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文 龚丽娟
摘要:我国是一个山区大国,山区发展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山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四大困境:一是丰富的山区资源,贫穷的山区经济;二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生态严重破坏;三是富了政府、富了企业,穷了农户;四是欣欣向荣的劳务经济,贫困萎缩的山村。在长期的探索中,湄潭走了一条以发展茶叶种植为基础,再发展茶叶等农产品加工和以茶叶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从而推进全县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
关键词:山区经济;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湄潭模式
一、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现实困境
(一)山区发展问题有重要性
时至今日,全球山区发展总体上仍处于经济相对落后、贫困相对集中的地位,边远、落后、贫困、封闭等成为山区的“符号”特征。我国是一个山区大国,整个山区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口所占的比重为56%,其经济社会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没有山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山区现代化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山区又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区、自然资源富集区,是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汇集区,是淡水资源的主要源头。如果这些环境破坏了,往往经过几代人也很难恢复,所以山区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基础。没有山区的绿色发展,就没有全国的生态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山地的生态功能,不仅是山区本身绿色发展的基础,而且是全国特别是平原区、经济发达区的生态屏障。山区生态环境又是极其脆弱的,一旦破坏,不仅难以恢复,而且影响到山地环境的稳定性。因此,山区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在我国具有特殊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政治意义。同时,山区又是中国贫困人口聚集的主要区域,而且由于自身反贫困能力不足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山区人口反贫困的结果是,其生态系统不断遭到干扰和破坏,山地灾害有增无减,山地环境不断退化,这就体现了山区总体上不富裕的状态,不仅影响着山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山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也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山区发展面临的四大困境
从山区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部分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财政收入增加了,但由于收入分配机制的因素,山区民众并没有富裕起来;甚至,少数山区的民众也富了起来,但由于发展路径选择的偏差,生态未能得到有效保护。综合起来看,山区在多年的经济发展中面临四大困境。
一是丰富的山区资源,贫穷的山区经济。以贵州为例,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贵州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门类齐全,且成矿地质条件好,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已发现矿产123种,76种已经探明储量,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煤炭保有储量达549亿吨,居江南各省区市之首;铝土矿质佳量大,保有储量4.24亿吨,居全国第二;贵州是全国富磷矿最多的省份,富磷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全省已查明的黄金储量在150吨以上,居全国第10位。贵州虽然有丰富的山区资源,但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全国后列,1978年贵州人均GDP为175元,排全国倒数第一,通过了30多年的发展,2011年贵州人均GDP虽然上升至16413元,但仍然排全国倒数第一,比倒数第二的云南差2624元。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快速,生态严重破坏。山西也是一个以山区资源发展为主的地区,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牛仁亮介绍说:山西的资源型经济是粗放型的、初级化的,万元GDP耗能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污染则以二氧化硫为例,它的排放也是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生态破坏相当严重,每采一吨煤要破坏2.48吨水,目前为止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
三是富了政府、富了企业,穷了农户。一些资源富集山区依靠资源开发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同时也造就了若干的亿万富翁,但在地方财政收入和企业富裕的过程,并没有实现农民的同步富裕。以山西为例,2011年山西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260.57亿元,增长24.85%,跨越2000亿元大关。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01元,比2010年增长4736.25,增长18.2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6.6个百分点。这么高强度煤炭开采,并没有给山西人民带来富裕,山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排在全国的20位以后。因此,一些山区走了一条富政府、富企业和穷农户的发展道路。
二、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
人们普遍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走保护生态、走绿色发展之路,就必须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在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就我们对湄潭进行的调研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是矛盾的,保护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在长期的探索中,湄潭走了一条以发展茶叶种植为基础,再发展茶叶等农产品加工和以茶叶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从而推进全县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湄潭县核桃坝等村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种茶,然后逐将茶叶种植产业培育为保护生态和带动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茶产业已经成为湄潭的第一大农业收入产业,以2009年为例,在投产茶园12.5万亩的条件下,实现茶叶产量1.1万吨,茶产业产值6.16亿元,平均亩产值4928元,茶叶的综合收入达到了10.2亿元,占湄潭经济总量的4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99元上升为2011年的5841元,增长28.3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GDP的比例2011年湄潭县为59.12%,贵州为25.26%,湄潭县高于贵州33.86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湄潭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湄潭县走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湄潭县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养基地建设面积和规模。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不断提高农村“三废”的综合利用水平。二是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建立完善县域环境功能区划和基本生态控制线制度。实施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分区保护,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石漠化生态重建工程。三是大力推进产业生态转型。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工业,制定出台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生态化。
第二,以茶叶产业为突破口,打造生态产业。一是是茶叶生产专业化。形成“湄江-永兴-天城无公害茶海区”、“兴隆-抄乐生态茶区”、“洗马-马山-复兴-西河富锌富硒茶区”三大产茶区,进行茶叶的专业化生产。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特色优势产业迅猛发展,跃升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县形成了“茶、米、烟、畜、椒”等优质农产品支柱产业。
第三,以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发展绿色工业。湄潭县在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以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围绕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发展工业促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联度,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做大做实绿色工业。
第四,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发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打造休闲养生度假中心,着力打造休闲避暑胜地,精心设计“中国茶海·休闲湄潭”的主题旅游产品。“十一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5亿元,旅游业成为全县后续优势产业的潜力得到显现。
三、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湄潭模式的启示
第一,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是未来中国山区发展的路径选择。山区的经济发展道路如何走是理论工作者的实际工作部门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虽然专家学者在不断思索,各地区都在进行实践探索,但一直没有找到一条既能够兼顾经济持续发展,又能够保护良好生态,实现区域财富增加、政府财政增加、企业收入增加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并且农民能够分享更多成果的发展道路。换言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管是现有的经济理论,还是人们对经济发展过程的认知,即不少地区进行经济建设的实践,都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发展地方经济就要破坏现有环境,保护环境经济就搞不上去。湄潭县则走了一条通过茶产业这一既能保护生态,又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还能带动农民致富的道路,即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了实践的挑战,实现了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农民富裕、生态保护和企业发展的多赢格局,不仅培育了新型农民,形成了而且湄潭的农民文化。
第二,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是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深刻领会和富有创造性的践行。通过“绿色发展、富民新民”,湄潭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精神落到了实处,通过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建设发达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构筑和谐农村、不仅初步实现了城乡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口均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而且使全体湄潭人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了实惠,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第三,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表明。如果能够立足农业求发展,即使是欠缺矿藏资源、缺乏工业基础、没有大城市带动的农业县,也可以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也可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第四,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说明。如果能够真正了解和引导农村居民的意愿,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兼顾历史传统与现代化发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以高效推动社会主义新村建设,为农民建设起村容整洁、生活便捷、环境如画、安居乐业的人居环境。
第五,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湄潭模式说明。以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政绩观,是湄潭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坚持实事求是、以民为本、民生为重,致力于从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出发,探索具有地方特性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山区农业县完全可以化劣势为优势,走出一条成功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洪名勇.绿色富民湄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洪名勇.生态经济的制度逻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出版社,201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13JJD790022)。
[作者单位:李京文,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龚丽娟,贵州大学(北区)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