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行为特点研究

2015-05-30 09:19袁媛陈壮凌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8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问卷调查新媒体

袁媛 陈壮凌

摘 要:本研究借助问卷调查与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存在的五大行为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高校舆情工作者应重视新时期的网络舆情,加强监测的广泛性,注重日常的疏导以及舆情爆发时的快速澄清等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舆情 大学生 行为特点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028-02

数字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预示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出现传播范围广和速度快的特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2月3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与其他群体相比,青少年群体的网络舆论表达意愿更强烈,尤其是10岁~19岁网民网上发言积极性最高,有50.2%的比例;其次是20岁~29岁的网民群体,有46.6%的比例。”这表明,舆情本身的新变化与新特点可能仅仅只是事物的表象,“人”的行为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了解大学生在舆情参与中的行为对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甚为关键。

1 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舆情和网络舆情的研究较早,但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较少。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引导方法与管理机制两个方面。文国琴,谷文陶(2010)提出柔性化引导、规范性引导以及技术性引导三方面的引导途径以及求同存异法、事实发布法、权威访谈法、网络新闻评论法以及议程设置法五方面的引导方法;吴磊(2011)认为可以从预警、监测、研判、上报、阅评、处置和反馈七大方面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高德毅(2013)提出了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方式变革的主动性、主导性、预测性、道德性、阻断性以及技术性共六大策略。在经验研究领域,尽管数量较少,但仍然有学者得到了富有价值的结论。彭泰中,廖冰,廖文梅,叶小华(2013)的研究表明性别、性格、政治面貌、上网时间、专业类型、事件话题热度均会影响了大学生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行为;李宗琦,徐顺锋(2012)借助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通过分析结果从辅导员自身素质、工作思路与引导机制三方面阐述了对高校舆情引导中辅导员工作的建议。

综上,本研究认为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经验研究则少有人问津;而在经验研究方面,针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行为特点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该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网络舆情发展各阶段中的行为特点,同时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提供合理的建议。

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行为特点的问卷调查

2.1 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获取数据,问卷设计与调查均在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的指导下开展。

2.2 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针对四川大学在读学生,以随机抽样的形式开展,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1份,剔除无效问卷29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62份,问卷发放整体有效率约为87.33%。

2.3 研究结论与建议

2.3.1 大学生群体在舆情参与上更倾向选择新媒体

在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中,获悉舆情的参与或传播途径对于舆情的预防非常关键。若能在舆情的参与或传播途径中正确引导或及时塞堵,就可能将舆情的爆发消灭在源头阶段。

从表1可看出,传统媒体在舆情传播中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获得舆情的相关信息或参与舆情的讨论。门户网站与社交平台是互联网作为舆情获取主渠道的两条主要分支,从调查的结论来看,两者的使用人数相当,分别占82.06%与76.34%,门户网站则略低于社交平台5.72%。

由表2可知,大多数大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用户规模的社交网络平台来获取舆情信息,例如QQ、微信与微博。此现象表明了伴随新媒体发展而崛起的社交平台在网络舆情的发源与传播中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那些已经有较大规模效应与用户黏性的大型社交平台。因此,高校舆情工作者有必要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

2.3.2 大学生在舆情行为上兼有内敛性与求实欲

在大多数情况下,面对网络舆情的讨论,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克制自己的行为,表现了一定的自制力。问卷显示:在遇到自身所感兴趣的话题时,70.99%的被调查者占都选择不参与讨论,仅仅关注与浏览;在参与方式上,79.01%的大学生都选择仅与周围人谈论,并不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或者积极与他人分享舆情信息;在处理舆情讨论中的相左意见时,72.90%的大学生都选择仅仅关注相左看法但是不尝试说服他人,选择尝试说服他人的仅为24.81%。以上研究结论表明,大学生在网络舆情的讨论中具有内敛性,他们极力避免自身在舆情的讨论过程中过于明显,仅低调地参与讨论或者不参与讨论。

然而,大学生对舆情真相的态度或其求实欲同样不容忽视。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希望或者较希望了解某一件事实的真相,见表3。同时,对比舆情潜伏期与舆情爆发期中关注舆情的原因,选择“增长见闻”或者“出于好奇”的人数在舆情爆发期在比例上分别增加了12.98%和18.70%,这说明随着舆情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就了解事实真相的欲望会显著增强。

针对这两个特点,在舆情爆发时,高校舆情管理者应该尽早澄清事实真相或对情况做出详细说明,尝试掩盖事实或者对舆情发展不管不问只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2.3.3 大学生在舆情选择上具有分散性和随意性

