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素琴
个性化习作是指一种宽泛意义上的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即能正视自我、珍视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且能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话和喜欢的表达方式展示内心的真心话、真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的习作。那么,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切实使学生的习作表达、体现出个性呢?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让学生积极主动并且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或从事某项活动,那么就得激起他们对这门学科或这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写作的欲求,感觉到写作是快乐的。因此,每次作文课,教师应充分做好写作前激发兴趣的准备,为学生创设一个写作氛围,使他们渴望与人交流,有话要写,有理要说,有情要抒。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我能坚持五分钟”这个题目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PK。先用抽签的形式选出小组比赛的顺序,然后两两小组比赛。各自成员自成一列,两列人员一一相向而站,右手伸直,手心向下,在手腕上方一只笔,坚持五分钟,看那个小组坚持下来的人多,凭此评出第一、第二、第三名,并给予小组成员适当的奖励。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体会自己坚持过程中的感受,并注意观察周围同学的动作、神态。经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从而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素材
教师可以采取开展各种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
作文是学生经验的再现,是学生积累的展示,是学生生活的描摹,是学生思想的表达。没有语言积累,没有生活经验,没有心灵感悟,是无法写出有个性、有真情的文章来的。为此,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加强阅读,增加积累,积累素材。
所以,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如学校开展“大阅读”活动,让孩子做名言书签、集剪报、写感言等;为了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可以结合学校开展日常活动———“拔河比赛”、“跳绳”、“母亲节”等。在活动中,每个学生学会了亲身观察、感悟、思考,学生,激起写作欲望,写作时自然就会体现出个性。
三、充分利用教材,巧借文本練笔
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特点,不拘一格,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练笔,最大程度地彰显学生的个性。
1.借助课文插图,进行看图作文的观察练笔
我们现用的语文教材插图精美,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文本中的插图为语文课堂进行随文练笔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从而展现出学生习作表达的个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有条理地理清图画内容,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会降低练笔的难度,又会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
2.续写课文“连续剧”,培养品文合理想象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往往在结尾(或中间)处的语言会戛然而止,耐人寻味,且有一种余音缭绕之感。这是作者留下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去发挥。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这些“空白”,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合理联想的描写,会使文章内容更具体、完整,从而更好地理会作者表达的意图。
巧挖课文的空白点,给学生无限的表现空间,既能引发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又能训练学生的动笔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用心品悟文本妙处,模仿文本写法练笔。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课文是最好的写作模板,很多课文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段落描写,都向学生传递着最精彩、最准确的语言和表达方法。因此,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句、段进行练笔,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拓宽,培养学生的随文练笔的能力,也是彰显学生思维表达个性的妙招。
四、采取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被认同、被肯定的需要,为学生多创造展示作品的机会,就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达到以趣促写的目的。
1、选出优秀作品,经常朗读
教师经常把学生的好作品筛选出来,集体欣赏,被肯定的同学内心一定会充满自豪,激发写作的兴趣;旁听的同学内心充满羡慕,调动竞争意识。因此,朗读学生的优秀习作,既能树立榜样,又能起到指引、促进与鼓励学生积极习作的作用。
2.鼓励学生投稿,参与征文比赛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名次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习作的态度更加端正,习作兴趣得以提高,习作的个性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3.汇编“优秀作文选”,形成成果。
每个月或每个学期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较为出色的习作打成电子稿发至自己的邮箱,由教师配上插图,编成一份A3纸大小的《优秀作文选》或《成长的足迹》,人手一份。此举会大大地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感受快乐之时,充分促进其习作的个性化发展。
对学生个性化作文的指导,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在于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欣赏他人、相信自我、积极向上的品格的培养。只有在作文教学中处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倡并尊重个性的原始表达,学生的习作才能真正体现出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