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朗 彭长武
摘要:东村是太湖西山岛上的古村,凝聚了丰富的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信息。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对明清以来东村的兴起和村落形态进行了研究。东村兴起与洞庭商幫及太湖航运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其村落的形态既有基于风水的考量,又有因应现实环境的功能,为防御匪患,东村的街巷结构和建筑共同形成了防御体系,也具有独特的村落环境。这些都使其成为研究江南传统村落的重要标本。
关键词:东村 洞庭商帮 村落结构 街巷防御设施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148-02
东村北临太湖,位于洞庭西山岛的北端,其核心区域约0.5平方公里,东起金铎山,西至张家湾,南依栖贤山,北枕低矮的凤凰山和张家山,整个村落就在南北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蔓延。据传,秦末汉初“商山四皓”中的领袖庚秉晚年隐居于此,庚秉自号东园公,隐居之地被称作东园里,东村由此而得名。东村原有东园公祠,祠内门楼正面刻正书“东园公祠”,背面刻正书“商山领袖”四字,上款“乾隆丁酉秋日”(1777年),下款为“张世俊题”。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赵构南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不少移民陆续迁居西山,到了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徐氏东园始祖万一公来到栖贤山麓的东园里,加上钱氏等其他家族也聚居于此,东村才逐渐形成一个大村屯。
一 明清时期东村的兴起
东村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与村落的非农业性质及航运业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
明清时期,西山因土狭民稠,不少居民稍有积蓄就外出经商,足迹遍布江、浙、湘、鄂,与东山商人一起形成洞庭商帮,与微商齐名,并称“钻天洞庭、遍地徽商”,盛极一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也写到:“洞庭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作‘钻天洞庭。”东村也集中体现了这一历史现象,村里流传有一句民谚“两双半草鞋”,即指村中仅有两个半农民,其余人皆经商。虽然“两个半”跟实际的数字相去甚远,但却道破其非农业村落的性质和村民的职业结构。经商得法而致富的村民不忘故土乡情,每逢村中办理修桥、铺路、筑坝等公共事业时,皆捐款资助,造福桑梓。在村中观音庵左侧暗间山墙上,嵌有一块立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题为《捐修东村田路记》的石碑,碑文记载“东园一村……北逼湖滩当翔风之口,为波浪之所。辛丑岁大水,其路狭窄不平,石动于浪而崩塌欲陷……里中谋生于乡者,钱君燮庭将自里来楚,因共商而通讯……集腋成裘,共捐钱二百七十余千。”石碑录有募捐者名单,其中有不少是诸如“永昌缎号”、“仁和衣庄”等认捐的商号(图1)。在观音庵右侧暗间山墙上,还有一道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特授苏松常太湖等处理民分府的碑刻告示,里面记载了当时村中的情况:由于男丁多去楚地经商,家中只有妇弱,其祖坟前的柏树及山中树木被盗以及官府查处之事。这些记载都从侧面印证了“两双半草鞋”的真实性。
