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君
摘 要:死亡不仅是对肉体的考验,更是对精神的摧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死的注解是“死,澌也,人所离也”,“澌”,一般辞书多解为“尽”即水流到尽头。“亡”与“死”同解。孔子在回答子路“死事如何”时说:“未知生,焉知死?”强调勿需追问死后之事,关心生、求知生而不必求知死。孟子也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即要致力于一己之修身立命。老子提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和“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反”和“归根”即是归道,同时也主张:“死而不亡者寿”,如果人生顺其自然,身死而道不亡,那么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达到与道同体之境界。任何生物都逃离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人亦然。人区别于动植物在于人能在变化中反思,在痛苦面前真诚地与心灵对话。人的生命意识不是盲目和被动,知识、理性、信仰使人有尊严地接受死亡。
关键词:死亡;超越性;心灵成长
一、对死亡的抗拒与接受
古今中外的文学中为我们呈现了有关死亡主题的各种思考。临床分析表明,人类在接受意外变故时的心理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否定,极力否认变故的存在,并一直质疑;第二阶段是愤怒,开始抱怨为什么是自己遭遇这样的变故;第三阶段是讨价还价,似乎要在最后关头为自己争取些什么;第四阶段是沮丧和失望不再讨价还价,以消极情绪面对现实,然而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在衡量恐怖代价的同时准备去接受一切及他所爱之人的丧失。第五阶段是接受,这是屈服于变故的宣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死亡的接受也就是对生命重新认识和尊重的过程。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缺乏了对生命意识的认识,陷入到生命永在的误区。在死亡的讯息来临之时人开始有了生命意识的觉醒,产生紧迫感。孔子云:“未知死,焉知生。”“知”是关键,“知”让人们省察当下的人生,对余下的人生做出方向性的判断,目的在于找出生命与价值平衡的结点。如果说死才是生命的终极意义,首先思考的应是该怎么死去,然而这个问题归根结底依然是该怎么活着。死亡若仅仅被当做生命终结的一个过程就失去了生命本身的崇高性。死亡信息的告知直至接受是完成最后一次心灵的成长,死亡的压迫感使行将就木的人认识到生命的最后关头应该给这个即将不属于自己的世界留下些什么。因而追求不朽永恒成为人类的共同命题。《左传》中叔孙豹所定义的不朽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即在人间世使自己生前之言之事流传。
二、生死之际的教育意义
陶渊明的《挽歌》有这样的诗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对于临终者而言却是永久的逝去。重要的不是思考什么时候死,而是死亡那一刻我们在做什么。因此,在对临终者进行精神慰藉的时候终极目标是如何达到上述的智慧。一般来说,临终者无法达到释然大抵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拒绝承认自己即将面临生命的终结,用谎言和臆造的假象欺瞒自己的心灵;
2.对现世已有的事物过分执念,无法割舍拥有的事物,患得患失的心态不利于心灵的宁静;
3.临终者常会为一些未完成的事焦虑,诸如子女的成长、伴侣未来的生活等;
以上三点的产生根源均是逃避和拒绝死亡,破除的重点便是勇敢的面对心灵的谎言。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我们可以控制的,而潜意识则在我们心灵深处,无法去操控。然而,由于我们心灵的惰性,总是接受优秀的、正面的事件,对于负面的事件则会下意识的去逃避,具体而言就是用谎言去掩盖事情的真相,把本该意识承担的痛苦转移至潜意识,但是意识感受不到的痛苦并不意味着潜意识也不受影响,更不意味着痛苦随之消失。相反,强行压制的事件会以更加负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超过本该意识就可以承担的痛苦。选择谎言和逃避虽然能让我们暂时获得安逸,但注定不会让我们获得长久的安宁,因为这不意味着心灵上的真正接受。只有我们破除谎言,直面心灵的谎言时,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灵魂上的安宁。
要戳穿意识的谎言,了解潜意识真相,首先要真诚面对自己。库伯勒罗斯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病人从人们对他注意力的改变、不同的相处方式、讲话音量降低、亲戚的泪水、无法掩藏真正感情的家人紧绷的脸得知,他即将去世。医生或家属需要及早告知他们即将过世的事实,及早告诉对于坦然的接受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人而言,生命是一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过程,删繁就简目的在于得人生的精髓。想要长久的拥有唯有融入。庄子强调“坐忘”,忘是另一种形式的沉淀。道德经也有“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患失的心态导致无法使心灵放空,从而无法平静的接受死亡的事实,把人生看成了占有物,人生的目的成了获取最大效益。《西藏生死书》中传达的思想是生与死的共舞,是无常的律动。世间唯一永恒的法则是一切皆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了悟空无常性之后即可真实抵达宁静、自由的心性之海。万物皆无常,拥有的只是暂时,只有在了悟无常后学会放下,让心保持中空的状态时才能够平静的接受无常。
