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与相关翻译技巧分析

2015-05-30 22:02白一平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文化视角英语翻译

【摘要】目前经济全球化跨越步伐逐渐加快,英语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交际的特殊工具,其间涉及英语会话翻译要求变得更加严苛。须知翻译活动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语言格式转换,而是需要结合特殊地域、民族文化背景进行代码转换,因为不同的国家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模式不尽相同,因此有关英语翻译过程中特殊文化视角转换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项目中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英语翻译 文化视角 应对技巧 转换规则 认知规则

前言:英汉两国语言无论在听说读写等层面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毕竟语言是特定文化的载体,任何交际活动都不得脱离文化基础而独立运行,因为某些典故与用语习惯,在缺乏对应文化背景下是不可能理解的。另外还存在部分文化独有事物,运用别国语言难以挖掘对应词汇,这就需要翻译人员予以创造。翻译工作中涉及异国文化冲突已属常有之事,并且常常令相关翻译人员进退两难。因此可见,跨文化视角下的英语翻译技巧研究存在价值有多深刻。

一、中英语言的文化差异现象研究

首先,在宗教信仰层面上,包括欧洲、美洲在内普遍信奉基督教,而北非、西亚等尊崇伊斯兰教,具体来讲各类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有所区分,都包含不同形式的避讳词语,在翻译过程中要多加关注。

其次,在颜色理解方面,西方人将白色视为纯真、幸福,会在举办婚礼期间穿着白色婚纱,而中国奉行红白喜事传统,白色一般象征着老人离开人世等哀伤氛围。中西方国家在颜色理解上存在较大偏差现象,翻译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尽量避讳。

再次,有关数字的禁忌规则,中国不愿单独提及4和7等数字,因为其与死存在谐音关联;而英国则对13敏感反应强烈,主要是在圣经“最后的晚餐之”中,耶稣的第十三个徒弟背叛了他,这就无形中传输出欺骗与不幸信息。因此,在与外国人进行英语交际过程中,要尽量杜绝不必要的数字出现,确保双方之间情感交流的顺畅效应。

最后,思维模式上,包括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上,中西之间产生冲突,表现在中国人在书写家庭住址时习惯按照由大到小顺序,而美国恰好相反,其主张在最后标注所在国家。再就是有关时间表达形式上,中国属于由整体到部分的表述形式,如年-月-日排列方式;而美国奉行日-月-年表述规则,就是透过部分过渡到整体的思维现象。这种现象造就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在翻译过程中要细心关注,切勿因任何突兀现象而造成双方不良冲突结果。

二、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等相关适应性技巧解析

1.确立科学的选词规则。具体就是依据文章语境进行不同情感意义的捆绑,词包揽了词语和段落等,任何词汇都存在不同含义,需要翻译人员透过现实状况观察提供合宜语境氛围。此时词义精准辨析显得尤为重要,人类语言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辨义与词汇科学选择必然限定翻译效率,具体来讲任何活动流程都不可脱离上下文语境独自排列。某英国翻译理论家曾经指出,任何词汇都不是完全孤立的,最终含义会受到相邻词句影响。结合系统研究经验分析,不难发现词语不单单存在字典层面上的浅层意义,同时能够被人为赋予更深的内涵,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可透过表面判定对方话语意义,而是结合整段语篇与发表人情绪特征进行认知。相同词语在不同情境中翻译的结果不同,需要现场工作人员搭配语境与常识进行判断,维持逻辑判断与词义推理的流畅衔接效率。

2.增减法。翻译工作中的增减法强调的是词义的科学删减与增加,是透过原文本材料进行词语结构设置。这类词汇不单单圈定在语句之中,毕竟原文读者当下的心灵感受是无法言喻的,所以经常会在字里行间或者文化背后语境中隐藏。目前常见的增减法包括增词、减词形式,前者主要针对语法、逻辑、语义以及修辞添加,后者表现的是冗余信息,包括句法与修辞性省略迹象。

3.伸缩法。人们在日常交际语写作中运用的词汇存在普遍性选择特征,不会一味地遵循特定规则排列。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人们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技巧,反而滋生出全新词义引申与修辞用法混乱排列结果。所以,翻译人员需要透过语境进行转换。英国某著名语言学家曾经阐述,任何词汇只要在全新语境中呈现就会顺势转换,有关词语内涵伸缩法在某种程度上由当下表述主体语言应用灵活特性决定。至于词语意义延伸包括具体-抽象、特殊-大众等现象,翻译环节中应该对特定词语意义做好引申处理。翻译伸缩法主要包括概括和具体化形式,前者就是将原文中特殊含義的词进行一般或抽象改造,表现的是内涵缩小和外延扩大的特征;而具体化译法是将原文内部过于模糊的词汇加以明确表述,彰显的是将内涵扩大,外延缩小现象。

