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蕾 杨朦
申请材料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哈佛是全世界学子的梦想,挑剔的选择过程一直以来让人们觉得神秘又好奇。今年我有幸受到导师邀请,帮助他一起筛选申请材料,因而能够有机会体会到哈佛教授选择研究生的要求和过程,看到一个申请者是如何从几百份材料中脱颖而出的。
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在本科期间的成绩或者在硕士学期期间的科研成果,比如发表的论文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考察条件。这些条件可以称之为“硬实力”。于一个申请者来说,如果硬实力强,那么恭喜你占得了先机。如果硬实力不是非常出色,也不用妄自菲薄。
除了硬实力,申请材料中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是灵活的,我们称之为“软实力”。硬实力标明了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而软实力则展现了你前进的方向。举个例子,几乎所有的工程类研究生院申请时都需要准备一份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就是一份介绍自己的经历,阐述自己为什么要申请某个学校的材料。我看过的很多个人陈述都用了大量篇幅在介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在这种情况下,个人陈述就完全变成了硬实力的一种延伸。硬实力强的人有更吸引人的经历,而硬实力不强的申请者,个人陈述也没有什么能够让教授们看了之后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于是,我和导师在审材料的时候,非常容易就能够辨别出一个出色的申请者和一个普通的申请者。普通的申请者就很难在这种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一位硬实力不强的申请者,必须要在申请材料,比如个人陈述中写出不一样的内容,展现出你的独特之处,而不是和别人硬碰硬。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研读教授发表的论文,去了解教授所做的研究工作。在个人陈述中,谈一谈你对于教授所做研究的看法,谈一谈你觉得这个领域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觉得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不要担心你的观点没有新意。事实上,只要你的观点有道理,把握住了学术前沿的脉搏,那么就会给你加分。教授不会期望你的观点前无古人,一下子照亮他科研的道路。教授看到的是你对于研究的热情,对于他的研究的兴趣。如果申请者对于研究没有热情,那么是时候退后一步,仔细想想,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美国念博士呢?
我也开始在跑步机上看讲义
当我看到第一个学期只有5门课的时候,像是吃下了定心丸:我本科时候一学期12门课都能从容应对,何况5门课?我抱着自大的心态,超出推荐的学分要求,选了6门课。来到哈佛的第一周,我去学校健身房的跑步机上慢跑,看到旁边的同学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面前还放着笔记本或者讲义,他们在一边跑步一边复习“胚胎学”“表观遗传学”等内容。当时我在一旁不屑一顾:有这么忙么?
哈佛学习的忙碌完全超出我的想象。某一门课一周上课两次,两次课之间都有几十页的课前阅读内容,阅读完毕之后在网上还有“小测验”——这仅仅是每次上课之前的“开胃菜”。在每周上完共4个小时的课程之后,还会有“饭后甜点”——作业。作业不仅对课程内容有综合考察,还要求灵活应用,对已有的学术文献进行分析评价。这还仅仅是一门课的内容。
每周我的生活状态,就是从周一早晨7点起床之后,急匆匆赶到学校上清早的课程。接下来,一门课接着一门课,课程完毕之后是“绵延不断”的作业,我会利用哪怕10分钟的时间来掏出作业写上几笔,或者翻开课本看上几行。我知道,白天能多写几笔,多看几行,晚上就能在凌晨两点之前稍微早睡几分钟。这种战斗一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周四傍晚交完最后一门作业。我会像主持神圣仪式一样打开课程的网页,郑重地上传自己写了几十页的作业,点击提交,然后一种大功告成的喜悦传遍全身,然后我被随之而来的疲惫击倒在座椅上。我会休息一下,发个呆,嘲笑自己当初对哈佛的设想太美好而且太幼稚,然后,振奋精神继续开始写下一周的作业。
这还仅仅是平时,到了考试周,生活就从忙碌升级为疯狂。期末考试,从周二到周四,我一共就睡了10个小时,吃了两顿热饭,考了4门考试,做了一个课程报告。我记得当时在公交车上,饭桌上,甚至在跑步机上,都在翻阅自己的笔记——之前我对哈佛学生一边跑步一边看讲义不屑一顾,如今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以前考试周结束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说:终于到假期了。而这次,我却面带倦容,身心疲惫,安慰自己道:终于活着熬过这个学期了。
周围也有些同学科研、学习、生活都显得从容不迫。他们不仅学习生活怡然自得,而且科研工作成效显著。“不忙碌是一种能力”,忙碌说明自己时间安排不够科学,或者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例如,不忙碌的人能够早10分钟来到课堂,熟悉当堂课的内容,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已经进入状态;而忙碌的人上课才来到教室,忙着找座位,翻讲义,等进入状态的时候,才发现老师最开始的内容错过了,整堂课都在不断地追赶前面遗漏的内容,效率大受影响。那些在跑步机上复习讲义的同学,他们在用这种方式妥善地安排时间,让自己从容不迫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摘自《我在哈佛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