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申
摘 要: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教育,是把赏识运用到教学中,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爱心和教学艺术,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的一言一行。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的教育方法,它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美术教育 赏识教育 创造力
美术教育是通过绘画语言传授,综合开发孩子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等各种能力,培养孩子的艺术素质和人格品质。一句话,美术教育应强调素质的培养,灵智的启蒙。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教学中一直以来都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近来对于它的重要性被提起。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赏识,便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赏识教育正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被确认和推广,并且在很多个体范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认为,赏识学生是美术教学活力的源泉。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赏识学生。
一、赏识学生要打破教材
按照传统,教材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不容置疑。教材安排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从内容设置到教学进度都周密计划,具有普遍性、划一性。一般来说,教师不敢轻易质疑教材,也不允许学生脱离教材的学习,然而,往往存在一些学生,他们对课本视而不见,另有所好,大胆创新。并且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我总是尊重他们的行为,并给予鼓励。事后,其中的一位学生对我说: “老师,真没有想到,我还等着挨批评呢! ”经过类似的几件事之后,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充分解放,他们在课堂上、作业中表现出了更多的创新意识、挑战意识和超前意识,出人意料的作品不断涌现。
二、赏识学生的问题
有人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教师采取讲授式,“我讲你听”、“我教你学”,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加上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偏爱某些学生,使得课堂出现了“一边倒”——回答问题成了少数学生的“专利”,大多数学生不敢问、不想问、不善问。为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我放下“教师”的架子,甘当“学生”,常常采用“问得好,老师也不是很清楚,我们一起来学习”、“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你真聪明”、“你真棒,可以上台当小老师吗?”等赏识性语言,使学生活跃起来,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赏识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虽然喜欢受表扬,渴望被赏识,但他们不需要“不切实际”的表扬和赏识。如果学生不加思考地回答问题或作业只是一般,而老师和家长不是从鼓励进步的角度去评价,而是敷衍式地、不合实际地去表扬“做得很好”,这样的表扬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被看成是讽刺,会疏远双方的情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表扬应有实在的内容才能体现出赏识者的真诚。
四、赏识学生的创意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目标不再是知识型的、刻板式的人才,而是创新式的、开拓型的人才。如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一味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教条式的接受知识,这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而要培养有创见的、有个性的有用之才,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尤其赏识学生的创意。
对于学生的创意,我的理解是,只要突破了一般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便可称为“创意”,而无须要求合乎实际,更不能把学生的“创意”与成人世界的“创新”相提并论。正如有经验的教师说过的,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应大加鼓励,大加赞赏; 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养成积极思维,努力创新的优良品质,逐步成长为开拓型人才。
五、尊重差异,赏识后进生
不光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存在后进生,美术学科中也同样存在后进生。这些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相对较低。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育者只有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赏识教育,不仅要赏识优秀学生,也要赏识后进生。有关研究表明,在人的本性中,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尤其是少年儿童,他们的知识粗浅、意志脆弱,但又极力地想表现自我,想得到别人的承认。他们的一些想法不可避免的带有幼稚性和不成熟性。如果此时教师和家长们过分地去求全责备,不支持、不信任,甚至蔑视,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是成大才的料子。反过来,如果我们都以赏识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他们,从积极的方面去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则可使他们看到自六、要把“赏识”与“批评”结合起来。
“只要表扬不要批评”,这是赏识教育的误区。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我这孩子要哄、要捧”。如果认为这就是赏识教育,那是片面的,有失偏颇的。赏识教育也包含批评。少年儿童由于知识的不足,缺乏足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这些,如果教育者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甚至违心地表扬,这样下去,学生就会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弱点,失去努力的方向。因而赏识教育不是不要批评,而是批评的方法要巧妙,要在适当的氛围中恰如其分的提出批评,要以帮助提高认识的语气和态度,诚恳地提出批评,要在被批评者能够接受和愿意接受的基础上提出批评,要把批评与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批评中有赏识,赏识中有。
总而言之,赏识学生是美术教学活力的源泉,灵活运用“赏识”艺术可以使美术课堂焕发青春活力,使教师的教育教学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