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开展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

2015-05-30 15:25杜清
东方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精细化高校

杜清

【摘要】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着缺乏针对性、粗放、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粗放型就业指导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逐渐在实践中显现出诸多问题。开展精细化的职业指导能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是学生实现充分就业、高校自身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探讨了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策略,探索了推进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对策及建议,为高校更好的开展就业服务与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不仅要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并且要在提高就业质量上下功夫[1]。传统的职业指导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需求。为了更好的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一些学者提出了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概念、内涵、措施等,部分高校相继进行了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探索[2,3]。他们普遍认为在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开展精细化的职业指导能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更好的实现人职匹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是学生实现充分就业、高校自身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需要。

一、当前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当前,各高校普遍重视职业指导教育工作,机构设立比较健全,职业指导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也已全面展开。但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以“粗放型”指导模式为主。乔珏等人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也从“季节性促销”的就业指导逐步向“发展性规划”的职业指导转变[4]。粗放型就业指导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在实践中逐渐显示出诸多问题。

(一)高校职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

我国高校普遍成立了专门的就業指导中心,工作重心围绕就业数量展开。高校重视就业结果的统计,追求高就业率,这种以“就业数量”为导向的职业指导,开展时间滞后,忽视职业过程的指导,重视群体指导而忽视个体指导,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由于规划意识、生涯发展教育的缺乏,大部分学生的就业目标不明确,对自我与职业世界的认知不足,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就业能力的可能性不大,也无益于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职业指导形式单一、粗放,缺乏系统性

很多高校把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倾向于求职技巧、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缺乏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等的教育与指导;教学内容以理论学习为主,多为照本宣科,缺乏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直接影响了职业指导的有效性。在教学方式上,以大班教学、课堂讲授等传统授课方式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态度易转变为应付式,不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三)高校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各高校所配备的专职职业指导人员数量不足,课程的开展、实施以及为学生提供的职业指导服务大部分依赖于高校辅导员老师,由于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时间、精力投入有限,大部分未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上存在差距,是的职业指导往往流于形式;且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较高,不利于职业指导工作的传承与发展,实际效果有限。

此外,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开展现状中,还存在着观念落后,缺乏改革和创新意识等问题[5,6]。这些问题的存在强化了精细化职业指导推行的诉求。

二、高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对策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在每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优[7]。结合精细化管理的理念,部分高校提出了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概念,即面向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发展特点、不同就业取向的学生群体,在普遍的、常规的共性职业指导和培养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就业引导、职业辅导和资源匹配,对学生做精细培养,促使学生成功就业,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其职业发展,要求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穿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各个环节[8]。近年来,广东工业大学以服务广东省区域经济为目标,针对当前高校开展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教育的目标、对象、阶段与策略四方面做出了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探索。

(一)高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对策

1.分清层次,做到职业指导目标精细化

高校职业指导的教学目标可细化为态度、知识、技能三个层次。在态度方面,使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或自主创业的意识,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在知识方面,学生能够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创业的国家优惠政策和基本知识。在技能层面,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职业信息搜索与职业规划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其中,态度层是基础,知识层是重点,技能层是核心,三个层次层层递进,深化了职业指导阶段性的效果。

广东工业大学自2004年9月起实施“北极星”就业导航计划,以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为整体战略目标。表一罗列了“北极星”计划中的职业实践系列活动。至今,通过这些职业方向性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阅历、专业技能、职业化素质等方面得到提升。

表一 广东工业大学“北极星”就业导航计划之职业实践系列活动

阶段

活动

目标层

目的

大一

——

大二

大学生工作实践论坛

态度层

激发大学生寻求实践的热情与动力;

义工义教

丰富情感、铸造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情操。

大一

——

大三

兼职招聘会

知识层

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磨练意志,体验获得报酬的工作;

