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
【摘要】长久以来,大学的课堂教学总体给人以枯燥无味、学生可去可不去的印象,老师在台上侃侃而谈,传统“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我国对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及其文件,如何能够有效的利用好这些理论资源和有限的课堂时间,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关键词】高校;理论;实践;课堂效果
我是一名年轻的一线教师,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年轻的民办高校,严格遵守《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条: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这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件好事,既能督促教师不断成长,这样的方针政策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也十分有利。在这里,我想就本学期的两门课程--《日语初级口语1》和《大学日语1(二外)》,谈一谈对于一线的高等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几点看法,有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从事过日语教学的老师都知道这两门课程都是专业必修课程,几年下来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每一届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日语初级口语1》这门课程,这一届刚入校的大一新生有两个和往届不同的特点:一是男女比例差小;二是有一半以上同学有一定的日语基础,其中多半是通过动漫、电影等自学而成。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刚开学第二节课就针对教案做了及时的调整,针对班上这种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重新做了攻略,如:切实结合《高等教育法》第三十四条,与教研室主任进行商讨,在原有的教学计划上重新自主制定适合这个班级的新的教学计划,并且增加选编教材,配合全新的教学活动,从而避免了“有底子的学生吃不饱;没底子的学生听不懂”这一情况的发生。
我仔细琢磨并与有经验的同事们进行分析和探讨,先后几次修改了教学大纲,设置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口语课堂教学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实践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认为,要想上好口语课,首先要对这节课有一个好的设计,如何导入新的课程非常重要。课前几分钟,用随机提问的方式与学生用日语畅所欲言,训练学生们的语言逻辑能力,让学生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高等教育法》第八条是有关于少数民族高教的规定,每一年班里都有1-2名少数民族的孩子,他们的特点是较难尽快的融入大集体中去、个别假名发不清晰、性格较为内向的居多。遇到这样的孩子,我就会单独的找他们,从纠正每个假名的发音开始,使班上的每位同学能够起齐步向前走。
口语课上的分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设计了几种方式,如:两人一组、同宿舍一组、随机抽取姓名等方式,既增加了新鲜感和趣味性,又不会使每一次的会话配组显得老套。会话话题的内容也千变万化,如:以天气为主、以节日为主、以生活主题为主等。另外,道具的设计也是一个闪光点,可以是随手拈来的,也可以是根据会话内容精心设计的,可以使每次的口语课生动而饱滿,学生感觉期待而充实。
口语课上不再以教材为主,转而以主题会话为课堂主要内容。在上课的过程中,在发挥教材词汇量丰富、贴近日本社会实际情况的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引导学生发展自身会话能力,将课堂转化为学生自我表达的课堂,营造出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针对日语语言自身更新能力极快这一特点,在课堂中努力添加鲜活日语,用最新鲜的资讯性实用性资料来进行课堂内容补充,这部分内容主要取自各类日语网站以及日本本土网站。同时,针对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在会话中语气表达不够充分,不能完全透彻的体现日语能够通过语气来表达个人思想感情这一特点,在此方面,充分搜集语气感强烈的音像资料来进行此不足的补充,对学生提出会话中语气模拟部分的训练要求,力求让学生能够对日语这门语言有一个深化性了解。
另外一门《大学日语1(二外)》这门课程,也出现了和以往大相径庭的现象:班上同学的知识接收能力又稍逊色于往届的班级,刚开始上课时进度很慢而且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合班上,班上同学很难共同融入;二是每周只上两次课,有的同学对于一些单词等的记忆不是很积极,有浑水摸鱼的意识在其中。在发现了这一现象之后,我对课堂教学规划如下:
1、单词的记忆方面,有学生被动的等老师检查,首先在思想上与他们沟通,建立起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再帮助个别同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在学生们在听力方面就显得有些薄弱。每节课尽量全程用日语授课,与此同时,多用听录音、听歌曲、听配音等多说多练的方式让学生有所提高。
3、在语法方面,结合书本,多举与时俱进的生动的例子,让每位学生把每个语法吃透弄懂,在趣味中学会将生硬的语法应用于实践。
4、在课堂的总体把握上,设计好每个环节,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的课堂内容更加有条理性和全面性,让学习乐在其中。
一个学期下来,除了一位同学之外,其余的同学都赶上了大集体的脚步,从 最后的期末成绩来看,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高等教育法》中第八条规定,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学校的一贯宗旨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力求从我们学院走出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即使是二外,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所以更应该寻找突破口,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主动的学好二外这门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给了我们很好地启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在不断地理论学习中,我从根本上了解了国家的各项政策,更加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好好教学!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这份责任感始终鞭策着我不断前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再接再厉,不断地提升自己,把工作做到更好,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