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朋雪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理应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也应随之增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幸福感反而有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及其内容的解析,希望从中得到些许启发,以加强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不断提高幸福感。
[关键词]幸福;幸福观;启示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129
1 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定义为“人的灵魂的各有逻各斯的部分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1]从定义中看出,合乎德行是获得幸福的首要前提,若没有良好的德行,得到的幸福就没有意义,甚至变味。德行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理智德行,二是伦理德行。在很大程度上,伦理德行是低级的、低层次的,主要指人的欲望活动;理智德行则是德行中最为高贵的部分。只要人类活动是合乎德行的,得到的幸福就是最美好的幸福,是人间至福。然而这两种德行必须相互统一、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效用,才能拥有人间至福。
2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内容
2.1 幸福是最高的善
在对亚里士多德“幸福是最高的善”阐述之前,应先对“善”的含义作以区分。通常,大多数人认为“善”无非是好的方面,与“恶”和“坏”相对,多用狭义。亚里士多德所指的“善”是指事物的效用,對其应从广义上加以理解。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指出,在宇宙中,一切事物均有目的,只不过目的各不相同,例如,树木向更深的地下扎根是为了养分,眼镜蛇突然发动攻击是为了自卫。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有不同的原因,各种事物不会平白无故的存在,它们都因某种目的而存在,这种目的便是至善。人们在追求到最高的善之后,又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人生最终目的。
2.2 幸福是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并不是来自神的恩赐,而是人理性,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简单地讲,幸福需要践行和追求。
2.3 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对理想的城邦做了设计,城邦也应是至善的城邦,设计的制度是公正、正义的。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并未仅仅停留在某一个体幸福之上,同时,他也关注整个城邦的幸福。由于城邦之中的人应是至善和合乎德行的,那么,城邦由众多至善的个体组成,城邦也应是至善的,这是他心目中的城邦,在理想的城邦中,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是何种关系?对此,他仍然主张整体主义,这两种幸福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在功利主义看来,整体利益、社会幸福是以组成社会所有单个成员的利益总和。社会利益仅仅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只要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终也会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幸福的个人是组成幸福城邦的前提和基础,不过,在他那里,城邦的幸福高于个体幸福,因为一个至善的城邦更让人敬仰,生活在善的城邦中的人们也觉得那是种荣耀。他虽肯定集体的幸福,但并未忽略个人幸福,他尊重个体的幸福自由。只是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个体幸福要为集体幸福做出牺牲和让步,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圆满。他的幸福观,对个体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城邦依然如此。
2.4 友爱是幸福必不可少的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生活、友爱和朋友都十分重要。他觉得友爱是一种德行,是处在社会共同体之中的人们所必需的。一个人若没有朋友,他的生活将无法想象,他也就失去了个体生存的基础,缺乏友爱和朋友的生活注定只是孤独,他的人生注定留有遗憾,将不会圆满。
亚里士多德对友爱作了分类,一类是从动机方面出发,将友爱分为三个小类:①是以有用性作为标准,对自身有用的就是朋友,无用者便不成为朋友,这叫感情投资。②是以快乐与否为标准,快乐是他们相处的目的。当两者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心理上的愉悦时,他们很快就交往起来,建立联系,因为他们快乐。③是真正完美的友爱,这种友爱超越前两种,朋友就是真心、平等相待,以真心报真心,友爱建立的基础是善的人,基于真心和情感,这样的友爱更长久。第二类是以双方身份、地位等划分:①平等的友爱,交往者之间平等对待,互相珍惜彼此友谊,共同维系;②是不平等的友爱,往往受到身份、辈分、等级的影响,例如领导与群众的关系,这种友爱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应追求一种以善为基础,平等的友爱,拥有真心朋友,才能过一种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
2.5 思辨生活是最高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就是中道,在事物两端寻求平衡点,做到恰到好处,是追求幸福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但他并不止于从个体的行为上去做分析,他对幸福作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人的行为层面上升到思维层面。他认为,思辨生活是人类最高的幸福。
他对思辨的特点做了如下分析。
