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2015-05-30 10:48李兴国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9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高等教育京津冀

李兴国

摘要:文章基于对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布局分析,指出京津冀科教资源丰富但分布失衡,河北省强校不在省会影响全省高教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应突破常规:重点建设四所省部共建高校、加快落实《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积极争取京津名校来冀设立校区、深入整合省会城市高等教育资源。

关键词:河北省;高等教育;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指出“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高等教育肩负着发现和传播新知识、造就会学习人才、创立新思想和引领社会风气的重任。因此,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战略,对于优化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布局,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布局

(一)科教资源丰富但分布失衡

京津冀是我国优质科教资源最集中的地区,拥有“985高校”10所,“211高校”30所,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拥有的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全国顶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皆位于此。但是,京津冀地区的优质科教资源都分布在京津。与之相比,河北省是高等教育的“洼地”。以“985高校”和“211高校”为例,北京拥有8所“985高校”和26所“211高校”,天津拥有2所“985高校”和4所“211高校”,而河北省本土没有1所“985高校”或“211高校”。

(二)河北省强校办学地点不在省会

一般而言,省会是一个省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同省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一个省份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也应分布在省会,如郑州大学、山西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大学和海南大学等。但对于河北省而言,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办学实力最强的燕山大学和河北大学却分别位于秦皇岛和保定市,河北工业大学作为河北唯一一所“211高校”,办学地点却位于天津市。省会石家庄高校数量虽多,但实力却均较弱,且多为师范、财经、医科等行业型院校,没有一所综合类高校。

二、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战略

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层次水平不能满足全省7000万人口的需求,不能满足每年40万考生的期望,更不能满足优秀考生到名牌大学深造的心愿。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河北省必须采取超常规措施,奋起直追,后来居上。

(一)重点建设四所省部共建高校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均衡的,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效率和公平不可兼得,只能舍二取一。“985工程”和“211工程”即是国家集中财力和资源优先支持一批办学基础好、办学实力强的重点高校,使其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或“中国一流大学”。然而,河北省在高等教育领域却长期实施“平均主义”政策,对所有高校一视同仁,本身办学实力较强的高校始终得不到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以致没有一所在全国范围内知名的大学,且与兄弟省份高校相比,差距越来越远。如相邻的河南省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举全省之力,将郑州大学参照“985高校”,将河南大学参照“211高校”标准予以重点建设;在全国两会上,河南省代表曾多次呼吁将郑州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相比之下,河北省却同时指定了十所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多重点就等于没重点,依据河北的经济水平和高教基础,能建1~2所高水平大学已然不易,缩小重点支持高校范围已是势在必行之举。

2014年,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三校实现了河北省与教育部共建,被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上之前共建的河北大学,河北省已有四所省部共建大学。河北省应以此次省部共建三所高校为契机,彻底打破“平均主义”政策,真正本着“扶优扶强”的原则,对四所省部共建高校单独制定政策,并在财政资金上安排专项预算,在经费投入和政策制定上予以重点支持。建议河北省加强顶层设计,尽快成立“省部共建办公室”,为厅级建制,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职能为负责省部共建工作的规划、协调、落实、监督和考核,自上而下地深入推动省部共建协议的落实。

(二)加快落实《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2011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国内外知名大学与河北沿海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师培训、科技园区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和“支持燕山大学建设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构想。但时过多年,以上战略构想仍停留在“纸面”,未见有相关部门制定具体措施加以落实。2015年是该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如果仍无行动,则国家战略规划最终将成“一纸空文”。河北省政府应与教育部、工信部相关司局协商,尽快制定和落实部属高校与河北沿海高校合作办学和支持燕山大学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

国家发展战略定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是国家制定其他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建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参考《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支持河北沿海地区高校和燕山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相关政策。并且,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定期考核,督促相关部门,切实推动规划工作落实。

(三)积极争取京津名校来冀设立校区

北京和天津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河北省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京津高校到河北省设立校区。河北沿海地区的北戴河新区、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环境优越,可作为河北承接京津高教资源转移的示范区。2014年9月,北京化工大学决定在北戴河兴办新校区并将于2017年正式招生,为河北省引进京津名校资源开了个好头。河北省要积极主动推动该项目落实,做好项目先期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后期的政策配套工作,树立一个京冀合作办学的典范,吸引更多的京津名校来冀办学。

河北省应加强与教育部联系,争取与京津部属高校建立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成立“人才特区”,探索高层次人才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其流动性,使高层次人才可同时在多地多校任职;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京津高校高层次人才来冀讲学和科研交流,使河北省共享京津高层次人才资源。

(四)深入整合省会城市高等教育资源

高校合并是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之一。绝大多数“985高校”,如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和上海交大等都曾有过合并的经历,而2000年吉林大学更是在合并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等高校后,一举成为全国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

河北省会石家庄高等学校数量虽多,但规模小,实力弱。应通过高校合并方式加快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变“散而弱”的局面,实现“大而强”的格局。如可推动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河北医科大学合并,在省会石家庄建立一所综合类高校;推动河北科技大学与石家庄铁道大学合并,建立一所实力较强的理工类高校。以上高校的合并均属于学科叠加性合并,可以实现强强联合,合作共赢。如此,便可改变省会高校多而不强的传统局面,促成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焕然一新的格局。

三、结语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而言,既是重大机遇,又是严峻挑战。河北省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高教发展的利好因素,另一方面要努力克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河北高等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清.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EB/OL].新华网,2014-2-27.

[2]李斌.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侧记:有一流教育才能成为一流国家[EB/OL].新华网,2006-11-22.

[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中国网,2011-12-08.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高等教育京津冀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