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重在责任心

2015-05-30 04:45:44陈加德
求知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省城责任心家长

陈加德

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雕刻一座少女雕像时,投入了全部精力、融入了所有爱恋。最终,爱神被他打动了,赋予雕像以生命。有了爱,就有了蓬勃的生机,就有了跃动的灵魂,“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对教育真谛的生动诠释。

结合自己从教26年的经历,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中只有倾注爱心,三尺讲台才会成为梦想起飞的平台。只有敢于担当责任,教育才有温度。

记得那年高三开学一周后的一天,我班的向同学没来上学,电话联系不上他,也联系不上他的父母。无奈,我与我班几名学生到了校外他承租的房间内,见他床上留下三封信:一封是给他同学的,说自己外出闯世界了,麻烦他们把第二封信转交他父母;第三封是写给我的,說自己不想读书了,感谢老师两年来的教育和关照。我拿着信,心中有说不尽的滋味。出走的他,如果出了安全问题怎么办?我深感责任重大,马上想方设法与他所在乡下村镇领导联系,然后才联系到他的父母,同时,我也给学校作了如实汇报。

从乡下赶来的向同学父母,心急如焚。向同学出走前,早已做好了准备,手机关机,QQ也不上。心痛的父母也无可奈何,无计可施,只能托人在县城四周及周边县城寻找。失联五天后,向同学的家长接到了孩子从省城打来的一个电话,说在省城治病要钱,要父母汇5万元到一陌生银行账号上,当他父亲在电话中询问他具体所在地时,向同学的电话挂断了。几经周折,失联十多天后,向同学在父母带领下回到了学校。原来,他因心情不好,上网玩QQ,被人骗去省城,在省城被人绑架了。十多天经历,向同学消瘦多了,也被骗子打怕了,一幅疲惫不堪的模样。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尽力联系他,每天都在焦急中度过。期间向同学的有些亲属发难于我,要我负责,说出的话令人心酸。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我委屈难诉,心中不舒服,十多天来,我压力很大,一直备受煎熬。按学校纪律规定,学校建议家长把向同学带回家去进行教育及心理疏导。学校的决定,我是应该服从的,但就在向同学父子从办公室出来时,向同学轻声对我说了一句:“老师,我想读书。”并且用恳求的眼光久久看着我。望着他那渴望的眼神,我心中一阵酸楚。学生毕竟跟随我两年了,只有最后一年就高考了,但想到他的状况及他的亲属们不中听的话,我犹豫了,没有立即答复他。之后向同学的父母也来求情,我该怎么办? “按学校决定办,别给自己添麻烦”,有些朋友及其他学生家长劝我。但向同学告别时“老师,我想读书”的话,以及那期盼的眼神,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他,肯定要付出一定心血和精力;不留他,我是解脱、自在了,但那样会毁了他的学业,误了他的前程,甚至毁坏他的家。最终责任心让我作出抉择:我不能放弃他,必须挽救他。于是我与他家长又一起来到学校,为了挽救学生,给他一次机会,我与向同学家长、学校政教处老师一起坐下来研究,大家共同商定:先让他留下来。再与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沟通,化解他心理上创伤。又要求向同学的家长进城陪读,料理他的一些日常生活。向同学“闯社会”经历了苦难,吃尽了苦头,心理负担重,怕同学笑话,又担心老师瞧不起。为消除这些顾虑,我告诫全班同学,谁都不能用异样眼光看他,要求大家关心他,多与他沟通,多用真情去感化他。向同学复学后,我与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多次同他座谈。我用亲情、同学情、师生情、多角度多方位去化解他,感化他,用人生奋斗的理想目标激励他,让他看到希望的曙光。释压后,他同往日比,成熟了,长大了,学习态度大为好转,自觉遵守校纪班规,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给班级带来了正能量。在他影响下,原来几个与他关系较好又不太爱学习,总是上课玩手机游戏、升学无望的几个“顽童”,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变得爱学习、守纪律了,从而推动了我班班风、学风的全面提升。高考时这些“顽童”还获得了本科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一个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话语、一次不公平的对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正如一些教育界人士所说:“许多教师不缺知识、不缺方法,缺的是爱心,缺的是责任心。”

“能走多远,关键看你有多爱;爱的光亮能照多远,关键看你责任心有多少。”一名好老师,就要对学生仁爱宽容,就要敢于担当。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顺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省城责任心家长
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编辑工作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追着月亮跑的人
福建文学(2019年4期)2019-04-17 12:55:40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八)——责任心养成于逆境之中
幼儿100(2016年9期)2016-06-01 12:15:18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
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