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光兰
[摘 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以创新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来实现。中职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职教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142
1 创新能力和创新教育的含义
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凡是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独立地“发现”未曾学习过的化学知识经验,能对某一化学问题及现象提出新颖的见解、思路、方法或设想,独特地、具有说服力地修正或者批判某些公认的观点或认识,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新问题,独立地设计、完成新颖的化学实验以及解决新问题等,都可视为化学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具有“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早在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的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可能找到独立思考问题的思路。只有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对化学知识及其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有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欲望。化学教师可以借助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发光、发声、发热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产生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如金属钠与水的反应、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氨气的喷泉实验、瓦斯的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但这种好奇心与兴趣是学生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起到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果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如讲述黑火药的发明,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著名的化学历史;然后重点介绍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地域优势,以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来引入青海盐湖集团、藏格钾肥、青海碱业、五彩碱业、西部矿业、庆华集团等一大批化工生产企业,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祖国的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3 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育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释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于教师、不盲从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中职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但在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上还不成熟,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别人瞧不起自己。在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和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平等性,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习相对差的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样深厚,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开采、挖掘。教师不能只关注学习好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中下学生的培养,要善于发现其优点、特长及创新的潜能。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表扬,不讽刺挖苦,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大展雄心,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品质和学习精神。
4 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实验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只学会操作,而是要求学生熟悉实验原理,突破教材框架的限制,不受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设想,寻找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要让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在实践教学主渠道上得以真正落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引入概念,通过实验得出规律,通过实验检验猜想,通过实验发展新知。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获得感性认识,引导他们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归纳、判断等方法来认识问题的实质,掌握规律,完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特点,自行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实验装置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再比如,在进行酸碱滴定测定混合碱成分分析实验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指示剂来确定终点,如可以选甲基橙—甲基红,也可以选择溴甲酚绿—甲基红,教师先不告诉选哪种指示剂,让学生自己根据滴定曲线去找合适的指示剂,让学生自己做主独立完成实验,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发挥。对实验方法的改进要加以提倡和表扬,在此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创新而且学生更能理解实验的原理所在。
5 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有趣味而且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戴安邦先生说过;“只能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的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继续坚持教师创造性地教,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学,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性因素和学生的创新潜能,找准结合点,使创造教育扎根于课堂,扎根于实验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机会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扩大学生的创新视野,对发掘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養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创新教学的目标不应该是某个问题的结论,而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的创新,思维品质的优化,甚至产生直觉,形成非逻辑形式的思维方式。创新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教师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状态,使学生自主创新地主动学习和发展。教师似导演,教师像引路人,教师应是“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学生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
参考文献:
[1]何渝庆,杨先昌.化学教学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
[2]关甦霞.教学论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旷英姿.化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