从地理位置来看,村落所临之太湖浩渺无边,纳七十二岛于囊中,贯穿无锡、湖州、吴江等城市,是联系临湖城市的纽带。当时南北货物运输主要靠水上交通,虽有大运河通至杭州,但因其运务繁忙,航速受限,许多船只就从常州、宜兴、无锡取道太湖,直通苏州、湖州和吴江,故湖中不少岛屿成为来往船只驻洎之所。东村的西港是西半山的深水港,从地质条件来看,西港湖床由石板、卵石和河沙构成,使得湖浪带来的泥沙难以淤积,所以从不堵塞港湾;从气候条件来看,西山处于台风地带,每年7月下旬到10月上旬有多次台风过境,狂风巨浪夹以暴雨,成为船只航泊之大患。西港前方水域有横山、大干山和阴山等岛屿链呈环状分布,削弱和阻挡了风浪侵袭,使得港内水面相对平静。周边不少港口或因淤泥沉积或因风浪侵扰,常有碍停泊,故西港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赢得船家的青睐,相传西港有时一天的货船吞吐量即达一百余艘。为了方便接纳来往客商,东村人在张家山和凤凰山临西港一侧建有片息厅。
商业的兴起和水运的繁荣共同刺激着村落经济的发展,经元、明、清几个朝代的财富积累,东村日见繁华,加上东村是一个以徐氏为主姓的村落,清嘉庆七年(1802年)曾修有《东园徐氏宗谱》6卷,徐姓居民至今仍占全村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带有部分政治色彩的归宗归谱的宗法制度和族权统治牵制着居民们,而世代居住的村落依山傍水,环境幽静,也使人产生对故里的归属感,因此商人们在很长时间都没有离开这块土地,财富自然随之聚集于此。村人经济和支配能力的提升使得雇工关系开始产生,不少外地人被雇佣进村,至今村中的尚有多口明清时开凿、多为外地人使用的义井,则映射出当时的这一情况。义井即公井,现东村尚有古井三十余口,其中义井七口,多建于明清,如学圃堂对面巷口有明成化年间(1465——1488年)的义井,梧巷也有一口明永乐元年(1403年)的义井。人口的增加、财富的聚集和物质上的供求关系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当时的街道两旁开满了酒楼、茶馆、店铺和典当行等商业和金融设施。
二 东村的村落形态
自栖贤山俯瞰东村,这个临湖村落横卧于山峦之间,依地形盘山而建。长期以来,东村人以“喝形”的方式称村落的分布呈“卧龙”形。中国古代风水术中把前后左右环抱城市村镇的山体叫砂,风水师对这些砂山的关系和形象的考察,称为察砂;护山、案山、朝山、靠山是砂山的类别,把这些砂山根据其形象、态势进行命名,如笔架、华盖、狮子、凤凰之类,就是喝形。因此从风水上来看:其南有栖贤山作靠山,北有凤凰山和张家山作案山,大、小干山、阴山、横山和韶山作朝山,金铎山和张家湾一带的山丘为其护山,而村落的位置则正是穴场所在,被砂山层层护卫,实为风水宝地。风水术在中国由来已久,古人在居住场所的选址和营造活动中,往往先由风水师勘察场地形貌,对周边的山水形势作出判断,以寻找适合居住的自然环境。从现状来看,村落的选址基本上能附会于风水术推崇的居住模式。而村民们联系山脉走向及村落的地理特征,又说整个村落环境呈河蟹状,凤凰山和张家山形如一双大螯,处于两山之间的西港则为蟹嘴,古人对此种形状有敛财之说。把东村比喻成“龙”或“河蟹”,既是对居住场所整体面貌简洁而形象的描述,也反映出居民们对地位和财富的双重渴求。
村里的街巷,构成了这条“卧龙”的骨骼。村落的东西向只有一条500多米长的主干道——东村大街,而众多小巷则与大街呈“十”字交错状分布。经过考察,发现在作为交通要道的主街与巷道结合处曾有许多巷门,并设有栅门,其目的不仅是服务于村落的日常生活和交通运输所需,而且,它还具有更为现实和重要的意义——抵制外患,起防御作用。
东村地处西山北端,濒临太湖,由于历史上湖匪猖獗,居民们的人身和财富安全受到很大威胁。民谚有云:“田中稗草拔不尽,太湖盗匪捉不尽。”可见村落防御形势的严峻性。《太湖备考》一书“湖防论说”篇记述道:“吴多山少田,半为太湖……然绝无峪垌蓊菁可以窜贼,山险不足患也。所患者惟太湖耳……贼舟凌风驾涛,齐噪竟近,难于控御。且洞庭两山,富饶之名虚播天下,贼素染指,备之不可不豫。”太湖四通八达,无险可守,这一缺陷使得匪盗之患延绵不绝。如明朝嘉靖、崇祯年间倭寇为患,倭寇抢掠之后,因惧吴县东北方的官兵阻截,常假太湖走吴江以出海;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明败将黄蜚、卞腾余部也拥山自立,时出太湖为患……针对这一情况,历代朝廷均设置了防御机构。宋朝建立甪头寨,明朝建用头巡检司,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设太湖营,以禁盗安民。当地百姓为保家自守,也不得不组织起来,抵制外患,这样,一个村落往往就形成了一个防御单元。
