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王怡威
年画,也叫年节画、年例画,即专门为年节时令所作的画。其内容或描述年节时令中的风俗活动,表现人们的年节生活;或描绘与年节有关的景物,或反映人们对未来的良好愿望,其目的均为庆祝年节,迎祥祈吉。古时,年画普遍流行于民间、贵族官宦乃至帝王之家,每逢春节亦用年画渲染气氛,表达节日的喜庆。年画是节令画的一个分支,亦是节令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拟从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年画入手,通过对清宫年画的赏析,分析其特色,亦希望这些作品给大家带来羊年的平安吉祥。
一、年画溯源
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风俗的发展迹象表明,无论宫廷或民间,最早出现的节日风俗多具有驱除邪祟的性质,年画亦如此。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在一些岩石画、彩陶纹饰上可以看到有关巫祝祭祀的图案,可以说汉代以前的节日多侧重于原始信仰和祭祀。直至《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荼、郁垒,才出现了与年画相关的形象。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贴画鸡户上……百鬼畏之”的记载。可知,至迟在魏晋之际,我国已有年画出现。唐宋以至元明,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以及绘画的普及和发展,节令画日益发展,年画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国家政权,但仍保留了不少汉族的习俗,这些年画的题材与模式亦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与重视。
清代宫廷有这样的惯例,每到年节,便会组织画家进行绘画创作,以示庆贺。这种创作大多是由皇帝直接派官员传旨,命画家完成,再由专人取回呈皇帝阅览。如清宫造办处《各种成做活计清档》中载:(乾隆三年)“十一月初五日,七品官赫达子持来大人押帖一件,内开为年节(指春节)照旧例呈进,每人各画绢画一张,共十人。本日回明内大臣海望、二等侍卫安宁,准行。记此。于本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将画得年节旧例绢画十张持进,交太监胡世杰讫。”清宫如此重视年画,使其在清朝达到了鼎盛。
二、年画的分类
清代时期,是民间美术的繁荣时期,年画艺术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主要体现在木板门神画作坊多、产量高。清宫的年画式样风格极为丰富多彩、更具特色,除了门神画外,还有岁朝图。
1、门神画
门是出入宫廷的通道,须有神人保卫把手,门神的祭祀也就应运而生。最早的门神画是画虎于周天子理政的门上,主要是“以明勇猛于守”。在先秦两汉以来的典籍中,屡有论及以门神御鬼的风俗,如:“门上装绘神荼、郁垒及神虎之形,或在桃木板制成的桃符上书写神荼、郁垒四字钉于门户等。”南朝时期,开始出现“贴画鸡户上”,说明那时开始使用纸张画门神画。唐代,因佛教的盛行,多有门神画出现在寺庙和塔门上,画面内容主要是药叉、天王等,并开始出现以凡尘思想为题材的吉祥门神画,这应该是以后吉祥题材门神画的雏形。另外,唐朝又增添了秦琼和尉迟恭武门神,及钟馗捉鬼而食之的题材,相传是吴道子根据唐玄宗梦境所作,人物相貌甚是丑恶,俗称“神判”。由此可见,唐代门神画题材实现了由神向人的转化。
宋代以后,由于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使门神画开始得以大量印刷,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年节庆祝活动的日益丰富,门神画更趋丰富和普及,体现迎福纳祥题材的门神画发展得更快。此时的门神由单纯的驱鬼目的,演变为辟邪迎祥的装饰,开始出现文门神,文官穿戴,左神捧鹿,右神捧冠,意为“富贵”。
另外,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叙及五代西蜀于岁末除夕在各宫门布置桃符,上书“元亨利贞”四字,后蜀主孟昶题桃符:“新年纳吉庆,嘉节号长春。”内容吉利,书于桃符之上,后人称之为春联的先河。降福献瑞的门神画,配以大红对联,渲染节日喜庆吉祥的气氛,成为年节不可缺少的艺术装饰之一。
明清时期,门神画更追求和渲染喜庆吉祥的节日气氛,此时门神画主题丰富,一些历史及神话传说的人物也成为门神画的主题。清代宫廷的门神画大体可分为五类: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童子门神、仙子门神,形象丰富多样。
