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天地 文化大舞台

2015-05-30 15:31:15张蕴
北方音乐 2015年16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青少年艺术

张蕴

【摘要】文化艺术通常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影响个人成长。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艺术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艺术则会腐蚀人的精神世界,使人堕落。同时,文化艺术也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可以说,人创造了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也在塑造着人。

【关键词】文化艺术;精神力量

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参加专业的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固然重要,但留心生活,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自觉地接受、学习文化艺术,则更为方便、快捷和有效。既可以陶冶审美情操、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卓然气质,而且还可以扩大文化视野,促进个性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著名艺术家李默然说过:“文化艺术要变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艺术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他强调:生活的天地有多么广阔,文化艺术学习的舞台就有多么大。由此可见,引导青少年建立大文化观念,从生活中学习文化,在大量活生生的文化艺术实践中掌握规律,是学习文化艺术的根本大法。

那么,如何引导青少年从看似不经意的日常生活中学习文化艺术呢?笔者以语言艺术为例,从五个方面进行阐释,旨在让青少年懂得:只要留意生活,语言艺术学习俯拾皆是,机会无限。

一、引导青少年从歌曲中学习语言艺术

青少年普遍喜欢唱歌,尤其是流行歌曲,可大部分青少年都只沉醉于歌曲旋律,而不去认真琢磨歌词。其实,许多能够流行起来的经典好歌,其歌词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现代诗,语言形象生动,内容含蓄委婉,修辞运用巧妙,意境意味隽永。如《国际歌》中有一句歌词“让思想冲破牢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又如《父亲》这首歌:“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儿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把我养育;忘不了几声长叹,一壶老酒……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走,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也不说……”歌词充满感情,将父母为儿女含辛茹苦,不计回报的深沉之爱抒发的酣畅淋漓。再如歌曲《青春啊青春》:“青春啊青春,美好的时光,比那彩霞还要鲜艳,比那玫瑰更加芬芳。若问青春为何壮丽,它充满深情,也充满智慧,更充满理想,在你的心上。”歌词语言凝练,修辞得当,唱出了青春的内涵,富有艺术美感。

生活包罗万象,歌曲几乎均有涉猎。培养爱国情感,如《我爱你,中国》《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精忠报国》;高歌友谊可贵,如《永远是朋友》《缘分的天空》《手挽手,心连心》;倾诉亲情感人,如《两地书——母子情》《妈妈再爱我一次》《白发亲娘》;憧憬理想未来,如《我和我追逐的梦》《我心飞翔》《明天会更好》;表达决不言败,如《从头再来》《爱拼才会赢》《英雄无悔》等等,艺苑繁花,不胜枚举。青少年往往“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失察于歌词。老师只要稍作分析点拨,教会青少年“处处留心皆艺术”,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鼓励青少年从日常口语交际中学习语言艺术

人类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群居动物,日常交际必不可少。俗语云“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声六月寒”,说的都是语言的艺术。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说话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引人入胜。而有的人则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一件有趣的事,也被他说的索然无味。前者就为我们提供了学习语言艺术的机会。老师应教会青少年仔细聆听别人的谈话,并且想一想:他说了什么?为什么说的这样好?如果让我来说,我会怎么讲?我从他的谈话中,学到了什么?后者则为我们提供了当小老师的“机会”,我们可以捕捉对方言语的信息,适时地插入自己的语言(当然应在不失礼貌的情况下),在引导对方谈话的同时也增强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正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日常交际语亲切自然,是生活最真實的反映,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三、教会青少年从民间谚语中学习语言艺术

民间谚语源于生活,常出现在群众语言中,是高度提炼的语言艺术精品。它把人生的哲理融汇在片言只语中,把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和感悟借智言慧语表达出来。有的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言简意赅,促人沉思;有的精彩亮丽,趣味无穷;有的平实自然,朴实无华……他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只要注意积累,对提高我们的语言艺术大有裨益。如“地是黄金板,人勤地不懒”,“一天省一把,三年买匹马”,告诫人们要勤俭生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提醒人们团结的重要。“宁交双脚跳,不交眯眯笑”,则说明了谨慎择友,交人交心的道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推不倒冬瓜,拿茄子出气”、“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胳膊扭不过大腿”、“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谷雨前后,栽瓜种豆”……也分别从各个方面浓缩了生活中的语言精华。

谚语题旨广泛,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手法多样,句式整齐,通俗易懂且读来琅琅上口。老师可以要求青少年每人准备一个小本子,随听随记,互相交流,在揣摩玩味民间谚语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艺术,锻炼表达技巧。

四、引导青少年从现代信息技术中学习语言艺术

时下,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多姿多彩,内容丰富,信息快捷”的巨大优势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眼球。青少年对此更是情有独钟。多姿多彩的网络资讯、电视节目,确实是我们学习语言艺术的好渠道,老师应做好这一方面的引导。