旧时的东村主街从东至西有东宁门、两道中宁门和西宁门,在巷与主街的结合处有巷门;通往西港处有龙门,通向山中的路口也设有山门。另在去往龙门和片息厅的巷口设有更楼,晚间雇人敲更,提醒居民防御湖匪流寇来袭。清康熙年间,东村设守汛,有巡兵五名,属驻扎在西山用头的浙江游击管辖。从军事的角度来看,东村依山势而建,陆上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的通道就成为攻防的焦点,因此人们把巷门作为主要防御设施。外围道口的护门一旦关合,整个村落就完全封闭,呈防守态势;而村内步步为营的多重巷门则构成防御纵深,使得盗匪即便突破一点,也难以长驱直入,人们仍然可以从容退守。
从留存至今的“万一公墓图及宗祠图”中反映出不少当年的信息,亦可清晰地看到村子的防御面貌:西港口岸设有营房和哨楼,港中停靠有巡逻船,守汛、山门、巷门、更楼和院墙共同构成了东村的防御体系。上世纪四十年代后,匪患逐渐平息,村中许多古老的防御设施也随之消失,而曾经遍设于街巷之端的巷门,现仅存栖贤巷门和义门两座。
三 东村的乡土建筑和村落环境
栖贤巷门为明代建筑物。东村因东园公而得名,栖贤巷即传为东园公经常由此出入、上山的一条小巷,现存明代青石板路100多米,巷门就在巷道与主街的交汇处。栖贤巷门为砖木结构,面阔一间(2.24米),进深四檩(1.85米),略呈长方形。巷门坐落的地坪高出街巷0.18米,四周施青石压沿,中间小砖席纹铺地。立柱四根,直径0.3米左右,柱础为青石制。前柱高3.3米,柱身略呈梭形,柱头有复盆形卷杀,置栌斗,栌斗高0.2米,四周为海棠花瓣浮雕,施雀替,支承脊檩。柱前挑出一架,檐檩由挑头梁承托,下设两重斗棋支撑。后柱高2.38米,柱头置栌斗,承檐檩。前后柱之间以两架月梁和穿插枋相连结,月梁梁肩正中施斗拱承檩,檩上架设方椽,铺砖盖瓦。后柱旁有门臼,可装门扇(门已失)。前后柱之间高0.56米处,设坐板供人休息。巷门造型舒展美观,用料讲究,柱子、桁条均为优质楠木,故历经数百年仍得以留存。(圖2)栖贤巷门是研究古村落安全防卫设施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1986年3月被列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村的主街和巷道以青砖青石铺设,大多为明清遗物,保存尚完整。主街下有宽、深均有一米的沟渠,其支渠遍布沿街房宅,起排水防汛作用。村中现有二十余处明清建筑,依街巷而建,其中建于明永乐和清乾隆、嘉庆年间者居多。
东村的建筑格局,基本上沿用南方传统的“天井院”式的形制,每间房屋用天井分隔。资力不足的人家采用“三间搭两厢”或“对合”的基本住宅形式;财力丰厚的人家则采用这两种基本形式的组合,前后组合成几个天井重院,甚至左右并列相互连通。建筑物多为硬山式,由于村落临湖风大的原因,风火墙的使用比较普遍,天井院在风火墙的强化下形如防护堡垒。风火墙的原始目的是出于传统的防火要求,但在这个常有匪害之扰、缺少长住男丁的村落,居民的家人和财富需要保护,崇墙厚壁自然给人们带来一种安全感,高大连片的天井院因此成为东村地理环境与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图3)村中建筑周围多为果园,夹以池塘古木,形成了清幽宜人的环境特征。清人顾超有《东村》诗云:“昔人竟夸西蔡麓,予来独爱东村幽。梨红柰紫樱桃赤,雨后落花纷五色……桃园去俗仅一廛,孤花片水犹迷人。”表达了对村落环境的向往之情。
作为一个临水村落,东村有着特定的空间和地理位置,它随着洞庭商的崛起而兴盛,其村落形态因湖防形势的张弛而变化,可以说,它与明清时期江南社会生活中的多个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东村也成为传统村落研究的重要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