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丽云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指导学生的数学课堂阅读的重要性。学校是学习和引发学习的场所,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教育是一项创造性工作,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获得滔滔不绝的源泉。那么,数学教师的源泉出自哪儿呢?数学教师职业生活最不可缺少的又是什么?我想,最容易被忽略的應该是:“阅读”二字。
一、数学教师为什么要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型社会”已经来临。为了适应社会、适应新常态教学改革,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充实自己最初获得的知识,加强内功。据统计,一个人的知识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大学时代学习的知识在参加工作后70%的知识需要更新,所以每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充电”,才能固本强根,才能永远与时俱进,不落伍于时代。大数据时代是信息呈几何级数飞速发展,数学教师更应该及时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库”。
我们经常听到许多数学教师这样说:“我教了这么多年的数学,除了一本教材和教参,再也没有看什么书,我的教学也还过得去啊。”“语文老师倒是需要多读点书,对我们数学教师而言,教来教去还不是就那点东西。”难道我们的数学教师真的不需要再读书了吗?绝非如此,我们先来看看几个教师博客的帖子:
案例1 关于0.999……与1的大小问题
帖子1:用分数的形式来进行比较。我们知道 就是0.333...那么 就是0.999...而 我们化成整数的话,就是1。也就是说0.999...与1应该是相等的。
帖子2:其实0.9999999……的极限等于1。
帖子3:0.9999999……也有极限?应该是没有啊?
帖子4:这是一个无聊的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只要学了比较小数大小的学生都知道0.999……>1。
……
看到几个帖子的回答,我们不禁心寒;到底有没有无限不循环小数?也许你会被这个问题吓着:这也问得出啊,如果我们的数学老师还围绕这些问题争论不休的话,只能说明本身专业知识和素养的缺失。在这些可笑又可爱,但又无奈的帖子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数学老师增加专业知识阅读量,是多么的重要。
二、数学教师应该读哪些书。
鲁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 博览群书,汲取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精华,应该成为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但是,针对目前数学教师的读书现状,还是先要有所侧重。
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教材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每一次研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在研读教材的问题时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将教材读厚,如了解教材内容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理解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等等。另一方面要将教材读薄,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最重要的,教师不能只关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还应该阅读比自己所教年级高和年级低的教材,了解学生以前学过什么,以后将要学什么,这样才能更加准确把握自己的教学。比如,初中教师要读一读小学数学教材,看看自己的学生在小学到底学了哪些数学知识,这些知识与学生们将要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加清楚所带班级学生的底子,因基础而施教。同时读一读高中数学教材,看看自己的学生以后在高中要学到哪些知识,应该打下哪些更好的基础。
其次,要读一些数学专业书籍。这些书籍有助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如果将教学技巧当作功夫的一招一式,那么数学专业知识就是我们俗称的内功,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是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中学数学教师,大多是大学毕业,但很多专业不对口,很多还不是数学专业,走上教学岗位以后,又很难再有机会系统地进行数学专业知识学习。因此,主动地、有选择地读一些专业书籍,是数学老师修炼内功的必要途径。
再次,教师还要多读一点关于概率与统计方面的专业书籍。概率是增加内容比较多,尤其许多老师以前在大学里概率不是很侧重,随着近年来教学的不断深入,不确定事件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概率教学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
第四,要读一些有关数学史方面的书籍。不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就不可能理解数学的本质。数学教材经过千锤百炼,是在科学性与教育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经过反复编写的,是将历史上的数学教材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学习要求加以取舍编撰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必然舍弃了许多数学概念和方法形成的实际背景、知识背景、演化历程以及导致其演化的各种因素,因此仅凭数学教材的学习,难以获得数学的原貌和全景,同时忽视了那些被历史淘汰掉的但对现实科学或许有用的数学材料与方法,而弥补这方面不足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数学史的学习。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大致介绍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数学史书籍,非常值得一读。
有这样一节课,教学认为完成以后还有时间剩余,结合教学内容,教师想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结果说来说去还只能停留在“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如何如何了不起,攻克了世界难题,我们要向他学习,努力打好基础”之类。当一个学生举起手来“我知道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并说“任何大于2的数都可表示成两个素数的和”时,老师却只能是“你知道得真多,真了不起”来了事,数学教师的学识、专业水平总不能仅仅是弄懂课本上那些数学知识。
读书是一件伴随我们终生的事,“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个改变自我、发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数学老师们,把阅读作为成长加油站吧!不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也好,“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也罢,教师还是教师,学高才能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