4.分合法。翻译过程中的分合表达的是对词、句进行切分与合并行为。运用此类方式的原因在于语言习惯差异现象,再就是为了迎合行为需求。透过词语搭配与修饰关系观察,英语中的两个词语搭配在一起,直接转换成汉语未免显得不够自然。为了稳定译文流程阅读效果,需要针对原文进行切分与拆离。结合句子搭接规则解析,英语喜欢应用长句,而汉语则钟情于短句。英语长句要顺利过渡成为汉语短句结构时,如若段落太长就会切分为若干个短句。具体来讲,切分与合并主要表现在词组、句子与段落之中。

5.转换法。翻译工作中经常会触碰到词性转换现象,包括翻译环节中动词、名词与介词转换等,如I am anxious about her health.我为她的健康担忧,原文中anxious 这一形容词,被译为动词“担忧”因为在英语中表示“为……感到担忧”常用短语“be anxious about”。再如:“They are doubtful whether he can afford it.”可以翻译为“他们怀疑他是否能担负得起”。实际翻译中,不排除会出现语法结构修饰要求,因而将汉语中副词借助应用其余词性加以表达是非常多见的,这在翻译事务中也是一项特殊技巧,基本被定义为形容词与副词的灵活转换。

6.语态转换。英汉两国语言差异不单单体现在含义层面之上,同时在表达结构亦有所冲突。需要了解的是,英语句子排列形式极为严谨,注重主语突出特性,不论是形式或是真正主语,都必须存在;而汉语着重于意合效应,针对主语做出省略会显得更加有品位。当然,为了科学规避中英语言翻译环节中存在突兀效果,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英语中的主语进行省略或是直接进行句子语态转换。例如:“On Saturday, he would be taken to La Seu for a special haircut and be gone by Tuesday to do his military service.”“那是因为周六他去拉塞尤理发后,下周二就要开始两年的兵役生活了。”原文是一个典型的被动句,但是若译文也译成一个被动句“他将被带到……”,句子的表达就不太符合中文表达习惯。在翻译过程中不能机械地对等翻译,为了保持表达的自然流畅可以将被动改成主动,这并不影响对原文的感知。

在实际翻译环节中,为了完成特定交际规范指标,有关原文本信息与作者核心动机要做到精准表述。但是毕竟两国语言存在差异,相同形象在不同语言背景下会令读者产生截然不同的感知结果。如若其间单纯地依照源语言格式进行形象转换,目的语读者就很难感知原文特有信息内容。在这种背景前提下,翻译人员要适当予以变通处理,从中筛选出于源语言形象不同事物,实施前提条件在于稳定目的语读者的感知效率,保证转换结果不会出现大面积核心结构偏离现象。

结语:综上所述,英语翻译工作绝不是简单地语言格式转换工作,而是结合动态、复杂机理进行人文信息传输的交流活动,作为新时期翻译人员,必须充分掌握不同文化视角转换规则,能够随时随地将源语言中读者容易产生模糊认知迹象的内容,转化为有利于读者快速接受的形象结构。透过正反转换规则应用,使得主语、语态流畅呈现,全面克制过往冗长翻译的呆板问题,稳定译文紧凑和精炼特性,最终为日后多元经济交流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深刻适应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美琴.英汉思维差异表现及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12(06):88-90.

[2]石蕊.跨文化视角下“零翻译”在流行语翻译中的优化应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05):106-108.

[3]高红莉.跨文化视角下的广告用语翻译策略[J].新闻界,2011, 31(03):67-71.

[4]顾雅青.基于跨文化视角的杭州旅游景点翻译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3,33(18):115-116.

[5]张露萍.浅析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翻译技巧[J].中国外资,2013,34(22):98-106.

作者简介:

白一平,1993年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大学本科生,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猜你喜欢
文化视角英语翻译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文化视角下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基本模式
文化视角、辩证思维与新学科理论建构
基于文化视角的社会分层与青年新移民的社会融合研究
从文化视角来看日语接受与表达
历史文化视角下秦皇岛旅游资源的开发
论文化视角在英文小说《蝇王》中的体现
透视高校英语翻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