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苹
【摘要】随着素质教学的深入推进,小语教学的有效性不断体现出来,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问题,并就解决措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方法 手段 有效性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学不断在教育界达成了一种共识,加之在小学阶段很多地方都没有了升学的小学考初中的压力,各地的小学语文素质教学开展风生水起,十分丰富。很多教师将一些先进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通过对比验证,不断应用在教学之中。
二、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次位置还没有完全转变
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推进,很多教学理念的引入,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角的思想在一些小学语文的课程上已经落实,但是还是存在不少的地方没有转变这种思想,还是以教师的满堂灌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个被动学习的位置,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很难激发出来,只是疲于应付教师的各种造句、听写、背诵的作业和任务,从小就不断丧失对文学的兴趣,教学方法的转变对于一些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心中就是一种“只重其表,不重其内涵”的花架子,很多教师不屑于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认为对教学内容的落实还是需要学生多做作业,不断提高对课本的熟悉程度,这才是硬道理。
(二)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方法的形式,但是忽略了教学内容的本质要求
目前,各种教学研讨会、公开课等活动都在不断的提倡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针对性的引入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比赛、示范课的时候,就拼命的将课程设计出各种形式,引导式、案例式教学使得学生疲于应付,多媒体课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短片和图片,让学生看的是眼花缭乱,但在这些教师只是一味加大自己课程中的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只要是有点沾边的就用上,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最终的教学就是一种表演,一种作秀。但是很多教学内容实质就很容易被忽略,造成一种喧宾夺主的问题。
(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很多成为流于小语教学形式的帮凶
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课件做到十分精美,这也说明他们下了很大的功夫来做这件事,同时在提高学生兴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断将教学趣味化、形象化引入教学之中,对于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教师为了赶时髦,将自己的课程作业相对比较浮夸,这种过于空洞的课件。因此,不能将多媒体这种现代教学手段过度的应用在小语的教学之中,更不能只强调课堂的热烈程度,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本质要求。例如,有的教师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过程中,就用集成了背景音乐、动画、图片等全方位的PPT课件,教学氛围浓厚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整个PPT的播放之中,教师最本质的课文朗读却被忽略了,那么好的氛围,却缺少了课本朗读训练的教学本质要求。
三、建议措施
(一)针对小学生不同年龄、接受层度,注重教学的侧重点
学生在小学阶段要经历6年的学习时光,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多的一段时间,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教学的时间跨度较大,教学需要进一步分清教学对象的年龄层次,针对高、中、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因为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例如在小语一年级的《菜园里》这段课本的教学中,重点在14个生字的认识方面,难点在对一些瓜果蔬菜的认识方面,但是到了小语六年级的《詹天佑》一文的教学中,生词的教学依然存在,但是重点却更多的落在课本内容的理解上,这就是一些细节的变化,教师只有不断掌握住这些细节,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有力帮手
满足语文教学的要求,统筹现代的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加强课件与教学过程的贴合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定要遵循具体的教学环节,具体制作,每段语文课堂的讲解过程是都是一定自己的特征,在视频、图片、动画效果的选择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更加的科学实用,它的制作就是给了教与学过程服务,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要以课件的脉络为纲,同时课件中的一些图片也是引发学生思考互动的出发点,课件的制作不能只是一味将课本知识搬到课件之上,课本的编排主要考虑系统性、连贯性与互动性的结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这才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背景音乐、动画、图片等全方位的PPT课件,更加需要有对课文朗读训练的实质性过程。
四、结语
对于第一课时的思考、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等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尝试,有效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维娅.探寻“读”与“写”的理想“交汇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的策略谈[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下),2015,09(02):65-66.
[2]江西省教委教研室学科试验指导小组,何雁,等.抓好教材试验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江西省高中语文新教材试教工作阶段性总结[J].江西教育科研,2015,09(0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