以电视为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百家讲坛》《今日说法》等综艺访谈节目自不必说,那近似典范的语言表达,是一种听觉享受,更可培养青少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感。电视剧则往往运用悬念、误会、巧合、伏笔等手法构思故事,以求情节的曲折生动,扣人心弦,这正如构思作文时“文似看山不喜平”;电视剧的语言对白精炼、生动简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如何说话的范例。

在商潮涌动的今天,打开电视,我们还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广告。许多人往往心生厌恶,另择它台。实际上,广告与语言艺术亦有密切关系。广告要以新颖独到,吸引眼球的方式,巧妙地传递信息,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行为,所以从设计到主题再到构思,都不乏语言的艺术。例如“太白酒”广告:“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运用夸张、对偶手法,道出了太白酒香味醇正悠远的特点。联想公司广告:“失去了联想,人类将会怎样?”一语双关,既道出想象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这一真理,又指出“联想电脑”,在生活中必不可少。诸如“寿星喝了矿泉水,扔了拐杖比健美”(矿泉水广告), “你恍如躺在洁白的云朵里”(鸭绒被广告),“人间自有公道,付出必有回报”(步步高DVD广告),“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环保广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公益广告),“除了你的记忆,什么也别带走;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旅游景点广告);伸出一双手,温暖一颗心﹙希望工程广告﹚……此类巧用修辞,语言精练,意味深长的广告语举不胜举,都堪称语言艺术的典范。

在通讯发达、手机普遍的今天,短信成了语言艺术展示的新亮点。这些短信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表达手法多样,语言优美生动。如短信:风雨送春归,飞雪迎福到,已收短信千万条,犹有人未到。阿福不争先,只等吉时报,待到祈愿变现实,俺随鞭炮笑。仿用陆游《卜算子.咏梅》,幽默生动,妙趣横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语言艺术。近年来,许多省市县文化部门牵头举行的“红色短信”大赛,既是一场不亚于大型选秀活动的平民文化游戏,充满语言艺术,对传播先进文化、培养社会正气也具有重要作用。

五、提醒青少年从路牌标语、商店匾额中学习语言艺术

走上街头,举目四望,充满人文关怀的路牌标语,多姿多彩的文化长墙,别有创意的商店匾额,时不时给人眼前一亮之感,常令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倍感语言的魅力。

以笔者所住小区到工作单位一路所见优美文字为例简析。

小区门口,一幅印有碧水蓝天的宣传面板上书:安居城关我们是一家,清洁环境不分你我他。句式工整,押韵上口,婉言提醒居民“小区创卫,人人有责”;门外的“家园”小超市,则打出“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招牌,既标明所售物品种类,又暗含“民以食为天”这一普遍真理,饶有趣味;繁华的十字路口,绿底白字的路牌格外显眼:莫道行路难,礼让路自宽。化用古诗句,亲切自然,不落痕迹,读之令人心胸开阔;“动感地带”网吧门口,标语发人深省:游戏不是人生,人生也不是游戏。前一句温馨提示前来上网者:不要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后一句则让人想起萧伯纳的名言: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可谓言词隽永,意味深长;一家名为“精菜坊”的饭店如是招徕顾客:第一次不来是你的错,第二次不来是我的过。诙谐幽默中不乏自信,吊人胃口。文海书店的大门两侧,诗韵浓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让人在驻足观览之余油然而生购書读书之欲。

长达几十米的文化长墙上,更是精彩纷呈:有宣传文明礼仪的:“相逢点头笑,城市更美好”、“个人文明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有倡导环境保护的:“手下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城市是我家,创卫靠大家”;有弘扬公民道德的:“人人敬业奉献,社会和谐美好”;有提醒节约用水的:“不要让水龙头孤独地流泪”;有倡导仁爱精神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传播科学思想的: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内容涉及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言简意赅而又通俗易懂,对观览者的精神意识、行为习惯,均有良好的熏陶作用。

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或巧用谐音,或暗含典故,名称也是妙趣横生,如:衣衣不舍(服装店)、口蜜腹健(风味小吃城)、洗新艳旧(干洗店)、步步高(鞋城)……认真揣摩其语境语意,让人不禁赞叹汉语言文字的变幻多姿,以及构思者的匠心独运。

这就是气象万千的社会孕育出来的饱含生活气息的语言艺术,是青少年课堂、书本学习之外不可或缺的外延,是最新鲜、最活泼、常学常新的语言艺术财富,是青少年进行文学、文艺创作的坚实基础,是一笔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说明了生活是文化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艺术之于生活,就如同树木之于土地。让文化艺术根植于生活这方沃土,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长成“好大一棵树”。文化艺术也只有源自生活,贴近生活,用于生活,才能起到它应有的道德教化、愉悦精神、规范习惯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青少年艺术
青少年发明家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新闻传播(2018年21期)2019-01-31 02:42:14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学生天地(2018年31期)2018-11-08 00:52:24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爆笑街头艺术
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刍议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26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