一是思辨是人类特有的本性。二是思辨具有自足性。理性、智慧的人,可以自己进行独立思考,无须外人、他物帮助,个体只需维持生存即可。三是思辨就是一种目的,并且具有连续性。四是思辨能给人带来纯洁的快乐。五是思辨的生活需要闲暇。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幸福始终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若只是一直向前,却错过头上的星星和脚下的小草,这样的生活注定不是幸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需要闲暇,思辨的生活需要闲暇,停下脚步,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思考,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总之,合乎德行的幸福是,人们要通过德行控制自己,去追求一种善,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中道原则为人处世,正确处理好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他的幸福观是积极有益的幸福观,为后人探求幸福提供有益参考。
3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对我们的启示
任何一个东西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也不例外,有一定的缺陷,但我们对于亚氏幸福观探讨的最终目的,渴望从那里得到启发,为己所用,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3.1 幸福在路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幸福的获得,要积极行动起来,这对当今人们获取幸福极具借鉴意义。
3.1.1 为了幸福而不断奋斗
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取。早在革命时期,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为了新中国的胜利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号召,这些话语仍不过时,对于今天正在追求幸福的人们仍具价值。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作为一种积极幸福观,需要人们认真对待和把握。当今社会,极具变化,社会结构更为复杂,人们生活成本提高,压力与日俱增,人们往往疲于奔命,更多的提高物质基础,而忽视对幸福的追求。人们不能因为心里恐惧而不敢尝试,不能因为困难而止步不前。就像亞里士多德强调的那样,幸福的获得就是一种现实活动。幸福的获取不仅是口号挂在嘴边,而是吹响战斗的号角,去战斗、去拼搏、去争取,到那时,幸福就在眼前。
3.1.2 享有幸福重在体验过程
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无论艰难困苦,还是快乐愉悦,都需要放在同等位置,平等对待。提出享有幸福重在体验过程,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其实,结果和过程同样重要,只是在追求幸福时将关注的重心放到正确位置,事物未结束前,多关注过程,这样的幸福更有意义。
3.2 要正确处理好物质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物质条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幸福作为人们追求的最终目的,但二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需要做进一步探讨。在认识物质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幸福的时效性问题。
3.2.1 正确认识幸福时效性是处理物质财富与幸福关系的前提
人的需求欲望符合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个体某一需求而言,达到顶点时,会呈递减趋势;对人类整个过程来说,人们需求不断提升,档次不断提高,呈递增趋势。
3.2.2 把握幸福的规律有助于处理物质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幸福具有自足性,幸福一旦获得,就不会增加或减少,他指的幸福就是一条直线的终点,达到这一点后,不会再递减。然而,通过经济学来分析,幸福的分布规律,呈倒U形曲线,在幸福感达到最高峰之前,呈递增趋势,达到极值之后,呈递减趋势,这种分布规律对人们正确认识物质财富与幸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追求幸福有无规律可循,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给出答案,幸福的感受度该如何评价?美国的萨缪尔森给了一个公式,即幸福=效用/欲望。由此可以看出,幸福大小程度与欲望成反比,与效用成正比,若欲望一定,则效用越大,幸福度就越高。然而事实是,因为效用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因时因地都在变化,主体不同,感受就不一样。效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想提高效用,以此来增强主体幸福感,还要处理好许多事情。若效用一定,欲望越少,幸福感就越强,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尤为重要。
在了解两个规律之后,我们知道,虽然物质财富作为基础,但过多的金钱并不能提高人们的幸福,也买不来幸福,这正好应了“金钱不是万能的”那句话。面对人们幸福感下降,人们更应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非物质性的层面上来,以此来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提高对幸福的感受和认识,才能生活的更幸福。
3.3 幸福的尊严
界定幸福,就涉及幸福的评判标准,即幸福的尊严问题。温总理曾说:“要让人民有尊严的生活。”可见,尊严对人的重要性,同样幸福也有尊严。所谓幸福的尊严是指幸福的获得不失幸福的身份,体现对幸福尊重和敬畏,幸福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权利争取和享有。幸福在于争取,而不在于施舍与恩赐。平等、有尊严的幸福,才是高贵的幸福。不因为了幸福,向邪恶、肮脏、卑鄙低头,更不能为了幸福,出卖肉体和灵魂,这样得来的幸福,注定没有意义。在幸福面前,我们要好好珍惜,站的笔挺,抬头挺胸,心怀对幸福的敬意。仔细品味幸福,品味人生。
参考文献:
[1]汪子嵩.希腊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