藏传佛教的上师在开导临终之际仍无法开脱的人时会说:“没有攀缘、渴望和执著。”意为我们只有清理一生中未完成的事,才可以全然放下,或许我们已经无力再去完成,但对于心灵的确是一种选择放下的解脱。基督教用灵魂不死的信仰来掩盖人生必有一死这一结局,用彼岸世界来为尘世进行精神支持;科学之于宗教回避的性质并无改变,要求人们关注外在现象及物质世界。然而病人坦然接受死亡意味着开始正视自己的恐惧。西方在本世纪初安乐死的方式让病人看似死的安详,实则不然。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病人排遣痛苦并以包容的态度和平静的心态去倾听和陪伴,通过自身的平静去感染对方。
三、死亡意义的转化与升华
3.1 成长本身也是一种消亡
很多人在理解死亡时,多停留在物理死亡阶段。实际上我们每日的成长也是一种消亡方式。既可以说成长带来的是本我的消亡,也可以说成长使我们距离生命的限度更近。一般的误解是成长只是外在身体的成长,消亡就是功能上的衰竭,事实上成长分为外在和内在两部分,人的身体成长到了成人期基本完成,而内在的成长却是生生不息的。成长是一个成就新我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衰竭和升华,因此,要用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过程。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体验旧事物的消亡实际上也是在体验着另一种形式的死亡,因而成长就是对死亡的练习。在成长中体验着死亡犹如植物的兴衰随四季的更迭,用坦然和平静接受消亡,完成生命的阶段的最后过程。
圣埃克苏佩里的著作《小王子》体现了成长与消亡的关系。小王子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回家,像剥落旧树皮那样脱下他的躯壳飞回老家。没有必要为了老旧的躯壳而哀伤。小王子蜕化一般的死亡实际上是一种具有超越意义的升华,也是作者始终在书中写道的对于成人世界的迈步。成长不可逆,拒绝成长犹如拒绝植物向下扎根。成长与消亡相伴相随,人始终是无法拒绝成长的,同样也无法阻止消亡。成长是更新的过程,消亡是衰退的过程,二者是对立关系。但若将成长分为内与外两部分,外部形态的是衰退的过程,内部心灵是更新的过程则体现二者的统一关系。接受成长也就意味着接受了衰退与消亡,而死亡的表现恰恰是衰退与消亡,换言之接受的即是死亡。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内部心灵的更新与成长而非仅仅停留于死亡现象的表层之上。
3.2 用超越的眼光看待死亡
美国诗人桑德伯格的《特快列车》:“我乘上一辆特快列车,这国家最棒的火车之一。火车载着十五节车厢里上千人,飞驰过草原,驶入蓝色的雾霭和深色的气氲。所有的车厢都将锈蚀,成为废铁;所有在餐车和卧铺车厢里谈笑的男人女人都将化为灰烬我问一个正在吸烟的男人要去哪儿?他回答说:‘奥马哈。”
这首充满着颓废气息的诗实际上是一首死亡诗,人生犹如一辆开往死亡终点的高速列车,每个人都要搭乘。作为成长最重要的一步,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每个人都将走向死亡,我们都将锈蚀,变成废铁和灰烬。
死亡将带走你所拥有的一切。身体瓦解,思想瓦解,这是对死亡恐惧的原因。对死亡的恐惧转化成了对生命的珍重。思想层面上则是由对死亡的畏惧上升到生命的敬畏人类世世代代,每一代的死去都伴随着意志的进一步深化。大自然让人类面临生死的困惑看似是一次残酷的试炼,实则是在帮助人类世代经历磨练后完成思维上的更新。
用超越的眼光看待死亡实质上是将对死亡的恐惧上升到超越性的精神体验层面。具体表现为外延和内涵两部分,精神性的超越是外延,让人们以永恒存在的形式化解死亡的毁灭,对生命的审美是内涵,让人们宏观性的把握生命。不论是外延还是内涵其目的都在于让人们活在当下。认真的对待生命,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跳出生命形式进入一种新的形式。
3.3 人生是一场修行
把人生看做是一场修行那么每一项任务都是修行中不可缺少的,对死亡的练习就犹如那项特殊的工作是值得倾尽一生去完成的。很多人都说修行是为了解脱束缚。脱离生、死、老、病、怨憎会的苦海。痛苦的源头就是对生命的困惑,超脱就是修行的最终目的。惰性的养成和在惰性中拒绝精神的诱因不同,前者是一种主动性的选择,在安逸中消磨意志;后者是一种被动性的接受,被繁杂的事务缠身,被动性的挤占思考自身问题的时间,长此以往便搁置独立思考。
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说过:“在地球的任何地方,死亡都可以找到我们,即使我们就像是在一个可疑而陌生的地方不停地转头设防。如果真有什么方法可以躲避死亡的打击,我将义无反顾。但如果你认为可以幸免―死,那你便是疯了。……学会怎样死亡的人,就学会了怎样不做奴隶。”在人生的修行之路上对于痛苦越逃避所造成的结果就越可怕,直面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面对生死我们须有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纵浪大化就是返回自然即内在自然的天地合一,与自然同节律,让生命随大化而永在,在纵浪大化中实现自我的超越。了悟无常是唯一确信不移的事,不论周遭怎样改变依旧岿然不动。然而,即使是地球也会发生震动,这更是在提醒我们没有绝对的静止,必须从心里用真正的平等的心,宽容得接受无常,继而才有了悟的可能性。我们生活在当下,但精神可以在高处。过去或未来如此虚幻、无常,心生念也永远是当下之念,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就是当下。西藏宁玛派大圆满喇嘛索甲仁波切说:“请你问自己这两个问题:我是否每刻都记得我正在步向死亡每个人、每一样东西也都正在步向死亡,时时刻刻都能够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对于死亡和无常的认识,是否已经迫切到每一秒钟都在追求证悟?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就算真正了解无常的真理了。”宽容负面现象,接受世事无常是人生修行之路的最终实现,也是每个人能安然直面自己死亡所必须拥有的心。这些也是我们可以在文学阅读中所能领悟到的关于死亡主题的真相。
参考文献:
[1]天使走过人间.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天下文化
[2]死亡美学.陆扬.北京大学出版社
[3]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浙江大学出版社
[4]少有人走的路.斯科特派克.吉林文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