2、岁朝图
岁朝图题材,是中国宋代皇宫中开始兴起的一个绘画题材。“岁朝”指农历正月初一,《后汉书·周磐传》就有“岁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的记载。“岁朝图”又称“岁朝清供图”,“清供”又称清玩,包括金石、书画、玉器、盆景等可供赏玩的文雅物品。宋徽宗命王黼等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彝器,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元明之后,又将瓷、铜、玉、石等各种古器物及花卉、果品归为清供物品。“岁朝清供图”就是将这些物品,以及谐音含有吉祥之意的清供物品描绘渲染成图,以祝贺新岁的到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岁朝清供图”是我国传统绘画题材中一个应时应景的画种,它蕴涵丰富、寓意深邃、雅俗共赏,给节日平添了吉庆祥和的气氛。
三、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年节画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年画多为清内务府绘制,为世间所不多见,尤为珍贵。我们亦从门神画和岁朝图两类来赏析。
(一)门神画
从沈阳故宫博物院现存清宫门神画可知,它的装饰布置不是像民间那样贴在门板上,而是先装裱在安有铜饰件的框子上,再在各宫院殿堂门上悬挂。清代宫廷门神画用料考究,除在纸上木板印刷加以彩绘外,更多是画在绢或布上。在绘制上,则细描彩画、沥粉贴金,画成后有的还用黄绫沿边。沈阳故宫博物院藏门神画主要分为: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和娃娃门神四种。
①将军门神
将军门神亦称武门神,多为二武将,顶盔贯甲、身披战袍、束带着靴,腰悬弓矢宝剑,手持金瓜,相对而立。二武将右侧者白面凤目长须,左侧者紫脸环眼虬髯。这类门神画的头盔、金瓜及甲胄部分皆沥粉贴金,这也是判断宫廷年画与民间年画的重要依据之一。据乾隆年间制定的《钦定工部则例·门神作》规定,宫廷年画每一平尺画幅,须用1克纯金完成。就所用彩画颜料规格看,将军门神的规格也是最高的,按当时规定“将军样者准彩画九成,福神准彩画八成,仙女娃娃准彩画七成。”据乾隆十四年刊本《钦定工部则例》中载,将军门神所用颜料有石大线、石三线、银朱、黄丹、定粉、朱砂、天大青、天二青、南梅花青、松花十线、广靛花、胭脂、藤黄、徽墨、红泥金、黄泥金、红飞金、黄飞金十八种,在所有门神种类中,颜料的种类与数量为最多。可见,将军门神在整个清宫门神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将军门神通常悬挂于墙门之上。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将军门神画均为清内务府绘制,整体画风华丽细腻,有“空地仗”及“满云”两种。“空地仗”是在主要人物形象底部使用空白衬托主体,“满云”则是在主体形象周围的空白背景上画出蓝天、祥云或者其他吉祥图案。如意馆画匠采用沥粉贴金的手法描绘的盔甲,使整个画面光彩炫目,威风凛凛。
清 将军门神
绢本设色
纵78.6厘米
横43.5厘米(图1)
绢地锦边绘两将军武将,顶盔贯甲。右侧之门神黄脸,手持双剑;左侧之门神黑脸,手持双鞭。此门神上采用“空地仗”,用绢的本色衬托门神,让人敬畏。此门神为清内务府绘制,采用沥粉贴金、描画泥金的手法,使门神的铠甲格外光鲜亮丽。
清 大型将军门神 绢本设色 纵133厘米 横72.4厘米(图2)
此门神规格比一般门神大了近一倍。绢地锦边绘两将军武将,右侧之门神黄脸,手持金刚杵;左侧之门神黑脸,亦手持金刚杵。两武将均身着铠甲,腰间斜挎宝刀与弓箭。后以云头为背景,盔甲与金刚杵上经沥粉贴金、黄绫沿边,可见其画风之华丽细腻。
②福禄门神
福禄门神又叫文门神、“天官门神”,该题材来源于民间赐福天官的传说,赐福天宫是指天、地、水三宫中的天官,即上元一品九气天官紫薇大帝。福禄门神的形象为古代文官装束,身着蟒袍,一红一绿,头戴展翅纱帽,腰系玉带,慈眉善目,手捧笏板相向而立。手中托盘和头部上方“仙气”中的桃子、佛手、灵芝、牡丹、仙鹤等,都是福寿富贵的象征,寓意“天官赐福”。清宫福禄门神多为布地彩绘,设色描金,素底沿黄绫边,色彩艳丽,通常悬挂在宫内厅堂斋阁等处的隔扇门上。
清 福禄门神 绢本设色 纵67.6厘米 横41.7厘米(图3)
图为两天官,身着文官官袍,左绿右红,头戴展翅纱帽,腰系玉带,足蹬云头朝靴。右侧身着红色官服的门神,左手拿笏板、右手拿托盘,托盘上方的“仙气”中绘有红色珊瑚;左侧身着绿色官服的门神,右手拿笏板、左手拿托盘,托盘上方的“仙气”中绘有绿色稻穗,寓意“吉祥万岁”。此亦为清宫内务府绘制。
③判子门神