企业参观

感性认识企业、了解企业文化。

暑期工作实践报告评比

技能层

专业深化、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了解就业形势。

走访广工大创业者足迹

学习创业校友的精神、经验,积累人脉。

大四

《工作实践证书》鉴证

核实规范记录的实践锻炼经历。

2.把握特点,做到职业指导对象精细化

当前,高校职业指导的对象以90后大学生为主。一方面,思想与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就业目标的个性化;另一方面,不同专业、不同群体、不同阶段对于职业指导的需求不同。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职业指导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对象的需求,处理好共性与个性、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关注特殊群体的职业指导工作,实现职业指导的个性化。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广东工业大学与广州市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开展“阳光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群体辅导,对症下药,惠及贫困学生600余人。据活

动后的反馈调查显示,学生对该环节的平均满意度达85%,大部分同学表示通过课程学习,促进了自我认知与职业世界认知。

3.细化阶段,做到职业指导阶段精细化

精细化职业指导要将高校就业工作的整体战略细化为阶段性目标,实现育人全过程的覆盖。广东工业大学依据学生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从2013级开始设立职业指导必修课程,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合理定位,探索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分年级分阶段确立不同的教育侧重点。

4.丰富形式,做到职业指导策略精细化

高校职业指导的实施策略应多样化、精细化,才足以为其丰富的内涵服务。在教学模式上,采用灵活、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活泼生动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和启发,引导和推动学生思考;实践与教学一体化,将各模块的教学内容融入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深化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的探讨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广东工业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的目标、对象、阶段和策略四方面的精细化职业指导。与从前相比,当前广东工业大学的职业指导内涵较为丰富,覆盖面广、层次清晰、点面结合,从就业率导向逐步发展为以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质量为目标的战略导向。目前,已形成了以“就业前线工作队伍+课程专家组+行业企业专家团队”的师资队伍为坚实后盾,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网络平台+社会影响”的特色职业指导模式,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得以不断加强,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成为推动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基础平台。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推进精细化职业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建立健全高校精细化職业指导体系

高校职业指导是一个系统,是各部分运作的加权总和。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要将系统各要素细化,构建完善的指导体系。广东工业大学在教学网络的对象、目标、阶段、策略几方面做了精细化方向的探索。进一步深化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还应从系统的整体运作着眼,从信息网络、工作网络及个性化服务平台的搭建入手,补充队伍建设激励机制、服务对象跟踪机制等内容,加强精细化职业指导体系的建设。

(二)进一步实现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制度化和专业化

一方面,规范各模块的工作制度,将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制定成册,明确职业指导工作业务范围。另一方面,构建一支稳定的专业指导队伍,加强职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深入了解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现状,并反馈给职业指导教师,改善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团队与企业交流,增强教师团队的实战经验。

(三)进一步完善高校职业指导信息网络的构建

一方面,搭建高效运作的职业指导信息网络平台。可利用专业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定期为学生发布相关就业信息,发布内容可分为宏观市场就业形势分析、专业就业情况分析、各类求职信息等类别,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有的放矢,加强信息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搭建社会交流的平台,积极与用人单位、企业沟通,了解用人需求,建立良好的双向互动的合作渠道;可在各学院设置职业指导专职联络员,加强与校友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向校友学习、取经的机会,如开设就业讲坛,开办网络论坛,邀请校友与企业精英定期发布话题,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建立用人单位资源库、校友资源库等。

参考文献:

[1]张小建.谈谈对就业形势的几点看法.广东省就业促进会年会上的讲话2013.6

[2]窦苏明.“精细化”理念下高职院职业指导工作探究[J].价值工程.2013(17):271-272

[3]熊义志,王丹.彩虹计划:精细化就业引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2):83-85

[4]乔钰,宋文敬.面向大学生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J].学理论,2013(5):291-292

[5]张小建.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6]马家峰.对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精细化”工作的理性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3(9):49-50

[7]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8]张小燕,尹杰.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初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11):89-91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精细化高校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