对潜在舆情的尽早判别对舆情的控制同样至关重要,这其中,对哪些方面是舆情产生的“重灾区”的识别是关键中的关键。如表4所示,大学生对舆情的关注点较为分散和随意。

关注点涉及了时事新闻、娱乐、生活、政策、财经、科技等各个方面,在每一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关注,但从数量特征上来看,时事新闻、生活、娱乐则是关注点相对较集中的三个方面。

同时,许多大学生都认为更多地是出于自身兴趣(69.08%),打发闲暇时间(24.81%)或是好奇心(30.92%)来关注某话题。由此可见,舆情的产生与否受到这几方面因素的影响较大。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往往不是刻意地去关注或者参与某一个舆情,其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大学生对舆情关注的分散性与随机性的行为特点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舆情会在突然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事件或者较少人关注的事件忽然爆发成为一个校园舆情热点。这启示了校园舆情监管者在新媒体时期应建立更为广泛的,综合的舆情监测分析与预警机制,以应对舆情监测难度的加大,多方位多角度地预防舆情的大爆发。

2.3.4 大学生在舆情关注上具有高频率和低持续性

大学生对舆情关注的频率和持续性影响了舆情的产生与发展。当大学生对某个话题关注度较高时,相应地,某个话题发展为较大舆情的可能性也就大大提高。同样,当大学生都能持续关注舆情时,舆情的强度与持续性也将相应地提高。

如表5所示,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使得大学生以较高的频率关注舆情讨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每天都会多次关注舆情,这就使得舆情产生的概率较以往大大提高。而另一方面,在舆情的爆发阶段,86.26%的被调查者都认为自己对某一舆情的关注时间限于一周内,如此短暂的时间,使得舆情持续“发酵”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舆情的平均强度可能会随之下降。

大学生的该项行为特点改变了高校舆情引导的传统观点。多批次低强度的舆情要求高校舆情管理者重视日常舆情监测,当舆情爆发时,充分利用大学生对舆情关注持续性较弱这一事实,采取例如及时澄清、发布会等果断措施,降低舆情强度促使其及早结束。

2.3.5 大学生群体在舆情态度上兼有理性与从众性

有关大学生在舆情讨论中的理性程度的调查显示,在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时,大多数人都认为自身在参与过的舆情讨论中表现是较为理智或者理智的,见表6。并且对于官方的舆情引导,87.03%的被调查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在对舆情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进行判别时,大部分人都选择相信具有权威性的官方机构或者学校;在对网络舆情中大学生言行受影响程度的调查结论表明:72.52%的大学生占比认为自身偶尔会在舆情的讨论中受到影响,20.23%的人表示经常会受到他人言行的影响,总会受到影响的则微乎其微,只有1.53%。以上结论说明了大学生群体在参与舆情的过程是有理性思考的能力的,能够对事实做出基本合理的判断。

然而,大学生又具有一定的从众性。调查中,在发现话题有人关注时,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会选择在参与人数较多或者非常多的时候参与舆情,见表7。并且在假定舆情消退期出现舆情再次被热议时,62.21%的大学生选择了继续参与舆情的讨论。这些从众性的行为对于舆情的平息显然是不利的。

大学生的这一个特点要求高校的舆情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于大学生理性思考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看待问题的客观态度,使他们在舆情的讨论中能通过理性思考得出结论,而非不加思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或想法。

3 结语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中的行为特点进行了分阶段研究,共得到了5点基本结论:(1)新媒体是大学生获取与传播舆情的重要途径;(2)在舆情选择上,大学生具有随分散性与随意性;(3)在舆情关注上,大学生具有高频率与低持续性;(4)在舆情态度中,大学生兼有理性与从众性;(5)在舆情行为上,大学生具有内敛性与求实欲。基于这些行为特点,该文认为高校在开展网络舆情工作中应重视:首先,舆情的监测应该聚焦于线上,尤其是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大型社交平台;其次,对舆情的监管应该具有广泛性与综合性,兼顾舆情可能产生的各个方面;再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最后,在舆情的爆发时期,高校舆情管理者务必及时发布事实报告以降低舆情的强度。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2] 文国琴,谷文陶.论高校舆情引导的途径与方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185-188.

[3] 吴磊.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的构建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54-56.

[4] 高德毅.微时代危应对:高校舆情引导的变革之道[J].思想教育研究,2013(7):8-10.

[5] 彭泰中,廖冰,廖文梅,叶小华.高校网络舆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高校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577-582.

[6] 李宗琦,徐顺锋.高校辅导员舆情引导工作实证研究——以西安市部分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5):121-124.

[7] 唐亚阳,李亚斌.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98-104.

[8] 陈永福,陈少平,魏金明.高校危机管理视阈下的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37-40.

[9] 郭亮.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与网络舆情危机管理[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61-164.

[10] 王永灿.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特征及引导探究——高校网络舆情诱因的分析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1-6.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问卷调查新媒体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