在中国门神画中,钟馗题材的门神画流传广泛,极具代表性。明代年节时宫廷照例于“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宫殿门神中亦有钟馗形象。清宫的判子门神则是将钟馗形象置于门神上,有镇妖驱邪之意。此判子门神形象多凶恶恐怖,怒目圆睁,神态威猛。
清 判子门神 绢本设色 纵80.4厘米 横43厘米(图4)
绢地锦边绘两判子门神,横眉立目、神态威猛。右侧之门神着蓝袍、黄脸,手持笏板,头上“仙气”中绘乾坤圈与南山;左侧之门神着绿袍、黑脸,手持笏板,头上“仙气”中绘剑、蜂与猴,寓意“封侯挂印”。此门神为清内务府绘制。
④娃娃门神
娃娃门神形象类似于民间年画中的“和合二仙”,留“孩儿发”或“童子髻”,嬉笑面容,手中通常执谷穗或捧盒,盒内所盛桃子、石榴、牡丹、蝙蝠等分别为“福寿富贵”、“子孙万代”等吉祥寓意。此门神多用绢绘制,四周沿黄绫边。此门神多挂于后妃寝宫,以求多子多福。
清 娃娃门神 绢本设色 纵75.7厘米 横40.8厘米(图5)
绢地锦边画娃娃一对,分着红、绿袍,带项圈。右侧身着红袍的娃娃门神,手中托盘和头上方“仙气”中绘有石榴、牡丹与团扇;左侧身着绿袍的娃娃门神,手中托盘和头上方“仙气”中绘有桃、蝙蝠与水仙,寓意“福寿富贵”。
(二)岁朝图
岁朝图,通常以静物画的形式出现,通过图中物品名称的谐音、民俗寓意以及历史典故来表现一个美好的吉祥寓意。如画玉兰、牡丹、海棠,寓意“玉堂富贵”,画百合、柿子、灵芝,寓意“百事如意”等。尤其清代之后,年画越来越重视降福献瑞,此种岁朝图更受人们的喜爱,上至帝王公卿,下至布衣秀士,多有应景即兴之作,给春节平添了喜庆的氛围。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的岁朝图大体可分为两类:一为绘画作品,即清宫内每逢新岁,皇帝传旨命宫廷画家按时呈交的“年画”,也亦可能是宫廷画家主动要求为新岁绘制呈交画作;一类为挂屏,是用玉石镶嵌瓶、如意、花篮等,寓意平安如意等。
清 黄钺《岁朝清供图》
纸本设色 立轴
纵130厘米 横45.2厘米(图6)
此图画秀石一段,梅枝展挺,花蕊疏落;水仙一株,花叶楚楚;侧置百合、柿果等物。勾染停匀,笔致俊逸,虽绘节令小品,亦精妙可观。图右上隶书自题“岁朝清供”,下行书题:“嘉庆戊寅平望日写,奉定九老前辈大人一粲,左田侍黄钺,戏笔”,下钤“黄氏左田壹斋印”白文方印。图左下部钤“井西老人”、“曾在方梦园家”等收藏印。此图为作者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绘。
黄钺(1750-1841年),字左田,一字左君,号左盲、壹斋等,安徽当涂人,世居芜湖。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官户部尚书,晚年乞病归。善山水,所作蔚然可观,亦能花卉之作。著有《左田诗钞》《画友录》等。
清 杨晋、王诸家《岁朝图》 绢本设色 立轴 纵109厘米 横51厘米(图7)
此为杨晋、王等八人共画之《岁朝图》,图中绘有紫芝、水仙、长春花、天竹、柏枝、松、山茶和梅花,画风工丽。画右上杨晋题七绝一首,下题署“甲戌长至前三日,杨晋又题时客燕山邸舍”,下钤“杨晋之印”、“子鹤氏”朱文方印。此图为作者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绘。
清 徐扬《岁寒清供图》 纸本设色 横轴 纵66厘米 横96厘米(图8)
此图为淡彩工笔,画案头清供四种,左侧瓶中插黄、白梅花,圆盆中栽牡丹,方盆中有水仙、竹石,圆盘上有石榴等水果。左下署“臣徐扬恭写”,下钤“臣徐扬”、“笔沾春雨”白文方印。右上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右下角钤“宝蕴楼书画续录”朱文方印。
清 任颐、朱称、张熊合绘《清供图》
绢本设色 立轴
纵132厘米 横59厘米(图9)
此图由四组图案构成,两组在几上,瓷瓶中插腊梅,铜器内盛石榴等。左上题署“耕云观察大人雅赏”等,下钤“祥翁”、“张熊印信”朱文方印。此幅画笔工细,造物神肖,色彩绚丽,而不轻浮甜俗。此构图疏密有致,秩序井然,自有大家高华气象。岁朝清供乃海派画家擅取题材之一,内容多以岁时花卉、果品为主,伴以盆盂插瓶,并配各文玩摆设。组合如何,则按画家构思,或据受赠者之要求及背景而生变化。
清 紫檀边漆地嵌玉石《岁朝图》挂屏 高93厘米 宽45.5厘米(图10)
此屏为一对,一为紫檀镶边,上用玉石镶嵌有葫芦瓶,瓶内插天竹、松柏与雏菊,瓶旁为玉石镶嵌的寿星、玉玺、荔枝等装饰,寓意福寿喜禄、平安富贵。一为紫檀镶边,上用玉石镶嵌贯耳瓶,上插梅花,瓶旁放盆景、如意等,有平安、多财、如意之意。此对挂屏为清宫旧藏。
清代是年画的繁荣期,宫廷年画的式样与风格极为丰富多样,画风的细腻,制作的精巧,更为烘托庄严隆重的气氛。在2015乙未羊年来临之际,愿此清宫年画,给您带来一抹新意,祝君羊年大吉、万事如意!(责编: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