因此,其构词能力较强,同时,它也能够促进同类词的生成,因此,其能产性十分突出。
其四,偏弱的变化性。部分日本流行语的类词缀在不同的年代,其词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某一类词缀,其出现时,可能是褒义词,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该词可能转变为贬义词,同时贬义词也可能转变为褒义词。例如,X子,它最初是指女孩的意思,但目前,它是指让人讨厌的女孩。
其五,词义的虚拟化。随着词语的发展,某些词的词义可能出现变化,此时的变化可能不明显,也可能是巨大的。[2]
二、日本流行语类词缀的内在演变机理
1.隐喻
隐喻对于日本流行语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日语中的鬼X,其意义是指疯狂或者超出一般的意思,因此,“鬼买”是疯狂购买的意思。此类类词缀的发展主要是凭借隐喻实现的。
日本流行语类词缀在隐喻方面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展开。
一方面,音同形同义异,此时的类词缀在语音、书写形式上具有相同性,但在词义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词义的转变主要是文化的演变造成的,词汇的意义逐渐具有了创新性与时代性。例如,殉职,原义是指因公而牺牲的人,但在流行语中是指失去心爱的东西。
另一方面,音同形异义异,此时的类词缀仅在语言方面相同,但书写形式与词义两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其中表现最为显著的是汉字词汇。例如,污蔑,原义是指渎职、贪污等,但演变后,在日本流行语中是指污食,即被污染的食物。
2.转喻
转喻主要是指转体概念与目标概念二者的转换,它主要是利用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代替实现的,它对于日本流行语类词缀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促进了词汇意义的演变,在具体的转换过程中,其意义主要是由事物的凸显性决定的。
3.类推
类推主要的作用是规范类词缀,将不规则的类词缀形式进行统一,主要的方法为仿造。类推类词缀可以在同一类型中运用,也可以对新类词缀进行构建。
综上所述,流行语类词缀具有诸多的功能,其对于日本流行语的泛化与创生有着显著的、积极的作用,大量的新词在类词缀的基础上出现,新词对于日语的结构、语法与词义等诸多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相信随着对其研究的日益深入,日本流行语类词缀的特点及内在演变机理的认识将更加全面与系统。
参考文献:
[1]邵文怡.日本流行语类词缀特点及其内在演变机理[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2(02):29—31.
[2]邓秀梅,徐 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日语流行语的类词缀现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168—170.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